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壞媽媽》解析|父母毀了你的人生?分析因應控制型父母的五種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即使你已長大成人,仍受原生家庭的束縛嗎?一起來看看《壞媽媽》解析,調整你的適應策略吧!

《壞媽媽》劇情描述經營養豬場的陳英順懷孕期間,丈夫受到財團壓迫,被包裝成自殺身亡,而英順帶著喪夫的痛苦與無助,獨自扶養崔強豪長大。

在育兒的過程,她扮演起嚴苛又兇狠的壞媽媽,要求強豪必須有出色的課業表現,但強豪卻在大考當天,為了照顧出車禍的女友而放棄考試。因此,母子間發生激烈的爭執。

當強豪回到家時,英順就站在家門口,生氣地質問他:「你為什麼要因為別人毀掉自己的人生?」。此時,強豪卻反問:「我哪有自己的人生?」英順一臉疑惑地看著強豪。接著,強豪提及英順的控制,逼得他喘不過氣來,指責母親擅自決定他的人生。

後來,他忍不住說:「父親死得冤枉,是我的錯嗎?」他認為自己不該為父親的死亡負責任。面對強豪的叛逆與質問,英順打了他一巴掌,怨恨地問:「是啊!你父親為什麼死得那麼冤枉?給我一個原因啊?」。

多年下來,對於英順來說,丈夫的死亡仍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圖片|《壞媽媽》劇照

圖片|《壞媽媽》劇照

當英順稍稍平復情緒時,她冷酷地說:「你已經受夠了,你恨不得逃離,是吧!那就成為法官或檢察官,你就能擺脫那噁心難聞的豬屎味,還有我這樣的壞媽媽。」此刻,強豪難得認同英順所說,她就是不折不扣的壞人,還毀掉他的人生!

強豪說出自己的猜測,他認為母親之所以嚴苛,就是因為過去的她無權無勢、被欺壓,如今想利用孩子掌握權勢。爭執的最後一幕,就結束在強豪烙下的狠話:「你想把我培養成一個庸俗的人,就跟那些害死爸的傢伙一樣。好,我明白了,我會成全你的!」。

在你的人生裡,有多少事情是你能決定的?有多少事情,是父母決定的呢?你是否像強豪一樣,發現父母對你別有期待,試圖控制你的人生,來彌補他們過去人生的缺憾呢?

包含你念什麼科系、選擇工作、挑選伴侶等,他們都會依據自身過去的經驗提供意見,限制你的決定。

面對控制型的父母,你採取什麼策略應對呢?

《壞媽媽》裡的崔強豪,長大後真的成為了「冷血檢察官」,甚至他還認賊作父,與殺父兇手狼狽為奸,用自己的人生來報復母親的控制。

通常,在面對控制型父母時,不同的孩子會依據自身特質與父母的反應,採取不同的因應策略,目的都是幫助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生存下來,但不同的適應策略也有相對應的代價。

丹・紐哈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執業逾二十年的資深婚姻家庭心理師,專門協助成年人克服不健康的家庭控制,他在《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如何設定界線、自我修復、終止控制世代的循環?》[ 1 ] 提到,受控制的孩子的五種適應策略及其收穫與代價:

  1. 順從:指的是順從父母的心意,這可以降低父母的怒火,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就像是《壞媽媽》的崔強豪,順應了母親的期待,考上了檢察官,但這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
  2. 反抗:指的是反抗父母的心意,雖贏得了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可能呈現出「壞孩子」的形象。
  3. 分散注意力:用嘻哈的態度或情緒爆發來分散注意力,雖避開了父母的負面注意,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或是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
  4. 自我隔離:把自己的內心封閉或隔離開來,雖躲開了父母的控制,但容易迷失了自我。
  5. 爭強好勝:想盡辦法努力博取父母的認可,雖然有機會獲得父母的認可,但可能內化了不健康或扭曲的價值觀。

同時,丹・紐哈斯在書中也特別提到,在孩子長大成人後,這些適應策略既是資產也是負債。

例如選擇「順從」適應策略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變得更有能力理解與滿足他人的需求,這是很珍貴的資產,但這些人也很有可能在自己不願意的情況下,仍一味地順從他人、沒有自己的自由意志,這就是可怕的負債。

