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種希望的人——在人間實踐真善美》|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

作者:胡川安

出版:平安文化出版

作者:胡川安 出版:平安文化出版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的,就是那些與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人們。作者胡川安的父親胡得鏘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師,機緣之下與朋友投入心智障礙者的關懷工作,特別關注憨兒的生活與境況,希望能夠讓他們回到社會,擁有讓自己生存的能力。而作者胡川安繼承父志,繼續為心智障礙者努力。

偶爾在捷運上,也曾看見大聲嚷嚷的、長相卻超過年齡,行為模式卻極像孩童的人們。有些人會感到害怕,貌似自言自語的行為在這樣人人自危的社會當中,確實會令人擔憂。但讀完這本書後,更加明白,這些害怕與擔憂,其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了解」罷了。

 

◆「低能」與「白癡」是時代與社會變遷下產生的

早期的農業社會中,如果智能不足,負擔勞動工作,也能好好生活不會輕易被發現或是認為需要被矯正。但因為現代教育體系的出現,讓智能不足這件事被凸顯,學習很容易跟不上。所以透過不同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就能幫助這些人們可以獲得自力更生的機會?

「低能」與「白癡」這兩個詞本來並不帶有歧視的意味,但現在卻是我們所用來辱罵他人的詞彙,這也說明了這個過程中因為不理解所代有的歧視不斷被加深。作者認為歧視出現在所有人的身上,要如何不產生歧視呢?當我們越是分化彼此之間的差距,加大了不理解的隔閡,歧視便會更加容易產生。

「就是從原來不認識彼此到彼此認識,從隔離到融合,這也是台灣心智發展機構的過程。」(P.50)

◆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每個人都應該要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讓心智障礙者找回自己生命的尊嚴,擁有可以依靠自己生活的能力,是應該被重視的一件事情。

書中敘述了幾個幫助的案例,雖然憨兒在學習上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重複練習同一個動作,也需要老師長期的陪伴,才能夠真正做好一份工作,但因為他們的心單純不複雜,所以反而可以更加盡忠職守的把工作做好。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生命的樣態,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跟他們生活,才會知道一個一個有血肉的人生,用平視角度理解他們,他們活生生地開展生命在我面前。」(P.113)

◆心得

閱讀的時候不禁浮現出這樣的想法,深深地感到敬佩:心要多麼地柔軟,才能從理解到身體力行主動去幫助呢?我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對待弱勢的態度,反映了我們文明的高度。」

這個社會不是由一個人所構成,如何看待以及實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如何認真地看待這個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這樣的態度就構成了我們社會的樣態。去包容,去理解,去讓這個社會從「自我保護」的不理解走向關懷與愛,其實都是我們改變社會氛圍的一種方式與態度,這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