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如果你的心靈之窗需要清潔,請閱讀這本書,練習覺察自己的投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 高瑞希/奶媽Naima 出版社|聯經出版

作者| 高瑞希/奶媽Naima 出版社|聯經出版

已經忘記哪時候成為瑞希(奶媽)的讀者,這本書本來也沒有想要那麼快入手,但不知道為什麼前陣子讀好多篇她在臉書上的文字,都覺得非常共時,心裡默默地想,是該來讀一讀她的故事了。

單看目錄會以為這本書是在聊兩性的感情,是也可以算不是,因為又必須要重提我先前時不時會分享的觀點:「不論是與誰的關係,到最後的源頭都是我們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瑞希也在第一篇文章末提到:「試圖探索一切感情問題中那些藏於幽微深處的、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我們到底從這些問題裡頭,發現怎麼樣的自己?」

不得不說,看到這句話,我真的就覺得這本書買得值得!因為我也是非常喜歡自省的人,那並非將所有的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的受害者心態,而是,我會去探索自己的投射與腦補是打哪來的?為什麼別人的行為或部分文字會讓我感到受傷或是有其他的情緒?明明甚至不關我的事情,可是我就會有很多感覺湧上,Why?

甚至那些有感而發的文章後來可能還被對號入座,雖然覺得奇怪,但我反倒更好奇,陌生人的對號入座引發我內在什麼東西呢?(這樣的自我探索也許看似擾人,可是真的必須好好問自己,一層一層掀開,去找是什麼東東在擾亂思緒。)

我與瑞希一樣,喜歡透過書寫來釐清,如她在作者序中提到:「我的書寫從不為別人,都是為了更加了解自己。」真的是太愛了,我書寫閱讀書籍的心得文章也是出自於相似的原因,想記錄我與一本書所相遇帶來的啟發,以及我所看見、所讀到的自己。

從頭一字一句的讀著瑞希剖析自己的心理,實在是非常感動,也覺得要將這些文字彙整成一本書更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因為很少人會想把自己黑暗的那一面如此呈現出來,除了讀到許多共感的觀點,其中也有一個部分讓我在讀後更加有感,那就是文字與自己的關係。

我所寫出來的東西,是否和我本人一致,我想,這個是我要再磨練自己的地方,因為我是屬於內在情感比較豐沛的圖像人,所以要將所有感受轉化成文字,通常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實在沒把握可以和朋友們面對面侃侃而談那些我喜歡的理論。不過我想,我的行為舉止也是可以為我證明的。

我始終深信,我們每一個人所發出去的東西、意念,到最後都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多給出一點的善意以及關懷還有正向情感呢?讀到最後,看到瑞希寫說:「妳要記得,妳不會得到妳沒有給出去的東西。」我笑了,此刻、當下的我們,共頻了。

「愛自己是一生的修行,那怕艱辛,你卻曉得這份成就感是你給自己的。」

書末瑞希送給讀者的這段話,我也要送給看到這篇文章且喜愛靈性成長的書友們。

++ 𝓵𝓸𝓿𝓮 金句 ++

◍ 無論怎樣,請不要再討厭自己。

◍ 一件事情的本身存在各種詮釋空間,才會帶給我們不舒適的感受。

◍ 一段關係會讓你想要爭平衡,不就顯示你的心態早已失衡了嗎?

◍ 一個人「知道」是一回事,有沒有「做出行動面對」通常是另外一回事,而後者必然比前者更重要。

◍ 一個人如果太需要被肯定,擅長逃避和欺騙自己和他人,基本上的感情和事業到頭來都會極度不幸。

◍ 自我永遠是我們唯一的同伴,我們照料自己,並再度與自我交好;接著當我們回到文明,才可以更有效地照料自己的需求。

◍ 唯獨好好認清與照顧自己,你才不會因為失去自我價值而被迷惑,需要靠外部手段填補自己,到頭來走向自毀。

◍ 所有的關係都必須奠基在誠實之上,才是愛的本源。

◍ 倘若內心就是有懷疑不安,那麼代表你的靈魂,其實不認同你的作為,又或你對你自己的做法,現階段仍然沒有一種穩固的信念系統。

◍ 靈魂對人類的道德價值與慾望流動是沒興趣的。

◍ 寧願清醒沉淪,都勝過閉眼裝死。

◍ 你以為你想要的,不是你靈魂真正想要的。

◍ 一個女人如果不願意認同自己的身體,無疑就是和內在靈性脫鉤,厭棄自己的外型,就是在賤斥萬千前世大地母親的身體,而當一個女人的外型被改造得和社會其他女人一模一樣,就是和內在的野性靈魂越來越遠,失去靈性、毫無創造力、沒有個人魅力可言,是一種被父權社會規訓的悲劇。

