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就是好喝、就是香啦!

我二月開始靠自學玩咖啡豆烘焙,烘了十幾次,大概就感覺自己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瓶頸:「靠腰,我喝不出到底這樣烘出來行不行耶。」

舉例來說,帶有煙燻的花生味是可以的嗎?清新青草稻穀味從沒在外面喝到過,但似乎也挺香的不是?還有木質有種濕濕悶悶的芬芳,這滿特別的吧,也許是一種熱帶雨林風味,或者管他叫宜蘭味好了?

這樣的咖啡能喝嗎?我是「自己偏誤」得意滿滿都喝光光。事後探究起來,正是在外面「都喝太好」,從來也不曾嚐過什麼瑕疵風味;不知道,也就無從有一個標準來判斷到底烘焙成果怎麼樣,揪~竟~這些味道只是自己不喜歡、還是真的有什麼天崩地裂的問題?

對於品嚐咖啡風味,我的狀態就是遠離世間一切爭吵,即使你包裝說它有杏仁軟糖,我卻只喝得出咖啡味,你也是對的,不客氣;我通常能辨識出好與壞(很概略的:「喔,這支豆子貴喔!」的差別,但不是所有都能比出高下),若你要我面對像王人傑總是四眼瞅瞅的靈魂拷問:「來,說出你喝到什麼?」大部分時候除非它的風味特別具體(像杏仁軟糖),我還真難說出個所以然,只能侃侃而論:「瓜地馬拉就是好喝、就是香啦!」

原本我對品嚐風味的遲鈍不以為意,覺得每天喝、慢慢磨總能學成大師;但炒豆子就不行了,動輒就是半磅成品,辨識炒豆瑕疵、辨識炒得好或能不能炒得更好,沒有一個像王人傑那樣能震動彈跳翻滾的油滑靈敏舌頭,不但無法看清自己的炒豆實力,當要把問題外因化指著別人的鼻子:「肯定是生豆的錯!」時,也很難氣得理直氣壯。

這該怎辦?一個方式是把豆子拿去認識的咖啡店分享,大家一起受苦受難。約略能抓到一些感想,這個不錯、那個沒熟、或都不錯啊卻全部只喝一口。離開後再自己察言觀色來調整烘焙策略,把烘焙時間拉長,或者入豆溫再高一點讓ROR曲線後期比較穩定:「等等這店長剛剛的表情是不是像喝到ㄆㄨㄣ一樣,太誇張了吧?」

另一個方式是花錢學習,學烘焙或品嚐都行,但我覺得品嚐可能更有用,坊間咖啡烘焙書可以載好幾車,就是少見有品嚐書,這是自學的一個障礙點。但品嚐要學什麼?這連結到的是咖啡的感官分析、生豆品質鑑定,或通俗(通俗嗎?)來說就是杯測,將咖啡的好壞、風格、評價給出量化與質性的描述,來決定咖啡品質落在哪裡。課程中,會學習使用咖啡風味輪、操作杯測(評分)表,以及認識其背後的學理與業界在精品咖啡上的奮鬥努力。

花錢的學習範圍,比我需要的再更多一點;但從結果論,我覺得確實學足這些,對自己在品嚐與烘焙上更有幫助。學習後的考取證書,也是真的去檢驗自己有沒有掌握杯測技能;但我覺得杯測師證書就跟考駕照一樣,拿證只是入了門,後續實力怎麼樣還是要靠自己持續精進,尤其在我拿證之後,感覺跟業界實力的差距是更加明顯清晰,都不敢再開咖啡店了。

SCA感官分析這課程,我是在鳴草拜師王人傑,他設計的內容可以同時學到一點CQI(另一套杯測師證照)與COE(另一套杯測系統)的東西,並且課程中能喝到一堆台灣咖啡豆與相當高級的豆子,我覺得這是這裡的優勢;畢竟我們學習杯測技能,重要之處就是找出好棒棒咖啡,你最好要知道站在世界頂點的咖啡品質在口裡能吐出什麼:「幹,這一口就要500元啦!」之類的芬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