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要從勵志故事和心理叢書尋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也許是太早就看了一堆心靈勵志書籍(倒是沒看過任何劉墉),對於「自己」與「活著」像是急著想要得到什麼解答,沒有人能答、沒有成年人能夠好好說清楚童年困惑的問題,於是尋找「自己」與探尋「活著」的解答,成了我年少最想找到答案的問題,那些沒有人陪、沒有人一起玩的困擾,從來都不是我的,因為沒有人能回答我最想知道的答案!

也許是想要知道那些不會有人回答的答案,我總是反方向走在沒有人的路上,在校園的一角思考那些一般人難以對話的問題: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要爭第一名、為什麼要看別人不爽就打別人/笑別人、為什麼一定要交朋友、為什麼生日一定要慶生、為什麼打個籃球有沒有得獎這麼重要⋯⋯為什麼人一定要活在某些框框與標準之中!

我總是這麼特立獨行的,看似與其他人一起,卻又孤單的前進;我總是看似活蹦亂跳與誰交好,卻總是靠著牆角走著自己喜歡的安靜;我並不試圖進入人群,並不努力與他人交好,只在誰問著:「你要不要跟我去做什麼?」的時候,挑著「自己想要做的」才有那麼一丁點的機會能跟誰在一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化」與「融入人群」變成了一種人生的目標?也不知道是受什麼影響,自己拽著自己的手,想要跟著身邊的人一樣,在網路上有很多朋友,在工作上、生活裡,都在在的想與任何人交好,想要成為那些書上寫的、故事裡說的,或網路上看到的人群,去治癒自己的「不愛社交」「沒有朋友不會怎樣」「什麼都喜歡一個人」的毛病,又或者經常扭著自己去原諒、去放下、去包容、去理解⋯⋯好像那樣就會成為扭轉人生的契機,就能成為下一個什麼勵志或療癒的故事,更好像那樣做就可以找到兒時想破頭但從來沒有人能回答的那些答案:自己與活著!

於是我用力的拗折自己,一方面地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方面又不太喜歡自己要融入人群變得多麼「社會化」,卻在在敏感地感受著那些社會化裡的客套、圓滑都帶著「只是交代過去」「只是嘴上說說」的「社會化」;我照著書上說的那些解剖自己,我看著那些勵志故事中的細節鼓舞自己,或者從中想得到「喜歡一個人」這件事很難得到的溫暖,我以為我可以依著那樣的方法、步驟,就變成「社會裡的」一分子!

於是有那麼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折斷了自己,經常看著斷成幾塊的自己,不知道從何修補,或者其實放棄修補,然後繼續過著那些書與故事裡說的任何跟心理有關的、童年相關的、原生家庭,應該如何正視自己內心裡的缺,然後繼續折斷自己去融入那些跟自己格格不入的一切。

我不斷在記憶裡搜尋那些所謂「一個人獨行」的日子真的有那麼難以為繼、無法前進嗎?我依然在日子裡想著「自己」和「活著」這件事,直到我開始拋棄任何任何任何那些需要回應的「社會化」以及所有所有所有所有「我不要的人際關係」並且開始斬釘截鐵的拒絕所有我逼迫自己、折斷自己的往來關係!

於是我想起那很長一段在烈陽下一個人打球的籃球場,有人來就一起玩,沒有人來也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於是我想起那段很開心也讓青春的我捨不得離去的記憶。

電影《The End of the Tour》裡,作家主角說,因為知道自己會沈迷於電視,所以家裡沒有電視才能專心寫作。我想我也是那樣子知道自己會受任何社交關係與網路上成千上萬的訊息給影響(當然包括那些書與那些故事,以及那些叫我買東西的事,甚至那些看起來很有趣的手工影片)所以我特意的遠離了那些會讓我身陷其中的資訊,並遠離了多數多數必須交好、必須客套、必須偽裝的人際關係,讓自己回到那個籃球場上的樣貌!

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我只專注我手中的那個籃球,即使場上空無一人,我也能在空心破網的瞬間替自己握拳打氣;有人看到我了覺得我還不錯,或者他也是孤單一個人想找我玩一會兒,那麼我們就一起打場鬥牛;有人看到我了,知道我在何時會出現,他也在那時找我一起,那麼我們就建立起球場上的友誼,打球以外不認識也沒有關係!

然後我便想起了兒時那兩個沒有人回答的問題:「自己」與「活著」。

我好像能回答兒時的自己:只要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那就是活著的自己!像那個青春的、一個人的籃球場!陽光和煦或是炙烈地曬著自己,溫暖的或者揮汗如雨的!若是陰冷的寒冬裡,跑一跑身體也就暖了!

