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比熱戀、高潮還要更高級的快樂~《從內耗變心流》

raw-image

你知道,什麼是比熱戀、高潮,還要更高級的快樂嗎? 當進入這種快樂時,腦部會散發出六種激素,那就是心理學所說的最優體驗~心流。


要能達到這種狀態並不容易,而最大的阻礙就是「熵」,白話點說就是內耗!

《從內耗變心流:清理「精神熵」,重整內在秩序,驅動最高行動力與幸福感》

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將「熵」減到最低,讓我們有機會進入心流的狀態。

作者楊鳴在生命低潮時期陷入憂鬱,於是開始尋找快樂的方法。透過閱讀《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以及親身實踐後,提煉思考出自己的一套認知熵減系統。這邊跟大家分享主要的核心概念。

一、熵是什麼?

「熵」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值越大越混亂、效率越差。而「精神熵」則是指一個人的內在秩序混亂程度。內耗的根源是精神熵增,把混亂的想法梳理清晰,把複雜的行動化繁為簡,則是精神熵減。

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難懂?以下舉例說明。

我個人的理解是,熵減,就是類似電腦軟體的重新整理功能。當一切井然有序,排除不需要的東西之後,電腦運作起來,也會變得更快速又有效率。而熵增的極限就是熵死,也稱為內耗,以電腦來譬喻的話,就是當機。

書中用一個很好的比喻,來形容我們的熵。那就是,我們就像是一個濾水壺,而濾心就是「熵」。

熵增就像是出口被阻塞的濾水壺,濾芯沒有發揮它的功能。那麼,積存在壺身裡的水,會變得越來越混濁。因為無法將它倒掉,就會呈現熵死的狀態,也就是變成死水。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得要為自己建立一個心靈的新陳代謝、開放的系統,也就是讓濾水壺發揮功能,成為活水,才能達到「熵減」的目標。

二、熵減的八個有效的行動列表

作者在書中,提供了立刻解決內耗的八個有效行動列表:

1.徹底斷捨離

包含了物品、社交App,以及通訊裡久未通話的聯絡人

2.隔絕日常噪聲

將通訊群設為靜音,將陌生來電,設為自動掛斷或轉語音信箱,一天只在幾個時段集中回覆訊息

3.提升多巴胺

最好的方法是去運動

4.阻斷負反饋來源

封鎖總帶給你不良感受的人,若不能封鎖,就降低溝通頻率至原來的3分之一以下

5.阻斷幻想來源

不看所有會讓自己想太多的書、劇、綜藝,或是任何會讓自己產生投射的活動

6.阻斷成癮來源

戒煙、戒酒、戒糖、戒網遊和手遊

7.秉持極簡消費

一週內用不到的東西都不要買,拒絕所有會導致提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管道

8.展開冥想式呼吸

每天做三次冥想式呼吸,每次10分鐘

以上太難全部做到,所以我們需要大方向的行動原則。也就是作者所說的:「重構一個更輕巧、更簡潔、更節能的思維行動框架,將認知能量只集中在『投入』和『意義』的目標上,便能在生活各方面降低熵,重獲人生的掌控權。」

三、熵減 「手術」

作者說:「當一個人在思維、意識、行動層面上都符合耗散結構的條件時,熵減便自動運行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得要進行下面三個熵減 「手術」:

1.替換思維:將定型思維替換為成長型思維。

定型思維 的特徵就是「習慣性否定」,也叫做「紅燈慣性」,就是對新的觀點和知識一概拒絕,導致機會白白的從身邊溜走。

定型思維採「存量信念」,以防守為目標,這樣的封閉式認知系統,會陷入認知退行螺旋,導致熵增。

而成長型思維採「量增信念」,是以成長為目標的開放式認知系統,會進入認知成長螺旋,導致熵減。

以成長型思維替代定型性思維,即能滿足熵減的第一個條件,那就是開放性。


2.喚醒意識:從舒適圈跨入伸展圈。

舒適圈是人們做自己最熟悉的事,心理處於非常舒適的狀態,但待在這個圈,是無法獲得成長的。

高壓圈則是指,超出自己當前能力太多的區域,而伸展圈則是處於舒適圈和高壓圈中間層,這裡才是成長的關鍵,因為在適度的壓力下,才能獲得最佳成長。

所以,讓自己成長的方法,就是為自己配置適度的壓力。

3.修正行動:從結果導向轉換為過程導向。

意思是堅持「非線性的行動模式」。如此一來,在做一件事時,才能充分發揮複利效應。

白話一點說就是,「耐心」的做不舒服、有壓力,且不一定有回報的事。如健身、背單字、閱讀、寫作…。當有一天,所從事的效果達到臨界點時,增幅便會從平緩達到指數級的上升。

而讓我們的耐心能夠持續的一個方法,就是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以過程導向代替結果導向,才有機會達到成長的飛躍曲線。不僅能受益於複利效應,也能對抗熵增。

完成以上三個手術,便能為自己打造一個熵減的開放系統。完成基礎熵減後,才有機會進入高級熵減,也就是心流的境界。

四、為何要追求心流?

因為當進入心流的狀態時,能讓我們做任何事都毫不費力。工作時就像是在玩,學習時就像是在打怪,人生似乎像開掛一樣輕鬆、自在。

心流產生時,大腦會傳導大量激素(神經傳導物質),讓人產生無與倫比的快感。這些激素包括了神經巴胺、內啡肽、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催產素和大麻素。據說這種快感,甚至高於熱戀和高潮。當人在進入心流時,還會得到一種深度沈浸所帶來的滿足感,令人感到神清氣爽,一點也不疲累。

讀到這我這才了解,為什麼很多看起來非常勤奮、忙碌的神人,能夠長久持續地做著,一般覺得需要耗費意志力的事情。原來就是因為他們處於心流的狀態,覺得自己在玩,根本就不會覺得累!這種狀態真是太令人嚮往了!

五、結語

剛開始閱讀《從內耗變心流》這本書時,會感覺有點費力和燒腦。但也就是因為大腦經過折騰,相對的,得到的收穫會更多。它是本乾貨滿滿,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

讀完後,塔妮雅感覺深受啟發。實踐的方法是,開始寫情緒日記,優化周遭的訊息流、人際流和環境流。在生活中,則要兼顧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做好內心的大掃除,走向減法且沈浸式的人生!

#2023年 ​ #第49本

《從內耗變心流》購書連結:https://joymall.co/31bH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