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通貨膨脹關聯沒有那麼大,近年可以看出即便基本原物料上漲,建商建築成本也沒有到翻好幾倍的地步。倒是土地價格會飆漲,因為預期心理會讓地主抬高價格,反正總有人願意買。而這些土地價值哪來的?政府努力做交通、教育建設,加碼各種社會福利來的,由大家的納稅錢去堆高這些精華地段,然而精華土地有限,不可能蓋到超過100間,人人都買得起。所以,相對剝奪感反而更嚴重,這不是提高基本工資就能解決,而是要正確的理解問題。
問題出在哪?問題出在產業分布不均,公共建設集中,才會讓土地變成稀缺商品,而想要住進去的人越來越多,自然價格被不斷墊高上去。說極端一點,今天如果台灣電廠突然炸光光救不回來,台北市的高樓跌價一定最兇,景觀宅瞬間變成體能極限王宅(樓梯爬到死)。
蓋社宅沒多大效果的,要有效果就是得一次狂蓋一波下去,但依照選票結構,這只是得罪在地人,而想要住進來的大部分都還沒投票權,也感受不到「這位政治人物降低房價給年輕人住」的努力。人都會去比,比其他更便利的地方,去比較為何一樣是工程師,他可以住在竹北一坪50,我為何住到龍潭每坪30的地方。
所以這會變成國安問題,我們越是努力創造財富(提升生活水準),推動經濟建設,以及各種在地的公共設施,只會讓擁有房地產的人資產持續上升,而這些基礎建設投資的錢都是全體納稅人付帳,讓其他人感到不公不義。而努力去打房,扣各種稅,最倒楣的不會是房地產商,是住在這邊的一般居民,而多數人是沒有享受到上漲優惠。
一個地區除非是新市鎮,不然舊房子總是比新的多,自住比投資多,打房政策只會打死在地人,沒有在地政治人物會想去得罪。這幾十年在台灣,會願意打還打到能當選,多數都是在新市鎮地帶,因為外地移民增加,人口超過原居民,可以透過新興媒體去斷掉在地聯繫。這還跟新市鎮的大樓管理模式有關,通常新成屋的管理委員會都不想跟政客打交道,覺得關你屁事,於是原本的政治人物失去這棟數百戶的交流機會。
差不多都20年以後,出現各種老屋、中古屋管理上的鬼問題,不找政治力量介入就難以解決,才會想到要積極聯繫認識的政治人物。
此時舊市區如果房價飆漲,另一批想住進來的進不來,就在附近蓋另一批新市鎮,再來玩一次洗人口。
簡單說,要鋪平這個效果,不是一直在市區堆建設,是把產業打散,創造更多新市鎮,而且要有區位之差,我們這些年太重視中產階級的意見,勞工根本不被重視。號稱照顧勞工的政治人物,沒幾個人站在黑手旁邊,真站在基層勞工身邊的,往往被媒體瞧不起,被學歷貶值世代看不起。
這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