P.S
最後寫給應該不會有太多友人看到的一段話: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熱烈交友的人,也不是一個熱情與誰往來的人,除了是一個還算溫暖、和善,願意在需要的時候給人擁抱或幫助的人以外,我從來不是一個會主動與誰往來的人,如果你認識的是「主動跟誰往來」的我,那可能就是我努力過卻從來做不來的樣子,而今,我決定拋棄那個我努力過的我了!(而我其實已經這麼做好些年了。)

20231015,高雄,日記。趁瘋狂忙碌之餘的空檔寫的,本來想寫成詩,但無腦XD

圖:20230125輕軌一日遊,CanonEOSM50。好久沒有騎愛車了。前幾天有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游泳?我說不要。對,連騎單車都不要找我一起,健身房也不要,這些事我都喜歡一個人,但打籃球可以X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9K會員
867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解鎖開刀房與縫合的經驗,實在是無敵愚蠢的過程。上一次躺急診是三十出頭時從樓梯滑下半層樓摔斷了尾椎骨,而學會了爬樓梯要「慢慢走」,不能再像青少年一樣跑跑跳跳!這一次大概也是要學著以後做任何事都不能再急急忙忙要踩好腳步,畢竟反射神經已經不敏銳了!
跟青少年的回憶不太一樣。我不是帶著欲望走進去,也沒帶著失望走出來,而是懂得了「為什麼這裡會聚滿了人潮」。也許是成功的機率較從前高出了一半,也許是零食也有它相對的吸引力,即使真的走去賣場買還比較划算,但那樣邊玩邊得到成果的心情,還是比直接從商品貨架上拿下來有趣許多!
能夠在長成大人的路上,不被扭曲成其他人期待但自己卻討厭的樣子,其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在那個不被改變的路上,你要擁有非常強大的勇氣去抵擋其他聲音對自己的指手劃腳,並且不受影響;你要擁有不斷前進的能力走在你希望的路上;你要能夠自我療傷,即使千瘡百孔也要相信自己!
我在寫給a的信裡,重新經歷無數回我們的開始與結束。我的文字記憶了那樣陽光燦爛的開始,以及後來我們不知道那些讓我們的墜入黑暗的力量,都會讓我們的未來有更多的能量發出光芒。
原來兩年不見跟一年的時間差,是這樣的不同,在忙碌無法停下腳步的日子裡,即使在網路上時有時無的互動往來,都沒有見到的那一刻讓人記憶深刻!比娘家還像娘家的,我的第二個故鄉。好久不見了,台北!
在夜深人靜的夜裡,能在那樣極為安靜空氣裡與書本相伴是非常美好的時光!
解鎖開刀房與縫合的經驗,實在是無敵愚蠢的過程。上一次躺急診是三十出頭時從樓梯滑下半層樓摔斷了尾椎骨,而學會了爬樓梯要「慢慢走」,不能再像青少年一樣跑跑跳跳!這一次大概也是要學著以後做任何事都不能再急急忙忙要踩好腳步,畢竟反射神經已經不敏銳了!
跟青少年的回憶不太一樣。我不是帶著欲望走進去,也沒帶著失望走出來,而是懂得了「為什麼這裡會聚滿了人潮」。也許是成功的機率較從前高出了一半,也許是零食也有它相對的吸引力,即使真的走去賣場買還比較划算,但那樣邊玩邊得到成果的心情,還是比直接從商品貨架上拿下來有趣許多!
能夠在長成大人的路上,不被扭曲成其他人期待但自己卻討厭的樣子,其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在那個不被改變的路上,你要擁有非常強大的勇氣去抵擋其他聲音對自己的指手劃腳,並且不受影響;你要擁有不斷前進的能力走在你希望的路上;你要能夠自我療傷,即使千瘡百孔也要相信自己!
我在寫給a的信裡,重新經歷無數回我們的開始與結束。我的文字記憶了那樣陽光燦爛的開始,以及後來我們不知道那些讓我們的墜入黑暗的力量,都會讓我們的未來有更多的能量發出光芒。
原來兩年不見跟一年的時間差,是這樣的不同,在忙碌無法停下腳步的日子裡,即使在網路上時有時無的互動往來,都沒有見到的那一刻讓人記憶深刻!比娘家還像娘家的,我的第二個故鄉。好久不見了,台北!
在夜深人靜的夜裡,能在那樣極為安靜空氣裡與書本相伴是非常美好的時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3】:我這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閲讀處方】:《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己要幹嘛?》——放飛自我去當你自己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嗎?你有沒有覺得當你表現了自己獨特的一面,社會卻讓你變成跟主流一樣的模樣?我們好像都只是追著父母的期望、另一半的期望、社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眾人皆醉我獨醒,在面對群體的潮流時,能夠活出自己,或是能夠看清自己在生命這條路上的腳步是很重要的。這種想法一直烙印於我心,也反映在了我和他人互動中的堅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3】:我這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閲讀處方】:《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己要幹嘛?》——放飛自我去當你自己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嗎?你有沒有覺得當你表現了自己獨特的一面,社會卻讓你變成跟主流一樣的模樣?我們好像都只是追著父母的期望、另一半的期望、社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眾人皆醉我獨醒,在面對群體的潮流時,能夠活出自己,或是能夠看清自己在生命這條路上的腳步是很重要的。這種想法一直烙印於我心,也反映在了我和他人互動中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