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回憶 10] 成為社會人士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我想進的產業其實並不大,因此我只鎖定了四五間規模較大、較有名氣的公司。經過幾個月的面試和內部考試,我順利拿到幾份 Offer,而我很自然就選擇了年薪最高的那一家。

前所未有的穩定狀態

我進了業界龍頭的美商公司,薪資福利都很透明,也有完整的到職訓練。我所屬部門的同事多半屬於文靜型,每個人都很好相處,也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也許是因為業務性質單純、公司階層結構較扁平的緣故,沒有什麼勾心鬥角的情形,職場厚黑學在這裡派不上用場。

我在這家公司任職前半年所學到的產業知識,感覺比讀研究所那幾年學到的還多。這樣講當然不是說研究所的課程不好,只是不符合我的需求。研究所畢竟還是研究取向,而不是職業訓練所。

我父母很高興,因為我的薪資以文組畢業生來說相當不錯,他們在我當初大學選系時的擔憂一掃而空。

我也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因為不需要耗費太多心力處理我不擅長的人際關係,工作內容又符合我的職涯規劃,還有不錯的薪水,不必再像學生時代那樣錙銖必較,銀行帳戶的金額也穩步攀升。最重要的是,家裡終於把我當成人看待,我在各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自由。

我的情緒完全穩定了下來。一般人通常會懷念童年,只有我與別人相反,覺得總算長大成人,不必再像小時候處處受限,真是太好了。

不過出社會之後,最大的缺點就是難以繼續從事工作以外的興趣。我上班的地點離台大有一段距離,下班後吃個飯再過去,往往趕不上練唱,因此我撐了一段時間,不得不放棄。

此外,可能是因為找到了人生方向,我也越來越少去古亭耶穌聖心堂,遠離了唱詩班的一群朋友。其實我很容易就與原本交好的朋友疏遠,難以維繫長久的友誼,總是壓不住想獨處的衝動,只有身邊沒人時才感到自在。我成年後讀過不少關於童年創傷的資料,才發現這種傾向與我的童年經歷脫不了關係……

台大校友合唱團

工作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每天離家上班再下班回家的日子有點太規律了,因此總想著如果可以回合唱團練唱,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加點變化,感覺應該不錯。這時,我偶然看到台大校友合唱團招團員的訊息,發現練唱時間是禮拜六,不必下班趕著過去,便決定去試音。

確切的試音過程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當初幹部群覺得我高音唱得上去,因此把我分到女高音部。我在高中時代唱的是次女高音,最高可以飆到高音 A,但相當吃力。這次團裡居然把我分到女高音部,我感到相當驚訝,難道學長姊們對我這麼有信心嗎?

不過我還是決定留下來試試看,搞不好我其實可以唱女高音呢!

台大校友合唱團的團員大部分都是學長姊,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中堅,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成就。雖然剛出社會的我很崇拜大家,不過我個人在事業方面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只要錢夠用,能讓自己過上舒心日子,就很滿足了。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鼎鼎大名的戴金泉,也就是音樂課本裡一些歌曲的作曲者或編曲者。如果各位中小學時代曾認真上過音樂課,應該會對這個名字有印象。我進團的時候,戴老師已經 68 歲,雖然滿頭的白髮,但總是精神奕奕,人也相當風趣,而且講話的口音真的好可愛!我記得戴老師喜歡穿那種很多口袋的戶外背心,而且還一身濃重的香茅味,活像個外景主持人,感覺練完唱就要去野外探險似的。

(戴老師 80 大壽音樂會訪談,可以看到老師的站姿與指揮動作還是很穩。)

我們緊鑼密鼓地為 10 月份在新舞臺的音樂會《追尋與探索》做準備。這是台大校友合唱團成立後的第二場正式公演,所謂「追尋」,是指上半場安排的莫札特經典合唱作品,「探索」則是下半場的早期中文與台語合唱歌曲。

當時的節目單和曲目,邊緣都泛黃了。

這場音樂會選擇的莫札特合唱作品包括「讚美上帝」、「C 大調光榮頌」和《加冕彌撒》,全都是宗教歌曲。合唱這種藝術形式本來就源於早期基督教會或修院唱詩班的聖歌,幾百年來累積了大量的合唱曲,因此只要參加合唱團,就無可避免會唱到這類合唱作品。

