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遊走法律與道德灰色地帶的心理諮詢,用「XX」來勾引你(下)

    上一篇我們講到有執照跟沒執照不同的差異在哪,這篇要講當你進入諮商所後該做、保障雙方權益的事。

    開始心理治療,在合規的心理諮商所會需要簽訂諮商同意書,當中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例如個案想要自傷、傷害他人等行為,心理師是有責任義務需要通報的,這是為了保護個案,也是維護社會安全。

    這是與你去找「諮詢」非常不同的地方,那張諮商同意書是心理師與個案約定好,我們要在一段時間內一起工作,雙方應該要盡到的責任義務。這當中也包含一個心理學提到container(容器)的概念,讓我們的心能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安全的架構中好好放鬆,談談生活、婚姻、工作。

    且心理師法規也明確規定諮商所、諮商室的空間大小,以及必須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疫情後,線上諮商變得相當熱門,線上確實網路解決了許多距離的問題,但進行一場網路談話存在著相當多的風險,雙方是否有錄音、有沒在一個安全、隱密的地方,例如:其中一方在安靜的咖啡廳、無人的山邊、海邊,這樣可以談話嗎?這樣談話安全嗎?這些細節一般民眾根本不會知道。

    法規上也提到,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更不得宣稱有醫療效果。若一位心理師能保證進行心理諮商能達到來談者要的效果,例如:我跟我男友就能不分手了、談話後我就能改善財務狀況,這不僅違反法規,也違反專業倫理。已經踩在灰色地帶,再宣稱他有信心幫你脫離輸家心態、找回交易信心,你敢相信他嗎?

    開始心理治療,表示你內在的門會慢慢的被打開,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內在難以面對的傷痛會慢慢被看見、療癒,這時候考驗的是心理師的深度。一個好的心理師能夠理解、承接個案的情緒,陪伴他進入內在的傷痛,並且將之轉化,成為人生中的養分。

    這些傷痛會一直存在,就像身上跌倒的傷疤一樣,而傷疤影響你的部分會越來越少,到了某個階段,你的內在覺知會越來越強大,能承載的也越來越多,辨識出哪些投資是你該做的,哪些充滿了風險,不是你的承擔,要盡量遠離,而這些傷疤就成了滋潤你成長的養分。

    與其花一樣的費用去做一個諮詢,不如放下心、走入諮商室,找一位心理師談話,在一個安全的架構下,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內在。

    醫療法84-87條:

    醫療法84條,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

    醫療法87條:廣告內容暗示或影射醫療業務者,視為醫療廣告等相關法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