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食|《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壓力+休息=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也常常在「為了順利完成某目標」的壓力中難以自處嗎?即使是完美主義,也需要讓自己喘口氣!
一起來看看一流的人都怎麼保持在巔峰狀態,且不會感到疲憊吧!


「追求最重要的目標時,持續在壓力與休息之間切換」

追求最重要的目標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我們的大腦與身體如何訓練。

大腦和身體的訓練大致相同。
當我們想增強身體肌肉時,必須找到一個「差點就會超出能耐,練起來會疲累,但練完又不至於受傷的重量」,接著搭配「適度的休息」,給予肌肉修復與生長的時間,才能使肌肉不斷成長。

大腦的訓練也是如此,給予適量的壓力以後,一定要搭配適度的休息,讓大腦在壓力下養成,在休息中修復。運用此類「運動科學」的方式訓練,無論對哪方面的成長,都是有效的。


「不斷追求『系統二』的思考」

曾獲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將人類的思維分成兩種,「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一」通常由我們的本能或是直覺做出的反應,是一種「下意識」的自動思考。「系統二」則是深思熟慮的分析,專門處理深入的思考活動。

當我們一開始就透過「系統二」去好好思考每個問題、學習新技能,久而久之這種學問就會化為「系統一」的直覺,一旦往後遇到相同問題或是情況,我們就能「下意識」的做出決策。

因此,為了能讓遇到的問題成為「系統一」足以解決的簡單任務,持續追求「系統二」的思考,並不斷熟練,就得以將困難的問題化繁為簡


「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了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本書提到,當我們感到壓力時,身體會產生多種荷爾蒙,而其中兩種影響特別重要:皮質醇脫氫異雄固酮(DHEA)

雖然這兩種荷爾蒙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但皮質醇濃度若長期處於高點,與產生發炎症狀、免疫系統受損與憂鬱等問題有關,而DHEA則反而與降低焦慮、憂鬱、心臟病和神經退化等風險有關,並且對大腦有益

雖說壓力會使人產生多種荷爾蒙,但若以成長的心態,將壓力視為「挑戰」而不是「威脅」時,我們體內釋放的DHEA會比皮質醇多,身體也會相對健康,而非受損。

由科學的角度來看,培養成長的心態來面對壓力,會比害怕壓力更來的有益身心,也能提升我們的表現,更證實了「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了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更拼命不會更成功:高手不只比一般人更努力,也更擅長休息。」

德國精神科醫生漢斯·伯格運用腦波儀檢測出,當人們處於休息、大腦不做具體任務,而相當於「關機」的狀態時,大腦仍然非常活躍。本書將此狀態稱為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並提及人類創新的發想與點子,往往是在這個背景模式(我們「休息」時才「啟動」的系統)中激發出來的。

書中舉許多例子說明「休息時間,可能會突然靈光乍現。即使沒有靈光乍現,潛意識仍在運作。當我們回頭去做費神的任務時,更有可能突破僵局,有所進展」。

也因此當我們已過度使用大腦,卻仍解決不了問題時,不妨休息片刻,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食SUSH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自認理性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在「思考」過後做出的決定,都源自於一些不理性的因素,但我們無法察覺,因為自己早就被大腦所騙。將這些「非理性」因素「理性」地運用在生活中,或許會發現許多商業秘密! 就書中提到的十種非理性行為的統整,挑出其中三個較容易不自覺的行為和大家分享。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你自認理性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在「思考」過後做出的決定,都源自於一些不理性的因素,但我們無法察覺,因為自己早就被大腦所騙。將這些「非理性」因素「理性」地運用在生活中,或許會發現許多商業秘密! 就書中提到的十種非理性行為的統整,挑出其中三個較容易不自覺的行為和大家分享。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目前這個地球正在整體提升頻率中!人與人的相處是會互相影響的,也就是「量子力學」與「能量糾纏」等現象。以下運用幾個簡單的訓練可以撫平大腦中,無意損壞的部分! 壹、經常冥想或是祈禱     研究顯示經常冥想或祈禱有助於紓解壓力與提升腦部功能。經常冥想的人,腦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第一層體能,與你的健康狀況,飲食選擇,運動習慣,睡眠品質有關。」 「第二層情緒,對你的記憶力,認知力,決策力都有影響。」 「第三層注意力,能讓你的精力專注聚焦,作出有效輸出,創造有效結果。」 「第四層意義感,是驅動你做事的底層邏輯,是人生的操作系統,是你活著最高的追求。」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Thumbnail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目前這個地球正在整體提升頻率中!人與人的相處是會互相影響的,也就是「量子力學」與「能量糾纏」等現象。以下運用幾個簡單的訓練可以撫平大腦中,無意損壞的部分! 壹、經常冥想或是祈禱     研究顯示經常冥想或祈禱有助於紓解壓力與提升腦部功能。經常冥想的人,腦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第一層體能,與你的健康狀況,飲食選擇,運動習慣,睡眠品質有關。」 「第二層情緒,對你的記憶力,認知力,決策力都有影響。」 「第三層注意力,能讓你的精力專注聚焦,作出有效輸出,創造有效結果。」 「第四層意義感,是驅動你做事的底層邏輯,是人生的操作系統,是你活著最高的追求。」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Thumbnail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