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教養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無意間在FB上看到一篇短文,內容的重點是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父母?試想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與對他人比起來,對自己的父母通常不會隱藏情緒,多半是看到什麼說什麼,一有什麼不滿意,往往也是吐不出什麼好話來,總是先嫌棄一頓再說。

長大後的自己回頭看到父母的一些狀況,或是聽到他們的想法,常常面露不悅或是表現出貶低、嘲諷的表情,總覺得他們根本是井底之蛙、什麼都不懂,說真的這種情況還真的很多。但這是對的嗎?讓我想到一句老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所以到底是父母沒有缺點?還是父母的缺點我們要視而不見呢?

記得小時候被灌輸的都是,父母說的都是對的,不可以反抗更沒有討論的空間,無形之中想要作怪或是叛逆的想法就會油然而生,甚至會自我安慰”沒關係,我現在沒能力,總有脫離魔掌的一天”,或者會埋下”報復”的心態,等待日後時機成熟,長大後好好反擊一番。

舉個我親眼看見的例子好了,我的一位女性好友她的女兒在其高中時期,總是抱怨友人的不是,媽媽說的都是錯的!媽媽只是個小小的保險業務主管看的又不多,懂什麼呢?當下聽了其實很震驚,只好脫口一句,妳的媽媽好歹也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要不然妳有本事也考個台大看看…?小女生順勢只好閉嘴。

過了幾年,這小女生果然沒有考上台大,求學期間成績見紅字的機會也多,好不容易畢業後想要在外面租房,也指責媽媽賺錢能力不足,給了她一個財務不理想的家庭,讓她輸在起跑點。姑且不論父母在教養子女上是否有需要檢討之處,這做子女的看不見父母在其出生至長大的付出,耗費在子女身上諸多財力、精力與感情,僅僅惦記父母的不足或是錯誤之處,我認為最終獲得懲罰的其實還是這位小女生吧。

此篇文章提到作家三毛說過:父母的年紀大了,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很困難,所以在很多地方是需要做子女的或是青少年們去諒解父母。這也讓我想到,我們常說的”孝順”二字,其實可以拆解開來,如果子女先做到”順”,再來談到”孝”,這樣親子之間的衝突是不是會減少許多?

隨著時代的變遷,身為子女的我們也許與時俱進,但父母確不一定跟得上,那麼對於父母的狀況或是行為,相信子女多半不能認同,文中提到”這世上,最讓人追悔莫及的一件事就是,你自以為的甩給父母一張臭臉,然後冷漠的告訴他們:「你們錯了,你們真笨,你們真傻」。”作者認為,給父母一個好的臉色,是做人最基本的,也是舉手之勞,並表現出一個人的素質,這最大的關鍵在於提醒子女們,多想想父輩們對於自己無私的付出與哺育之恩,因為只有和諧的親子關係,才是每個人內心能夠安穩的重要力量。

三毛認為,父母就是我們的根,如果根不好,枝葉如何茂盛?善待父母,就是給自己澆水施肥。個人認為,當他們漸漸老去時,多些細心與耐心,他們活得也並不容易,與其冷嘲熱諷,不如積極溝通去化解,若是真的不行,就要學會自己去接受,因為人最大的教養,就是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寬容父母的小過錯。以此與大家分享。

這是個人過往生活經驗的感受與分享,人生都不是順遂的,跌倒想辦法爬起來,期許自己是這樣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受父母的愛是每一個孩子最「理所當然」的幸福,都說,天下第一癡,為人父母者,只有父母可以讓我們在童年的時候任性、為所欲為,視他們的愛為理所當然。長大後在社會上吃到苦頭再回頭去看,才知道父母傷不得,因為他們對孩子沒有一點抵抗力,一句無心話就足以讓他們脆弱到底。 志豪升上國中之後就走鐘了,叛逆心重
Thumbnail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此生最大的恩人通常是父母,除了生養功勞,還有那一份癡心絕對、義無反顧的愛與關心。除了上述這些,有些人還能從父母身上得到滋養慧命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性,得到生死自在的解脫。 有一個女孩,生長在傳統家庭,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對孫女比較不重視,女孩的爸爸性情憨厚老實,還不知道怎麼當爸
Thumbnail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此生最大的恩人通常是父母,除了生養功勞,還有那一份癡心絕對、義無反顧的愛與關心。除了上述這些,有些人還能從父母身上得到滋養慧命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性,得到生死自在的解脫。 有一個女孩,生長在傳統家庭,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對孫女比較不重視,女孩的爸爸性情憨厚老實,還不知道怎麼當爸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受父母的愛是每一個孩子最「理所當然」的幸福,都說,天下第一癡,為人父母者,只有父母可以讓我們在童年的時候任性、為所欲為,視他們的愛為理所當然。長大後在社會上吃到苦頭再回頭去看,才知道父母傷不得,因為他們對孩子沒有一點抵抗力,一句無心話就足以讓他們脆弱到底。 志豪升上國中之後就走鐘了,叛逆心重
Thumbnail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此生最大的恩人通常是父母,除了生養功勞,還有那一份癡心絕對、義無反顧的愛與關心。除了上述這些,有些人還能從父母身上得到滋養慧命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性,得到生死自在的解脫。 有一個女孩,生長在傳統家庭,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對孫女比較不重視,女孩的爸爸性情憨厚老實,還不知道怎麼當爸
Thumbnail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此生最大的恩人通常是父母,除了生養功勞,還有那一份癡心絕對、義無反顧的愛與關心。除了上述這些,有些人還能從父母身上得到滋養慧命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性,得到生死自在的解脫。 有一個女孩,生長在傳統家庭,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對孫女比較不重視,女孩的爸爸性情憨厚老實,還不知道怎麼當爸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