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奶奶的藥你不能吃? 那麼別人的訓練菜單你適合用嗎??

圖片來源: Heho健康

圖片來源: Heho健康


現在是一個資訊嚴重爆炸的時代,有了自傳媒之後,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對專業知識的一套見解,可是這樣的知識來源並非經過嚴謹的審核,作者的背景也不一定是專業人士,那麼這樣的知識真的可靠嗎?

不久前,有一位學員因為心肺功能不佳,經本人運動診斷結果為 : 紅血球生成素不足、乳酸排除效果不佳、心肺氣體交換率不佳、有氧閾值低,etc。

Coach.Ed依照訓練學方法,幫他規劃了一套訓練模式,下一次見到面時,詢問他有沒有照做,他說他並沒有,說他現在用了另一種方式,我有點訝異,我聽了他敘述之後,我想這一種方式應該是其他,他身邊友人覺得有效的,但老實說,並不適合他。

一般人會有一個誤解,這個人很懂這項運動,那麼我們就問他,我們拳擊場實務上也常遇到,許多人請教打得比他好的如何打、如何訓練,不過用了他們的訓練菜單和拳擊專項技術方式,不只沒有進步,反而退步,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選手是"被訓練"的人,而教練是"訓練選手"的人。

這位優秀選手的訓練菜單不管是跑步、重量、技術、戰術....,都不見得適合你,因為這是他的教練叫他做的,他知道如何服從命令,接收教練傳達意思,直接照做即可。但是,教練對每一個隊上的他們,菜單都一樣嗎?

不同情況的學員,要使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如果忽視這些,自作聰明,覺得網路看一看,自己聽聽比自己厲害所謂高手的訓練方式,那麼會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例如:

  • 基本技術基礎不牢,就進行大量專項技術訓練,就會形成錯誤的技術定型,使其無法改進。(田麥久,1997)。
  • 基本技術基礎不牢,就開始四處請教不同給給自己訓練意見,會讓身體無法擁有正確肌肉記憶而專項動作無法改進(田麥久,1997)。
  • 不了解身體機轉,到底是以甚麼能量單位為主雜亂無章進行訓練,會使心臟容積沒有得到充分擴大情況下,不斷心壁加厚,使其限制心臟功能的進一步提高。

因為每一個學員都是不同的個體,對於訓練上要使用區別對待原則。

學員的性別、實際年齡、生物年齡、訓練年齡、競技技術、生理、人格特質、身體狀況、情緒、智商、家庭背景、生活習慣、教育程度接受負荷能力皆不同。

還在認為一位一直在比賽的選手就等於是一位教練嗎??

這樣的選手,大多是給你和他訓練差不多的模式,不過,即便身高體型一模一樣,依照心理素質、運動智商、個性、諸多因素不同,而訓練的劑量、和打法也會有所不同,至於如何不同?

===>請洽專業教練<===

如果你認為你奶奶的藥你不能吃,或是你的藥你奶奶也不能吃,那麼別人的運動菜單,你花時間照練是對還是錯呢?

Coach.E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