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害怕失敗,事情還沒開始做之前,就必須給自己很多時間來準備,不是在準備就是在準備的路上,我自己也知道很多事情必須做中學,但無奈遇到未知時,我寧願不作為不嘗試,凡事都要有把握才前進,現在才知道原來我...
看電影前,你會先查影評再決定看哪一部嗎?
找餐廳時,你會先看一下估狗評論幾個星或美食部落格嗎?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資訊還不是非常發達,當時有什麼電影只能在路過電影院的時候看一下海報,或者從同學口中得知最近上映的電影,找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時,通常也不會先關心『這部好看嗎?片長多久?』,連看完電影要吃什麼飯也不會先做功課,常常是附近看到有什麼不錯就走進去吃,從沒有想過現在的生活跟以前這麼不同。
在這個資訊很容易被取得的時代,『情蒐』變成必要的技能,總是要準備好了再出發,這樣最有效率也大大降低失敗的機率,或許現在如果出去吃飯不先查評價,甚至被當成不重視這頓飯局了。隨手可得的資訊讓我們對出錯的容忍度降低,我們不再容易接受『到現場才發現今天餐聽沒開』『這部片也太爛,浪費時間』,總是無意識的尋找最佳解,失去了探索的樂趣和意義,也失去了對失誤的包容。
資訊帶來的便利讓我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不用冒無謂的風險,可以在多種選擇中選一個最有利的結果,漸漸的我們也失去了自己去找選項的能力,因為依循前人的腳步無非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也是最安全的做法,這樣的我們何必冒險呢?
你會不會很羨慕當時在臉書微軟特斯拉剛成立時就加入的股東或員工?他們在這些公司還沒沒無聞時投入心力,一直到現在他們手上的股票或資產,已經無法和後來才投資或加入公司的人們相提並論。
高風險伴隨高報酬
我其實非常佩服到新創公司工作的人,他們面對的是『別人選擇了最快的路徑而我選擇冒險』的心理壓力,以時間成本來看這根本很有可能是一件效益很低的事情,如果新創公司倒了怎麼辦?面試下一間公司該怎麼交代?
很多願意加入新創公司的人看的是前景,前景也就是未知也就是信念,即使知道不是產品好服務好就可以一飛沖天,更多的是不確定性,但仍願意為此拼搏。
洪蘭︰勇敢冒險,才有機會成功
挑戰未知去冒險,或許會失敗。但不冒險,也沒機會成功。 只求安逸穩妥,換來的就是平庸無建樹的人生。
資訊爆炸的時代下資訊是雙面刃,它可以很清楚的讓你知道選什麼最有效率,也可以很清楚的讓你知道其他選項承擔的風險,在培養冒險精神時,我們可以利用資訊分析來做最壞的打算,清楚的讓自己知道接下來的冒險最慘的情況是怎樣,透過情蒐建立冒險的安全網,而非透過前人的腳步找到最快路徑。
也許上一輩的人可以做一個工作做到退休,那現在呢?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比以前快很多倍的時代,不用手機一個禮拜和朋友聊天都會覺得很多事情沒跟到,世界好像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跑了幾百公里,這樣的世代下使萬物更迭的速度加快,不再是做一件事就可以做一輩子,或找到一個職缺就可以工作到老,企業競爭不再局限於國內而是全球的產業競賽,抱著學習和勇於挑戰的心態看待這一切,可以讓自己更有彈性。
人生是一條沒辦法回頭的路,無法回到當初20幾歲還充滿活力的時候,如果現在的你20幾歲,你應該也知道自己正值青春年華,很多機會等著去探索和發現,也許日復一日的生活已經麻痺了你,即使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腦中總是有一個聲音是明天再做也可以,很多時候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過了。
我自己試過在房間放一張自己年老的照片(前幾年有一陣子很流行老年人濾鏡),每天看著照片真的會有一種『是不是時間快到了』的急迫感,即使我自己已經是很自律的人了,還是會想用這樣的方法提醒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勇敢做,不要留遺憾給未來的自己。
人多半會因為沒做過的事情後悔,而非做過的事。
今年初次經營蝦皮賣場,很多東西都不太清楚,雖然我有加入蝦皮賣家的課程也有老師輔助教學,但其實很多東西是必須試才有答案的,像是已經確認市場有需求而上架的產品,經過廣告放大後才能確定這個產品是不是能熱銷,老師無法預測市場只能提供給我嘗試的選項,當時的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害怕未知,『廣告投投看測試一週分析這個產品能不能帶得起來』『上架看看高單價的產品提高帶單』這些老師給我的建議其實我心裡都知道,但腦中的聲音不斷浮現『廣告投了沒效怎麼辦』『高單價的產品沒人買怎麼辦』,明明知道這件事需要透過嘗試才能有結果,但自己總是害怕去試錯,想要老師給我最佳解。
以上的文章啟發來源為大人學的Podcast,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連結收聽:大人學: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