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因此先學習如何比較有效率跟記得住的閱讀方式,所以就挑了這本好讀的書來入門學習。
書的封面標題和標語很聳動,高效率讀懂一本書只要一百分鐘,但在實際看完內容後,會了解到這並不容易,就如同健身運動要靠時間鍛鍊累積,閱讀也是要靠一些原則技巧並看過大量的書籍來訓練大腦,才能有如此效率。
閱讀前的準備
- 挑選符合自己現在心情和需求的書來閱讀,要知道自己為何而讀。
- 閱讀的目的很重要,另外可同時挑2.3本不同類型的書來因應不同時段或心情進行交替閱讀,讓閱讀不會這麼枯燥乏味,才得以堅持下去。
- 把閱讀時間排進行事曆,設定目標和期限來讓自己養成習慣。一開始可以分解成小目標和短時間閱讀,來慢慢累積達成,如果沒有目標和期限去讀書,往往一本書會看到天荒地老還看不完。
- 抱著閱讀學習後進行分享和抒發己見的心態去閱讀,能更加深自己的閱讀動力和態度。
- 書本分兩類:第一種文學類只需要跟著作者的引導慢慢沉浸在文字故事之中即可。第二種是商業.知識.學習.學術.工具類的書,本書的閱讀法就適用第二類的書籍。
第一次閱讀:掃描閱讀
- 第一次先用10分鐘快速掃描瀏覽整本書
- 瀏覽重點在目錄.章節摘要.前言.後記,掌握整體架構
- 去蕪存菁,跳過八成不重要的內容,培養抓重點能力
有人問米開朗基羅他是如何雕塑出大衛像的? 他說:大衛像本來就在石塊中,我只是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第二次閱讀:正式閱讀
- 第二次用50分鐘來正式閱讀剛剛瀏覽過覺得重要的內容
- 拿螢光筆或紅筆畫下重點或感興趣的部分
第三次閱讀:深入閱讀
- 第三次用40分鐘來深入閱讀畫下的重點並動腦思考
- 拿另外顏色的螢光筆畫下覺得更重要的部分
- 拿起筆直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想法.感悟或重點.佳句抄寫下來
閱讀後的分享
- 閱讀學習之後經過思考理解,整理出自己的一套想法
- 透過教導別人,抒發感悟或是網路分享等等形式來達到教學相長
- 教學分享,能激發自我思考能力,有助深化記憶和理解的效果
個人感想
- 要在作者要求的時限內讀完三次,我自己試了一下,基本上時間內看不完,或是真的捨棄內容到都不知道這樣是看書嗎?這應該也是閱讀量累積不足的關係。作者是有提到需要讀幾十本書鍛鍊後才能達到高效率閱讀。
- 所以我認為剛開始閱讀的話,可以照作者的主張,用快速反覆多次閱讀,來取代逐字逐句的一次性閱讀方式,但就別太在意每一次花多久時間。
- 作者書中很強調閱讀要有目的性和時限,內容要去蕪存菁、抓重點,吸收作者的觀念同時要保有自我觀點和思考力,不要怕弄髒書的直接在書上畫線和動筆寫下想法感悟,最後透過教學分享來深化記憶和理解力。
- 作者書中除了閱讀的方式和技巧,還有提到各種閱讀的心態和好處等等。而我試著照作者的三次閱讀法來讀本書,有體會到略過八成不重要內容去蕪存菁的感受,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本身就是很好的練習這種閱讀方式的書籍。
- 我自己看完這本書後,開始設定自己的閱讀計畫,試著不要逐字逐句的去閱讀一本書,而用快速反覆的方式去閱讀,也會多注意作者的生平經歷來讓閱讀時更立體,並直接在書上畫線和寫下想法感悟重點等等。
- 也是因為書上提到的分享有助學習,所以讓我來到方格子這裡,邊培養閱讀習慣邊試著寫寫筆記心得來讓自己學習的更深入。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讀懂一本書只要100分鐘,解決過目就忘、知識無法內化與活用的閱讀煩惱
- 作者:金正(John Kim)
- 譯者: 葉廷昭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日期: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