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在Beaux-Arts de Paris(以下簡稱BA)交換時有段跌跌撞撞的路,出發前始料未及。我以為出國交換就是去把姐妹校的課修好修滿,沒想到實際情況卻是上課前得先花大把時間把課程「追到手」——沒有選課系統、想修課直接去徵求老師同意——否則坐在課堂吸收知識的情景不可能展開。課程怎麼追呢,一寫信,二敲門,三堵人,同時要從「老師不在家」、「你投遞的信箱沒人收信,而且信箱不會告訴你」的輪迴地獄中不斷振作。
故事開始
時值嚴冬的迎新日,BA校園中庭噴水池邊,我和學伴Neeve盤腿坐在地上,攤開剛收到的學生手冊,談到申請工作室,Neeve很樂意指點迷津。「這幾個老師幾乎都不來學校,他工作室的學生有可能一年見他不到兩次。這個老師根本不住法國。」Neeve認真挑出幾位教授的名字,讓我用螢光筆圈起來,如果不是要在這裡讀個三五年,還是避開他們為妙。BA人人皆有濃厚的工作室認同,新朋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待哪間」,Neeve見我此時尚不知工作室之重要,起身帶我參觀校園去。
在甬道內繞了幾個彎後跨進Neeve所屬的工作室,數張個人工作桌並排,地板各處擺置著作品,那講究的狀態已經有點像正式展出了。工作室的老師是Julien Creuzet,從聊天中我能感受到Neeve對指導老師的深深信賴(寫這篇文章的幾週前得知Creuzet將代表法國參加2024威尼斯雙年展,我為他們整個工作室感到很開心)。學生使用各式各樣的媒材創作,顏料、五金、現成物,相信不少材料的來源就跟Neeve剛才半路上示範的一樣:將半個身體探進巨大藍色回收箱,物色裏頭有沒有有趣的物件。
Neeve告訴我,BA的制度其實有點反學院(anti-academy),是故學校以工作室為單位、數十間構成一體,近似去中心化的概念。這裡沒有我所預期的課綱、每週教學進度、固定上課時間,一切課程都以小單位自主運行,例如我在數位中心的學分皆是從連續多日的工作坊取得。當課程結束,我便可以再報名下個月開出的其他課,規劃上十分彈性;每間工作室meeting的方式更是因帶領的老師而有所不同。
Chez Dove Allouche
在校園裡穿過多扇門後找到面向塞納河的Dove Allouche工作室,不只是Neeve推薦這位老師(常現身工作室、稀有優質),在瀏覽Allouche作品後我深受吸引,希望有機會在他的工作室學習。與他預約面談的過程很快印證Allouche是一位理想的指導老師,我能感受到他重視學生的需求,不僅當天稍晚就進行面試(而不是等上數個星期,如我後來大部分的經驗)、全程耐心聆聽我介紹作品並給予反饋,並且盡快回覆他的決定。最終他以工作室額滿為由婉拒我的申請,但無疑是十分溫暖友善的面談經驗。
Dove Allouche曾創作一系列單色、彷彿樹木年輪或指紋的細緻影像,名為「perle」(法文意為珍珠),乍看不確定為炭筆畫或攝影,其圖像帶給我物質在時間中積澱變化的聯想,從抽象圖形、大自然造物特有的幾何韻律,和藝術家繁複的手工過程揭露出隱微之物的深邃。
Chez Guillaume Paris
從網路搜尋和畫冊看來,Guillaume Paris的作品包含圖像拼貼、玩具和字體等元素,可惜沒機會看到實地展出。他的工作室位在一樓,佈置有大長桌和一區小沙發(我開始覺得BA的工作室其實就像霍格華茲裡各學院的交誼廳——只不過在這裡有好幾倍的數量)第一次去,我問到了老師來學校的時間。
第二次帶著作品集去等候,眼見老師一進門便被想討論作品的學生包圍,半小時後輪到我過去說話。那天Guillaume沒有答應我加入,只説下次帶一道菜來跟大家聚餐(「也許你可以做點台灣菜?」),懸而未決的心情伴我回家。
第三次帶了一盒做好的午餐去工作室,加入長桌上學生各自準備的料理,眾人吃不到二十分鐘,Guillaume領進一位從倫敦過來的藝術家,所有人移到沙發區圍坐,聽來賓分享創作經驗。
如同這日——原以為是聚餐結果是聽講座——造訪工作室幾次下來,我已經習於見機行事,先替自己安置一個位子融入學生中,主動為學習之鑰。
分享會結束後,眾人到戶外送別來賓——他接著要開長途車去南法佈展,那輛停在校園內的汽車後座滿載作品。看著車邊正與來賓講話的老師,他的態度表明:想加入工作室?那就直接開始工作吧(Guillaume有説工作室人口飽和、空間吃緊,由我自己衡量是否加入)為了找到一張容身的桌子,以及能多加入幾間工作室見習,我決定繼續往下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