圖片|《壞媽媽》劇照

圖片|《壞媽媽》劇照

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有意識的發展自己的「主動技能」

長期使用的因應策略,通常會化為我們的「被動技能」,只要一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動開啟,好處是相當省力、快速,但壞處是不見得每一件事情都適用,甚至得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建議你可以試著:

一、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

你可以參考丹・紐哈斯博士提出的五種適應策略:順從、反抗、分散注意力、自我隔離或爭強好勝。從自己與父母親的互動經驗裡,辨識自己採取哪一種適應策略,接著再請你檢視如今的自己,在工作上或與伴侶互動時,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面對衝突,往往這兩者一致性很高。

以我來說,我從小就是順從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比較習慣採取順從他人的方式,以避免發生爭執,繼續維持關係。

二、觀察「被動技能」付出的代價

當「被動技能」開啟的時機不對時,容易讓自己陷入更糟糕的情況。就像是在我較年輕的時候,很難拒絕別人的推銷或請託,總是自動開啟「順從」的被動技能,但事後經常懊悔不已,不僅花了錢或花了時間,讓自己更不開心。

有些前來諮商的當事人也曾分享,當自己終於提起勇氣,不再當爛好人時,還會被身旁的親友反問:「以前都會幫忙,現在為什麼不願意幫忙了?」就連身旁的人也都習慣你開啟被動技能,來增幅他們的利益了。

然而,當我們能辨識自己的「被動技能」,並理解「被動技能」相對應的代價,才能有機會「化被動為主動」,關閉自動化的「被動技能」。

圖片|《壞媽媽》劇照

圖片|《壞媽媽》劇照

三、發展新的「主動技能」:

如果,你很不喜歡自己的「被動技能」所付出的代價,那你就得重新發展其他的主動技能,來彌補「被動技能」的缺陷,不過通常會建議從「最簡單的」開始練習。

例如,習慣順從的你,雖然需要發展或尋找更多自主決定的機會,但你得有意識地從最小的事開始,如練習婉拒別人的聚餐邀請、每天給自己半小時做喜歡的事情,來幫助自己累積做決定的經驗,以及提升自主決定的能力。

雖然,童年的成長經驗深深影響著成年後的生活,但如今我們已長大成人,我們擁有更多的能力與智慧來發展與建立新的適應策略,幫助自己擺脫過去的傷害與控制,往自己期待的人生邁進!

參考資料|
[1]《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如何設定界線、自我修復、終止控制世代的循環?》,丹.紐哈斯著,橡實文化,2018。

