近代東亞史第五講: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極權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也因此,在近兩、三百年來有關「民族國家」( nation-state)如何建構,或者如何被認識成為了一門顯著的學問,許多的學者或政治行動者無不在追求透過「發明民族」來統合自身權力能及的統治範圍,進而創造出一個國家。同樣的,當我們嘗試從現實層面的角度去探求「台灣人」在近代以來所面對的東亞地緣政治環境時,其實我們也是從外部去發明有關「台灣民族」的一種學問。台灣民族的發明或產生正式面對者這樣一組現實情境:當中國政權急欲透過各種手段將台灣政治文化主體消滅並統合進自身的政治經濟體系時,台灣人為了尋求自己政治上最大的幸福時,必然會將自我建構成一「民族」以對抗那些想消滅此一民族幸福的各種外部壓力。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時空環境造就了台灣人現今的政治現實,我們必須從近二、三十年的歷史中去尋找線索。一九八九年隨著蘇聯政權倒台,世界的政治經濟也經歷了新一輪的重組,「新全球化」成為了這幾十年最重要的發展模式,其基礎可以追溯至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的政治自由主義和貿易自由主義向全球擴張。美國秩序向世界輸出勝利之表象引起了政治經濟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歷史終結論」(end of history)之假定,認為民主政治與自由貿易在全世界的勝利是勢在必行,並且將成為一種人類最終且最完美的政治發展圖景。然而,敏銳的國際政治學者山謬‧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卻已看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並非美國秩序將全球壟罩,反而在蘇聯政治勢力消退之處產生了秩序真空,使得每個地緣政治因其時空環境的特殊性而形塑出不同的文化聯盟或地域強權。今天,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地域強權的崛起要屬中國,一九八九年的民主政變失敗之後,注定了中國必然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局面,雖然在美國秩序全球化的影響之下,中國政權必須放棄部分民間資本的管制,但在政府權力的穩定下,國家的結構仍然無法脫離中央極權的形式。此時的台灣則因民主化以及全球化貿易使得產業結構改變,傳統勞力產業像中國或東南亞國家轉移代工,國內則向勞動力開放人數更少的高科技技術發展。這樣的發展又隨著全球資本向中國靠攏的過程中造成台灣人才、資本反被中國吸納進去,而中共與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一方由國家統一戰略領導,一方則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享受統戰福利,最後造成台灣從政治到經濟均向中國靠攏,導致了長期追求獨立建國的台灣本土主義者的危機意識爆發(太陽花運動)。從國際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的「棄台論」到中研院台史所吳叡人博士的〈黑潮論〉,可以說是台灣精神發展史從死絕到復甦的過程。最後,在美國的全球化政策發展因國內嚴重的階級問題而產生矛盾後產生改變,二O一六年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便是以與中國不對等貿易為由,企圖逆轉過去的全球化發展局勢,以化解國內支持者受新全球化影響帶來的不滿。同時,隨著中國崛起,以及美中貿易衝突越發明顯,日本作為東亞地緣政治守門人的角色也漸漸重新浮上檯面,安倍政權企圖追求日本軍備正常化以及積極向台灣的援助,都在在說明中國作為地域強權已經開始對美國秩序產生威脅,必須予以遏止才能防止冷戰以來逐漸穩固的東亞地緣政治再次鬆動。

這就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政治現實,它促使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台灣在整個東亞社會中的地位,並且在認識到此一歷史脈絡的發展以後更進一步找到凝結台灣社會的共識以及創造新的思想與活動空間。這是一個需要台灣人團結奮鬥的時刻,透過歷史的建構與認識,找到當下「民族之理念」的所在,最終,在歷史的精神動力學之推波助瀾下,漸漸地和中國之吸納的「極權主義」產生分歧、遠離,最終達成民族政治的獨立,也就是「建國」,也就是民族之「至福與至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8會員
106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Thumbnail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Thumbnail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Thumbnail
戰後有利於己的國際局勢,卻遇上邊疆民族獨立運動,造就了國府挾美國支持,進行鎮壓與懷柔多管並下的邊疆政策,針對有無武力等難易度,務實地調整政策。然而外蒙獨立、對同化政策的反彈、內戰失利、黨政當局內鬥、美國支持轉趨消極等因素,導致國府邊疆政策潰敗。這也是國府代管臺灣後,武力鎮壓台灣人的歷史背景。
Thumbnail
戰後有利於己的國際局勢,卻遇上邊疆民族獨立運動,造就了國府挾美國支持,進行鎮壓與懷柔多管並下的邊疆政策,針對有無武力等難易度,務實地調整政策。然而外蒙獨立、對同化政策的反彈、內戰失利、黨政當局內鬥、美國支持轉趨消極等因素,導致國府邊疆政策潰敗。這也是國府代管臺灣後,武力鎮壓台灣人的歷史背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