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B小姐告訴我,她看到一個烘焙節目不錯,我問了名稱,便在網路上找到錄影檔。看了該節目,果然烘焙示範者--孟老師的講解非常清楚,把初學者容易犯的毛病,以及必須注意的細節,她都詳加解釋,讓人受益良多,這真是烘焙自學者的一大福音呀!
我對她介紹的芋泥辮子麵包感到興趣,於是在市場買了一顆大甲芋頭,其他材料早已備妥,便馬上動手試試看。以前我用的芋泥試買現成的,這次我想挑戰自己做做看。
一顆芋頭,削皮後大約550g,這次食譜中的大麵包只用了150g,但我還是全部都作成芋泥,沒用完的先放冰箱,依舊可以留待他用。
這是成品,剛好烤盤放下一個。這個大麵包適合三人食用。吃起來內外皆軟,因為材料加了奶油的關係。
在揉製麵團的過程中,一開始真的很黏手,孟老師提醒不要隨便撒手粉下去,她說只要繼續揉下去,慢慢的麵團就會變得光滑不黏手。她說的是真的。最後我揉了約十幾二十分鐘,麵團變得滑順不沾。要留意的是,影片通常會經過剪接,所以看起來示範時間很短很快,實際上操作時,尤其新手的手法比較不熟練,會需要更多揉麵的時間。
所以,烘焙重要的不是配方寫的時間,而是要會看懂麵糰或麵糊的狀態,是否已經達到應有的狀態。還有,B小姐問,烤箱預熱要多久?答案是,要讓烤箱升到你預定要烤的溫度。以我的經驗來說,我都至少讓烤箱預熱十分鐘。(突然想到這陣子家裡的電費應該會爆表)
材料: 一個大麵包(如圖 3人份)
麵包部份:
高筋麵粉 200g
細砂糖 30g
鹽 1/4茶匙
酵母粉 1/2茶匙+ 1/4茶匙
水 125g
奶油 15g
芋泥部份:
芋頭泥 150g
糖粉 20g
奶油 10g (原食譜是20g)
裝飾部份:
全蛋液、杏仁片少許
做法:
請參考下列影片,烘烤溫度175度,20-25分。
(我的烤箱沒有上下火溫度控制,所以我都選中間溫度,第一次烤時須隨時注意麵包狀況,以便調整溫度及烤盤位置。)
我自己做的芋泥材料如下:
芋泥 550g (一顆芋頭 削皮 切小塊 蒸熟)
糖粉+砂糖 75g
奶油 30g
外面買的芋泥,顏色比較偏紫,自己做的顏色雖然沒那麼亮眼,但保證不亂加東西。
這次麵包只用了150g。
芋頭削皮後,切成小塊,放入大同電鍋蒸熟(外鍋約一杯半的水,內鍋只有芋頭丁)。蒸熟後趁熱壓扁芋頭,加入糖跟奶油,一開始仍有塊狀,逐漸的會混合成泥狀。
剩下的裝入塑膠袋,為節省空間,可以稍微壓成片狀如下圖。
這就是我做的芋泥辮子麵包,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