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校園暴力勢不可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桃園某高職學生連日鬥毆成為話題,實在不意外。

學生的權利受到聯合國兒童(18歲以下)人權公約的保護,也因為家長/消費者心態的提高,學生受到的尊重愈來愈被注意。學校和老師動輒違規受罰,唯一法寶只有正向管教,好言相勸。

然而,學生並沒有被要求要尊重別人,這是政府以降人權教育最大的錯誤。只有別人要尊重我,我不用尊重別人。違背了權責必須相符的相處對待原則,學生年紀尚輕,很可能被養成無法無天、任性妄為的個性。

校園裡對於學生的行為,已經沒有處理的機制,就算老師想要求學生尊重別人,也無力執行,只能仰賴學生自發自律,這根本等於廢話,當少數學生對其他學生和教師霸凌得逞,只會讓他們愈來愈不尊重別人。部分家長又為學生撐腰,甚至爭取賠償或補償,殊不知未來孩子很可能也霸凌父母。

不意外。尊重是相對的。硬要委屈老師和學校去討好民眾,學生長不好是遲早的事。

台大自然組轉讀課程與教學,觀察這個圈子,頓悟許多冠冕堂皇的說詞背後,其實是掌權者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簡單真相。對教師的情緒勒索,就是用最少的經費,讓民眾為下一代的未來,造一個遙遠的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登革熱再度猖獗,南部縣市疫情緊張,開學前學務處就已經上緊發條,持續清理積水消毒環境,還要盯緊每個學生填寫「學生住家自我檢核表」。督學也很忙碌,經常視察學校是否有積水、孑孓、蚊子。加上風雨不斷,積水和植栽問題更難處理。 疫情仍然難以控制,地方政府最大的法寶就是罰款,被檢查出一隻蚊子就罰三千元等等,但
政府的雙語國家政策強推英語的緣起,早在阿扁總統任內,但較具體的作法應該是台南市賴市長的施政。2013年台南市推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的10年計畫,2024年要達成百分百雙語化環境、英語力全面提升、並以英語為台南市第二官方語言。 2017年10月,賴揆指示教育部成立「英語推動會」,2019賴揆宣布2
登革熱再度猖獗,南部縣市疫情緊張,開學前學務處就已經上緊發條,持續清理積水消毒環境,還要盯緊每個學生填寫「學生住家自我檢核表」。督學也很忙碌,經常視察學校是否有積水、孑孓、蚊子。加上風雨不斷,積水和植栽問題更難處理。 疫情仍然難以控制,地方政府最大的法寶就是罰款,被檢查出一隻蚊子就罰三千元等等,但
政府的雙語國家政策強推英語的緣起,早在阿扁總統任內,但較具體的作法應該是台南市賴市長的施政。2013年台南市推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的10年計畫,2024年要達成百分百雙語化環境、英語力全面提升、並以英語為台南市第二官方語言。 2017年10月,賴揆指示教育部成立「英語推動會」,2019賴揆宣布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最近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中教師遭學生攻擊,警察介入執法引發的爭議。文章分析了校園自治與政府公權力介入之間的矛盾,以及相關法律和道德規範對教師與學生的影響。特別考慮到當前教育體系下,教師角色的變化和未來應如何更有效地校園暴力問題。透過事件,文章呼籲大家對於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改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反思了我國中時期的一次特殊經歷,當時代課老師與學生間的衝突揭示了校園中的權威與反叛。同時反思了在強調權威與服從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如何受影響,最終導致對於錯誤的道歉只落在學生身上。這些經歷不僅在當下造成影響,更可能會隨著時間傳承到下一代。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並提出了應對霸凌事件的建議。文章中著重強調了旁觀者的角色,以及如何協助改變校園霸凌文化。同時也呼籲每個人都能擁有安全、豐盛的青春回憶。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最近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中教師遭學生攻擊,警察介入執法引發的爭議。文章分析了校園自治與政府公權力介入之間的矛盾,以及相關法律和道德規範對教師與學生的影響。特別考慮到當前教育體系下,教師角色的變化和未來應如何更有效地校園暴力問題。透過事件,文章呼籲大家對於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改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反思了我國中時期的一次特殊經歷,當時代課老師與學生間的衝突揭示了校園中的權威與反叛。同時反思了在強調權威與服從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如何受影響,最終導致對於錯誤的道歉只落在學生身上。這些經歷不僅在當下造成影響,更可能會隨著時間傳承到下一代。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並提出了應對霸凌事件的建議。文章中著重強調了旁觀者的角色,以及如何協助改變校園霸凌文化。同時也呼籲每個人都能擁有安全、豐盛的青春回憶。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