◍ 一個人不願意擁抱原生身體,無疑是靈性的消逝。

◍ 「拓展自我」的最終奧義,終究得回到「愛人」。

◍ 人類絕對要經歷和不同人相處的周折,從中覺察反省,嘗試克服困難,才會逐漸釐清自己是誰,透過突破挑戰給自己產生信心,方才離幸福越來越近,靈性才會真正啟動。

◍ 我們在和其他人相互調整的過程裡,都是在認識自己,心態轉換,對自己都是受惠。

◍ 你要對自己有好奇心,你要為自己創造,而不是想著要獲得他人肯定。

◍ 一個人懂得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前提,是因為他們終於理解萬物的多變,終於理解每個人的不同,方才發自內心尊重他人,願意接納自己和周圍人事物的不一樣,而這就是一個人的靈魂真正獲得自由,並知曉我為何物的時刻。

◍ 如何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想要、盡可能與本我達到連動,說穿了,不過就是體察生活罷了。

◍ 很多時候,並不是裝睡的人叫不醒,而是他根本睡到昏頭,卻始終誤會自己保持清醒。

◍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自我,往往不是你以為。

◍ 想要認識自己,便得明白你永遠不會懂自己,繼續保持謙卑。

◍ 找一個人盯著創傷反覆討論,跟將創傷直接動手變成一部作品,那會是兩種不同的洞見,後者的治癒力道,強悍到你無法想像。

◍ 唯獨你選擇死亡,否則一切都有希望。

◍ 當一個人在評論某明星夫妻,評論某個劈腿名人,該評論背後都是隱藏了他們的價值觀和心念。

◍ 人有很多面向,如果不是嚴重造成他人困擾,妳的每一個面向都沒有對跟錯,妳要先接受自己所有的狀態,才會更清楚分辨其他人對妳的評價,到底是真實的妳,還是他亂說一通,純粹就是想影響妳。

◍ 一個人在完全不認識你的情況下,就對你妄自評斷,一旦你清楚自己是誰,你就不會覺得被冒犯,還會認為有趣。

◍ 你以為只有你在忍耐別人嗎?別人也在忍耐你。

說真的,我好喜歡的金句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出了。對了,書末有一篇【最偉大的愛,就ˋ平常心】讀了差點讓我淚灑公司。