本文同步刊登於《女人迷網站》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追劇療傷系列文章〉,請你按下❤️或留言告訴我,
當然也歡迎您用贊助,鼓勵我繼續創作創作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合作邀約:waiting10722@gmail.com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看過《模仿犯》了嗎?兇手的攻擊動機是什麼?心理師看台劇,分析「童年創傷」的影響力與治療時機,別讓過去的創傷一發不可收拾。(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你明明就很愛他,而且也對他萬般的好,然而為什麼他就不領情呢?你明明把自己的一切,全都獻給對方了,為什麼到頭來他的心卻給了別人了?從台劇《親愛壞蛋》解析婚姻裡的外遇歷程,找回關係裡的信任感。
當你提起勇氣選擇metoo時,愛你的父母或你深愛的人不願相信你,甚至否認事實帶來的傷害嗎?為此,你一定感到極大的痛苦。透過臺劇《她和她的她》的故事,心理師帶你看見不同的觀點,承認否認的存在,才有機會接納事實!(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我們的藍調時光》中的宣亞,不惜毀了自己也想依賴一個「拯救者」的心情⋯⋯現實中的我們,是不是也有想過?(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最近,李紋輕生的消息,滿布於網路社群與媒體新聞,讓我想起了過去寫的這篇文章,於是分享給大家看。
你期待自己成為婆婆眼中的完美媳婦嗎?然而,你再如何努力、改變或要求自己,婆婆仍舊不滿意嗎?透過《愛的二八定律》的故事,從反思自己的期待到回收期待,讓婆媳困擾遠離你!
你在生活中經常任人使喚、支配嗎?你是否總得符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嗎?從韓劇《還魂》裡落壽與無德的故事,解析「過度討好」製造的美好幻象,找回自己真實的人生吧!
你看過《模仿犯》了嗎?兇手的攻擊動機是什麼?心理師看台劇,分析「童年創傷」的影響力與治療時機,別讓過去的創傷一發不可收拾。(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你明明就很愛他,而且也對他萬般的好,然而為什麼他就不領情呢?你明明把自己的一切,全都獻給對方了,為什麼到頭來他的心卻給了別人了?從台劇《親愛壞蛋》解析婚姻裡的外遇歷程,找回關係裡的信任感。
當你提起勇氣選擇metoo時,愛你的父母或你深愛的人不願相信你,甚至否認事實帶來的傷害嗎?為此,你一定感到極大的痛苦。透過臺劇《她和她的她》的故事,心理師帶你看見不同的觀點,承認否認的存在,才有機會接納事實!(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我們的藍調時光》中的宣亞,不惜毀了自己也想依賴一個「拯救者」的心情⋯⋯現實中的我們,是不是也有想過?(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最近,李紋輕生的消息,滿布於網路社群與媒體新聞,讓我想起了過去寫的這篇文章,於是分享給大家看。
你期待自己成為婆婆眼中的完美媳婦嗎?然而,你再如何努力、改變或要求自己,婆婆仍舊不滿意嗎?透過《愛的二八定律》的故事,從反思自己的期待到回收期待,讓婆媳困擾遠離你!
你在生活中經常任人使喚、支配嗎?你是否總得符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嗎?從韓劇《還魂》裡落壽與無德的故事,解析「過度討好」製造的美好幻象,找回自己真實的人生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我的情緒不穩定。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我一直都是被逼瘋的那個,且換來我爸對我的評價就是:「脾氣很不好......」。他說過很多,但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阿公告別式時,我獨自坐在外面摺蓮花。旁邊來了一位叔叔,他說是我爸的朋友來和我搭話:「妳爸說妳是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有一句話叫做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建豪跟媽媽雖說感情也不算很好,但也有很深的羈絆,說不愛媽媽是騙人的,當媽的也很愛自己小孩子,只是不懂表達,就在有一天的下午,當媽的鑄下大錯,不過就是吵架,媽媽一把菜刀丟出去,建豪當場重傷,媽媽慌張之際只能先打電話叫救護車,此刻突然聽到一個聲音說「免了我馬上到」。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原諒自己是情傷最好的藥 哪怕找不到藥醫 也要學習 理解 接受100%的自己 媽媽介紹許多相親對象 總是讓小秦與對方互相挑剔 他已是大齡男子又是家中老大 因家裡出了個老愛出大事的爸爸 小秦心疼媽媽為家計的辛勞 大學畢業後就擔負了整個家計 於是耽誤了戀愛婚姻 沒有什麼戀愛經驗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我的情緒不穩定。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我一直都是被逼瘋的那個,且換來我爸對我的評價就是:「脾氣很不好......」。他說過很多,但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阿公告別式時,我獨自坐在外面摺蓮花。旁邊來了一位叔叔,他說是我爸的朋友來和我搭話:「妳爸說妳是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有一句話叫做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建豪跟媽媽雖說感情也不算很好,但也有很深的羈絆,說不愛媽媽是騙人的,當媽的也很愛自己小孩子,只是不懂表達,就在有一天的下午,當媽的鑄下大錯,不過就是吵架,媽媽一把菜刀丟出去,建豪當場重傷,媽媽慌張之際只能先打電話叫救護車,此刻突然聽到一個聲音說「免了我馬上到」。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原諒自己是情傷最好的藥 哪怕找不到藥醫 也要學習 理解 接受100%的自己 媽媽介紹許多相親對象 總是讓小秦與對方互相挑剔 他已是大齡男子又是家中老大 因家裡出了個老愛出大事的爸爸 小秦心疼媽媽為家計的辛勞 大學畢業後就擔負了整個家計 於是耽誤了戀愛婚姻 沒有什麼戀愛經驗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