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大人的扮家家酒│芭比 Barbie (2023)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芭比 Barbie>瀰漫一種很強烈的「造假感」,並不是那些有意執行的風格,而是因為出品方就是美泰兒(Mattel),註定怎樣論述也只能限縮在特定的泡泡內,明擺一副「沒有要洗白什麼喔」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蒼白預設中,來自資方的鑿斧之跡顯然抑制住編導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的靈氣。關於芭比,這個在消費、流行文化佔有一席之地的符號有太多能展演的,卻可惜地將重心擺放在真人化世界觀的趣味,包含芭比本人與芭比世界的設定(還有肯尼的)、玩具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衝擊,甚至有點想自黑地(擺放在整體中顯得有些累贅)將美泰兒公司也寫進了故事之中,當諷刺性被不斷重複,也就只是速食化的娛樂而沒有深度,像是軟綿綿的花拳繡腿,好看地搔癢嬉鬧,而沒有痛感、重量。

Barbie, 2023

Barbie, 2023

在某次宣傳訪問中,飾演芭比的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提到:「人類自己做的事情(推測此處指負面爭議)卻要一個娃娃來承擔,太奇怪了吧」,只是這說法未免過於天真,芭比有別其他玩具所達到的高度正來自人類或捧或殺所成就的舞台─光是將她拿來和其他「玩具」類比,便有種「褻瀆」感,刻意抹除品牌打造的人設、刻意忽略時代賦予的文化意義,若真只當芭比是個娃娃才是種物化。實際和瑪格‧羅比言論相悖的,不正是本片的意圖嗎?─想要透過「一個娃娃」來反轉人類做的事,然而無法被自圓其說的核心,使得全片產生了情感矛盾,可能我們會喜歡由瑪格‧羅比飾演的「芭比這個角色」,卻還是會對現實中的「芭比娃娃」有所質疑,當角色無法成為現實中她所是的那位,這樣的演出是成功的演出嗎?這樣的電影是對現實成功的反映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3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26會員
230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少年東尼瀧谷說:「我不覺得自己特別寂寞」,那不是出於逞強,而是他還沒遇到寂寞本身。 開場,他在路邊堆砌砂土,維妙維肖地建造出一艘細節精巧的船隻。作為全片的第一個象徵,點出角色如何誕生於主題;這艘砂雕船只是仿擬之物,再怎麼形似本質卻是鬆散的,當然,沒有人天真到以為它真能下水,但遠離海洋的設定也說明
那樣的不確定性,需要被座落在一個明確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被感知,於是觀眾有了一個舞台之上的小行星城,一個架空的時空,在這片無垠的荒漠中,看不見盡頭、看不到來處,其中的座標物不只代表尚有人煙,更是因為人必須透過物件來定位自身的存在和處境。一如開場,Augie打電話給岳父,對方劈頭問...
長江大壩建築工程的獨特背景,造就了一群被迫離開的人,反襯著帶不走、殘留下來的「遺物」,飄散著濃重的物哀感,隨著水位上升而逐漸淹沒記憶之中的斷垣殘壁,只是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等待某個情感與知覺的考古時刻,將人們帶回曾經的現場。但在這個故事中,韓三明、沈紅並不是因工程影響被迫離開的在地人,僅因為人
什麼時候心臟有了小小的破洞、隨著呼吸漸漸裂開了一道口子?從有了第一句不知該如何對親愛之人說出口的話語,之後卡在喉頭的字句便逐漸餵大這道裂縫,並隨著未明症狀的嗝吐出殘缺不全的謊言;「我怎麼了?」恐怕小五的麥野湊還組織不出這樣的句子,在他世界逐漸成形的過程裡,他連如何將「我」這個字安放在這不斷膨脹的宇宙
「我不是新聞迷、不是記者、不是倡議者、不是教育者,我不是想要啟發誰也沒有政治意圖,硬要說的話,我喜歡去一個地方、心裡懷抱一個想法,結果發現自己根本就錯了。」他是個用否定自己來成全世界樣貌的人,渴望去承認或是感恩世界不如自己想的極壞,看似憤世嫉俗的他或許更怕的是自己想像的太好而被世界、被無意義無來由
關於鴉片類藥物成癮,已有了<毒疫 Dopesick>(2021)這樣精采的戲劇影集,這反襯了<所有美麗與血淚>這部紀錄片在呈現相關主題時顯得過於冷靜,甚至對相距遙遠的台灣來說,這樣的議題有些疏離,或許是我們的民族性對藥物使用總有種戒慎感,更或許是源自紀錄片的敘事方式─紀錄片並非是種客觀論述,部分作品
