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are you from?" 的種族歧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少亞裔美國人抱怨:時不時就在美國本土被白人問:“Where are you from?"

我不禁聯想到之前Discovery有個節目是亨利•高汀和一個日本遊伴遊日本。那個遊伴的英語已經很道地,而且非常可能是日裔澳洲人,但是Discovery 還是為這女生的每句對白上英文字幕,生怕洋人聽不懂。

但是如果是印度人講英文,哪怕是土生土長印度人,Discovery經常不上英文字幕。

我感覺都是歧視!

西洋人,特別是白人,潛意識就是先天認定黃皮膚的東亞人就是英文差,口音腔調怪。偶爾稍微接近他們生活口語時,就一副驚喜狀。我是蠻反感的!

過去我有兩個老師曾說:外國人學英語以及留美,不會特意取洋名,只有中國人(兩岸三地皆然)還要取個威廉瑪莉珍妮花。方便洋人叫喚。日本人,泰國人姓名比中文名難叫多了,人家也沒這樣子。

私立小學放學時的校門站一下,你都會看到轎車裡鑽出頭來的貴婦嘴裡喊著的都是丹尼爾,湯瑪士,凱瑟琳......

如今我發現你改不改取不取啥名都一樣--白人就是認定你是講不好英語的異類。

所以結論是:與其刻意套近乎,人家還是當你非他族類,還不如維持安全距離,利用一下人家的刻板印象,出其不意。

#安親班教英語第一天就要小孩取洋名很可笑

#方便人叫而取名和為寵物取人名道理一樣

#基督教教名是另一回事

avatar-img
21會員
101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ng-Ywe Ly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集唐宋詩誌今日之歡,並以Dall-E試繪之。
短短幾天走馬看花,要奢談一個文化城市的藝術面貌,是不自量力。但畢竟去參觀了藝術節、畫廊、替代空間,也因策展人好友引介,與當地藝術家有些許互動,所謂「常譚勝不譚」,總是有些值得分享的pleasant surprise!
曾國藩被目為湘鄉派開山祖,但他實際上是從桐城派脫胎而出。兼讀了姚鼐的文章後,對比就可以看出桐城派之不能盡如人意處,最大在於桐城派諸人無一有過艱苦卓絕的閱歷,無一體會過跌宕詭譎的世情,無一親歷過斯民疾苦窮困的慘況。
Sweet Memories的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意境,不是四十年前出道才三年的青春偶像能充分詮釋。卻也因其滄桑感,尤其是Seiko san 多年漸入佳境的技巧演繹與情緒表達,特別引起我們這些往前看往後看都有點吃力的一代共鳴--誰沒有些當時已惘然的追憶?
舉行會議,照例要拍張合照以茲紀念/報帳。但此間合照的特有文化,則是無論男女老幼,魚麗雁行排排站定後,總有一個專業或業餘的攝影師出列要求大家擺出最標緻姿勢拍第一張後,請大家一起比讚比愛心,再來拍第二、第三張照片。
廿多年來,過去的風情早就在京都的產業與都會發展中褪色,所以越玩就越往山裡面去,或者像龜岡這種地方跑。尤其安倍上台,全力發展觀光後,京都已經變成像威尼斯一樣全年無休,沒有淡旺季的觀光之都。尋覓靜謐自傲的夢幻京都,恐怕只能在NHK拍的山嵐、古寺影片裡找到。
集唐宋詩誌今日之歡,並以Dall-E試繪之。
短短幾天走馬看花,要奢談一個文化城市的藝術面貌,是不自量力。但畢竟去參觀了藝術節、畫廊、替代空間,也因策展人好友引介,與當地藝術家有些許互動,所謂「常譚勝不譚」,總是有些值得分享的pleasant surprise!
曾國藩被目為湘鄉派開山祖,但他實際上是從桐城派脫胎而出。兼讀了姚鼐的文章後,對比就可以看出桐城派之不能盡如人意處,最大在於桐城派諸人無一有過艱苦卓絕的閱歷,無一體會過跌宕詭譎的世情,無一親歷過斯民疾苦窮困的慘況。
Sweet Memories的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意境,不是四十年前出道才三年的青春偶像能充分詮釋。卻也因其滄桑感,尤其是Seiko san 多年漸入佳境的技巧演繹與情緒表達,特別引起我們這些往前看往後看都有點吃力的一代共鳴--誰沒有些當時已惘然的追憶?
舉行會議,照例要拍張合照以茲紀念/報帳。但此間合照的特有文化,則是無論男女老幼,魚麗雁行排排站定後,總有一個專業或業餘的攝影師出列要求大家擺出最標緻姿勢拍第一張後,請大家一起比讚比愛心,再來拍第二、第三張照片。
廿多年來,過去的風情早就在京都的產業與都會發展中褪色,所以越玩就越往山裡面去,或者像龜岡這種地方跑。尤其安倍上台,全力發展觀光後,京都已經變成像威尼斯一樣全年無休,沒有淡旺季的觀光之都。尋覓靜謐自傲的夢幻京都,恐怕只能在NHK拍的山嵐、古寺影片裡找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遠見雜誌有篇評論,說印度裔將在美國登上高峰,因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的妻子都是印度裔。事實上,加州人一直以為賀錦麗是印度裔,因她早年在加州想吸取亞裔票總強調自己是印度人,所以川普說的沒錯,「以前不知道她是黑人。」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在疫情剛解封的時候出國,最擔心的不是確診,或是需要解釋台灣跟泰國或中國的在名稱和政治上的差異,而是我怎麼頂著黃皮膚黑頭髮去解釋我不是廣義或峽義裡的Chinese。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每次上英文課時,我的澳洲老師時常提醒我:Jing, It’s no matter where this guy came from, Taiwanese American, etc. I need to have my standard. 他提醒我,不應該有兩種標準存在對待台灣男生或外國男生,標準應
Thumbnail
華人世界裡,叫美國出生的華人移民第二代為‘’ABC‘’, 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國出生的華人), or Australian Born Chinese。在非正式的場合還會被戲稱為“香蕉”,也就是黃種人外表,裡子是徹底的白種人。 在海外一般社交場合如果聽到講華語外國人腔
遠見雜誌有篇評論,說印度裔將在美國登上高峰,因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的妻子都是印度裔。事實上,加州人一直以為賀錦麗是印度裔,因她早年在加州想吸取亞裔票總強調自己是印度人,所以川普說的沒錯,「以前不知道她是黑人。」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在疫情剛解封的時候出國,最擔心的不是確診,或是需要解釋台灣跟泰國或中國的在名稱和政治上的差異,而是我怎麼頂著黃皮膚黑頭髮去解釋我不是廣義或峽義裡的Chinese。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每次上英文課時,我的澳洲老師時常提醒我:Jing, It’s no matter where this guy came from, Taiwanese American, etc. I need to have my standard. 他提醒我,不應該有兩種標準存在對待台灣男生或外國男生,標準應
Thumbnail
華人世界裡,叫美國出生的華人移民第二代為‘’ABC‘’, 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國出生的華人), or Australian Born Chinese。在非正式的場合還會被戲稱為“香蕉”,也就是黃種人外表,裡子是徹底的白種人。 在海外一般社交場合如果聽到講華語外國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