我所屬的女高音部通常唱的是主旋律,不像女低音部要扮演和聲的角色,因此找音的過程相對簡單,只是要往上唱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吃力。除了要克服高音,還要想辦法解決拉長音氣不足的問題。當時不知道如何改善這兩個痛點,因此唱得很吃力,而且唱完喉嚨很不舒服,甚至會痛。

「讚美上帝」的長音很多,需要注意氣息的分配,《加冕彌撒》則要飆到我不習慣的音高。

下半場的曲目都是熟悉的語言,感覺似乎容易一點。前幾首是比較早期的藝術歌曲。當時可能因為比較年輕,對這些中文合唱曲並不是很有興趣 (我只喜歡《長恨歌》),直到最近回顧以前唱過的曲子,才慢慢體會到這些歌曲的韻味,不知以後是否還有機會練到。

最後兩首曲子是由馬水龍老師編曲的台語歌「卜卦調」和「安童哥買菜」,原本是傳統的歌仔調,相當活潑逗趣。「安童哥買菜」描述安童哥到市場亂逛,高高興興買了一堆菜把錢花光光的經過。這首歌有口白的部份,我記得是由仲智大哥負責,那一聲故意拉高音調的「頭家啊!」感覺摩拳擦掌的,準備跟老闆好好殺價一番,非常生動有趣。

另外一首「卜卦調」最有意思,因為我們安排了男低音部的陳哲明學長 (也就是知名專欄作家公孫策) 扮演算命仙,戴著墨鏡、拿著一個大籤筒走出來,還隨著歌聲搖那個籤筒,發出嘩啦啦的聲音。現場效果非常好,觀眾一直笑,可是後來不小心搖得太大力,結果籤全都散落一地 (笑果也更好了)。

(台大合唱團 2014 演出「安童哥買菜」,但那聲「頭家啊」感覺可以更有趣點。)

結語

唱過一場音樂會之後,我覺得唱女高音對我來說太辛苦,而且戴老師預告下一場要唱佛經合唱曲,我一點興趣也沒有,於是就再也不去了,就此再次脫離合唱界。現在想想,當時我每次都用閃退的方式離開某個團體,實在是很不成熟,應該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的工作相當穩定,男友 P 也在歐洲拿到碩士學位回台,並謀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兩人從大學時代交往到現在已有七、八年時間,年紀也不小了,似乎應該要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但這時我們發現彼此對婚姻生活的想像有點差異,而且我感到 P 的態度跟以前不太一樣……


----

「關於合唱團的回憶」系列連載中!我在這個系列中分享自己從兒時到成年後,參與合唱團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會提到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以下列出目前已發布的文章:

[回憶 1] 我愛唱歌,但沒加入合唱團
[回憶 2] 如果有機會登上舞台...
[回憶 3] 合唱初體驗
[回憶 4] 小小冒險、大開眼界
[回憶 5] 活力十足的台大合唱團
[回憶 6] 國家演奏廳
[回憶 7] 嘎然而止的合唱生涯
[回憶 8] 心靈大地震
[回憶 9] 重回台大合唱團
[回憶 10] 成為社會人士
[回憶 11] 兜兜轉轉又繞回合唱團
[回憶 12] 師大合唱團
[回憶 13] 台北愛樂合唱團
[回憶 14] 呂紹嘉與《戰爭安魂曲》(上)
[回憶 15] 呂紹嘉與《戰爭安魂曲》(下)
[回憶 16] 靜謐之光:布魯克納《E 小調彌撒》(上)
[回憶 17] 靜謐之光:布魯克納《E 小調彌撒》(下)


----

格主思密簡介:

到了人生的中點,才再度提筆寫作,寫寫詩、寫寫音樂,分享參加合唱團的經驗。有了些許人生歷練,白髮一根接一根冒出,外加忽然加重的老花眼。聽到感人的故事、動人的歌曲,親歷各種境遇,已不像年輕時心無所感或強說愁,而是化為真切的感悟。佛家追求無悲無喜之境,我則寧可感盡人世間一切悲喜,方為人、方不虛此生。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到了人生的中點,才再度提筆寫作,寫寫詩、寫寫音樂,分享參加合唱團的經驗。有了些許人生歷練,白髮一根接一根冒出,外加忽然加重的老花眼。聽到感人的故事、動人的歌曲,親歷各種境遇,已不像年輕時心無所感或強說愁,而是化為真切的感悟。佛家追求無悲無喜之境,我則寧可感盡人世間一切悲喜,方為人、方不虛此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