少年東尼瀧谷說:「我不覺得自己特別寂寞」,那不是出於逞強,而是他還沒遇到寂寞本身。 開場,他在路邊堆砌砂土,維妙維肖地建造出一艘細節精巧的船隻。作為全片的第一個象徵,點出角色如何誕生於主題;這艘砂雕船只是仿擬之物,再怎麼形似本質卻是鬆散的,當然,沒有人天真到以為它真能下水,但遠離海洋的設定也說明
那樣的不確定性,需要被座落在一個明確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被感知,於是觀眾有了一個舞台之上的小行星城,一個架空的時空,在這片無垠的荒漠中,看不見盡頭、看不到來處,其中的座標物不只代表尚有人煙,更是因為人必須透過物件來定位自身的存在和處境。一如開場,Augie打電話給岳父,對方劈頭問...
長江大壩建築工程的獨特背景,造就了一群被迫離開的人,反襯著帶不走、殘留下來的「遺物」,飄散著濃重的物哀感,隨著水位上升而逐漸淹沒記憶之中的斷垣殘壁,只是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等待某個情感與知覺的考古時刻,將人們帶回曾經的現場。但在這個故事中,韓三明、沈紅並不是因工程影響被迫離開的在地人,僅因為人
什麼時候心臟有了小小的破洞、隨著呼吸漸漸裂開了一道口子?從有了第一句不知該如何對親愛之人說出口的話語,之後卡在喉頭的字句便逐漸餵大這道裂縫,並隨著未明症狀的嗝吐出殘缺不全的謊言;「我怎麼了?」恐怕小五的麥野湊還組織不出這樣的句子,在他世界逐漸成形的過程裡,他連如何將「我」這個字安放在這不斷膨脹的宇宙
「我不是新聞迷、不是記者、不是倡議者、不是教育者,我不是想要啟發誰也沒有政治意圖,硬要說的話,我喜歡去一個地方、心裡懷抱一個想法,結果發現自己根本就錯了。」他是個用否定自己來成全世界樣貌的人,渴望去承認或是感恩世界不如自己想的極壞,看似憤世嫉俗的他或許更怕的是自己想像的太好而被世界、被無意義無來由
關於鴉片類藥物成癮,已有了<毒疫 Dopesick>(2021)這樣精采的戲劇影集,這反襯了<所有美麗與血淚>這部紀錄片在呈現相關主題時顯得過於冷靜,甚至對相距遙遠的台灣來說,這樣的議題有些疏離,或許是我們的民族性對藥物使用總有種戒慎感,更或許是源自紀錄片的敘事方式─紀錄片並非是種客觀論述,部分作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鬼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執導的《芭比》(Barbie,2023)可能破解了長久以來困擾電影創作的再現(representation)之難。
Thumbnail
《Barbie芭比》是由葛莉塔潔薇執導,2023年上映的美國喜劇歌舞片。由瑪格羅比和雷恩葛斯林領銜主演。本片打破典型芭比在世界及她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各種典型成見,並讓她及世界上的小女孩(應該也包括其他大小男女孩)了解,成見只是枷鎖,人生要自己開拓,即使會死掉也沒關係。本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電影。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美泰兒公司於1959年3月9日首次推出玩具芭比娃娃,該玩具不僅是商業成功案例,更成為文化象徵,反映時代變遷和商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鬼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執導的《芭比》(Barbie,2023)可能破解了長久以來困擾電影創作的再現(representation)之難。
Thumbnail
《Barbie芭比》是由葛莉塔潔薇執導,2023年上映的美國喜劇歌舞片。由瑪格羅比和雷恩葛斯林領銜主演。本片打破典型芭比在世界及她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各種典型成見,並讓她及世界上的小女孩(應該也包括其他大小男女孩)了解,成見只是枷鎖,人生要自己開拓,即使會死掉也沒關係。本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電影。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美泰兒公司於1959年3月9日首次推出玩具芭比娃娃,該玩具不僅是商業成功案例,更成為文化象徵,反映時代變遷和商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