【愛書人♥陳子楹.樂樂|一枚貓奴的閱讀日常】 歡迎來到我的閱讀室,除了分享閱讀的心得之外,也會不定期和室友們分享新書資訊與閱讀日常,歡迎一起來聊天啊ヽ(●´∀`●)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看到日本上映宮崎駿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影片或演員聲優資料以及廣告,就覺得太驚奇,心想屆時台灣上映一定也要去看一波!(結果現在劇照跟劇情也都露出了XD)   隨後,也得知這本與電影名稱相同的書籍,影響不只宮崎駿極大,甚至是全日本,書腰上寫著「宮崎駿為它復出,
在情人節前夕收到這副牌卡的試用邀請,讓我感到非常意外,也讓我覺得很特別,不同於過去分享的神諭卡,它每一張牌都有不同的圖案,背後皆是一段訊息文字,很像用在諮商時的牌卡,如Fun心福卡這類的。
第一次讀川口俊和的《在咖啡冷掉之前》已經是近六年前的事情了,但永遠都記得當初在民生社區的咖啡廳翻閱著那些故事所帶給我的感動。 (以至於每一次到民生社區都會想起這本書)
好像是第一次閱讀有關九尾狐的小說,當初一看到書名瞬間就想到李東旭歐爸,因為他主演的《九尾狐傳》真的好好看啊!可惜,在這個故事中,九尾狐的戲份少之又少,出場的戲份只有頭跟尾。
先前讀完讀者太太的《大不列顛小怪癖》後,發現她眼中的英國很有趣,也讓我開始好奇她的跨國婚姻。不過,好奇歸好奇,起初也是有點擔心內容會不如我預期,且難以消化,但還好完全超出預期,因為裡面除了人與人之間基本的尊重之外,還融合許多英國的社會文化與觀察,這一點我特別喜歡。
如果對作者澀澤龍彥不熟,可能不會知道該系列皆是日本昭和時代所留下的文字,是你我都還沒出生就已經存在這個世界的書!
前陣子看到日本上映宮崎駿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影片或演員聲優資料以及廣告,就覺得太驚奇,心想屆時台灣上映一定也要去看一波!(結果現在劇照跟劇情也都露出了XD)   隨後,也得知這本與電影名稱相同的書籍,影響不只宮崎駿極大,甚至是全日本,書腰上寫著「宮崎駿為它復出,
在情人節前夕收到這副牌卡的試用邀請,讓我感到非常意外,也讓我覺得很特別,不同於過去分享的神諭卡,它每一張牌都有不同的圖案,背後皆是一段訊息文字,很像用在諮商時的牌卡,如Fun心福卡這類的。
第一次讀川口俊和的《在咖啡冷掉之前》已經是近六年前的事情了,但永遠都記得當初在民生社區的咖啡廳翻閱著那些故事所帶給我的感動。 (以至於每一次到民生社區都會想起這本書)
好像是第一次閱讀有關九尾狐的小說,當初一看到書名瞬間就想到李東旭歐爸,因為他主演的《九尾狐傳》真的好好看啊!可惜,在這個故事中,九尾狐的戲份少之又少,出場的戲份只有頭跟尾。
先前讀完讀者太太的《大不列顛小怪癖》後,發現她眼中的英國很有趣,也讓我開始好奇她的跨國婚姻。不過,好奇歸好奇,起初也是有點擔心內容會不如我預期,且難以消化,但還好完全超出預期,因為裡面除了人與人之間基本的尊重之外,還融合許多英國的社會文化與觀察,這一點我特別喜歡。
如果對作者澀澤龍彥不熟,可能不會知道該系列皆是日本昭和時代所留下的文字,是你我都還沒出生就已經存在這個世界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是一本關於接受自己、活出真實人生的書籍。作者辣媽Shania分享了她的故事和心得,提出了許多觸動人心的觀點,充滿生活化和親和力。透過精彩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拒絕人生中的糾結,真心無所求,不再燃燒自己。這本書適合那些想要走出外界框架,學會無條件接納自己的人。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一直很喜歡靈媒媽媽Ruowen Huang的書,每一本都可以有新的啟發,正因如此,閱讀她的書都不會太快,因為總會停下來思考一下。 這一本《與自己對齊》以「愛自己」、「成為最真實的自己」為主題,從多方位勸導讀者不要做違心的事,只有當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裡外合一,才能與自己對齊,而靈魂選擇投胎是為了成就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我就是要愛自己》黃馨慧。著 ISBN 9789573910824 這本書明為討論「愛自己」,實際上是在討論「如何修復關係」。書中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是在說「女人」在「婚姻」裡面的事。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得不到先生的愛,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得低微甚至犧牲了許多的自己。
Thumbnail
《你不該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是一本關於接受自己、活出真實人生的書籍。作者辣媽Shania分享了她的故事和心得,提出了許多觸動人心的觀點,充滿生活化和親和力。透過精彩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拒絕人生中的糾結,真心無所求,不再燃燒自己。這本書適合那些想要走出外界框架,學會無條件接納自己的人。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一直很喜歡靈媒媽媽Ruowen Huang的書,每一本都可以有新的啟發,正因如此,閱讀她的書都不會太快,因為總會停下來思考一下。 這一本《與自己對齊》以「愛自己」、「成為最真實的自己」為主題,從多方位勸導讀者不要做違心的事,只有當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裡外合一,才能與自己對齊,而靈魂選擇投胎是為了成就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