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帶來的改變
- 「資訊」比實際商品重要:資訊在「保存、複製、傳達」上的追加成本(邊際成本)幾乎是零。在未來會愈來愈重視資訊及其相關的「體驗」或「經驗」中找到價值。
- 網路經濟與網路平台的重要性:在重視實際商品的時代會講求規模經濟效益來降低成本,在資訊的世界中也是如此,會增加用戶來提高用戶方便性的效果 。傳遞資訊須在平台上進行,也同時會產生交易與溝通行為,這也表示掌握網路平台等於掌握了資訊,成為商業往來的重心。
- 不合常理的進化速度,帶來破壞性的創新。
想在這樣的時代存活,什麼才是必要的?
確實掌握訣竅:對尖端技術大部分沒有必要掌握其原理,但要注意他們有什麼影響力,適合用在哪些領域。
書中介紹了以下技術內容 :
演算法
- 愈優秀的演算法,就是「計算量越少」的演算法。的演算法。
- 所謂演算法就是「利用電腦解決所賦予任務的處理順序」。
- 演算法相當於思考程序
- 沒有100%完美的指令,無法如願順理的執行設定的目標:Definition正確定義初始設定/Correctness 計算的結果與處理程序都正確/Case Coverage網羅不同場合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 達成以上還是會有Bug的原因:程式設計語言的文法有誤(可用製作原始碼所用的軟體,或變換機器語言的程式檢測)、測試情節的模式有遺漏,例如高於預估數量的資料在同一時間輸入『』(設想實際上使用其系統的場面,事先準備情節,對各種質量的資料、使用順序重複進行測試)
- 使傭其系統的情況、操作用戶的特性、輸入資料的種類等,省先都要廣泛的驗證
- 開頭就要考慮好演算法
- 氣泡排序法
- Scratch
電腦處理主要資料的結構
- 陣列:由於位址是連續的,搜尋資料較快,追加、刪除較慢。ex.電腦的POS資料
- 串列:由於將位址連結在一起,追加、刪除資料較快,搜尋速度較慢。ex.網站或區塊鏈
- 樹狀資料:由於用親子連結位址,搜尋速度很快,但難以處理複雜的資料。ex.組織圖
- 圖:雖然能顯示複雜的資料,但搜尋速度較慢。ex.臉書的好友關係
統計學
- 無法分析的困境正是因為缺少資料,更重要的事缺乏解讀資料的能力。
- 分析資料的關鍵在於「比較」。
大數據
- 在大數據的世界中,相關比因果關係更為重要的想法已成為主流。
- 可掌握顧客行動或想法的變動
- IOT與大數據可說是一體兩面的關係
- 大數據面對的資料並非取樣資料而是整體資料,取代過去要角推測統計而備受矚目的就是機器學習。
AI人工智慧
- 指的是「將人類大腦思考模式的演算方法與機制應用於電腦」。
- 機器學習的一種
- AI所無法模仿的人類創造活動究竟是什麼呢?答案是,不存在於過去的延長線上
IOT:今後帶來的商機,大致有三個面向
- 加速應用發展,改善工作上原本的業務。
- 充實產品的售後服務內容。ex.自動排定更新
- 提升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ex.定位防遺失
高速發展的科技帶來哪些改變?
提升業務生產力
- 嘗試細分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有無簡化或自動化的可能?
- 過去重複多次的工作,有無簡化或自動化的可能?
- 試著質疑原本「理所當然」的判斷
- 想有效率活用科技的力量提振生產力,就必須找出過去誤解的常識,才能將往後的工作方法引導到有效率的正確方向。
- 在搜集、分析資料後,在確實掌握根據的狀況下,質疑過往嘗試的重要性。
網路經濟(網路外部性)帶來的衝擊
- 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並非由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功能或性能決定,而是由其他用戶的存在和趨勢所決定(通常隨著其他用戶數量的增長,價值也會隨著增加)
- 數位世界的法則是,扣除人力成本後其他成本都趨近於零。因此競爭主軸並非是如何降低產品或服務成本,而是通過創造對用戶有價值的某種東西,來持續提升其價值。隨著用戶增加使用價值也會跟著上升,市佔率也會提升。
- 受獨佔法所禁止ex.line不對傳訊本身收費。
平台型商業模式
- 聚集多個用戶組,從中調配價值的交換。
- 平台行的商業模式中,並非由平台公司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而是由許多使用該平台的合作公司提供,每一個公司或用戶都可以以不同的製造方法和銷售方式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意味著平台型商業模式無需鎖定市場上最大眾的客戶群,相反的,藉由瞄準其他公司因「效率差」而割捨掉的利基客戶群,提供符合其特殊的需求和服務,反而可能將這些客戶變為狂熱粉絲。ex.Airbnb:「當住宿旅客因為國際會議或聚會時,提供自家一個房間作為住宿地點」
- 建構平台行商業模式的四個步驟:a.盡可能鎖定利基用戶b.提供客戶「最棒的體驗」(使用上的一連串的體驗)(使用上的一連串的體驗)c.建立能讓用戶彼此「價值交流」的機制。d.活用資產,將業務擴展至相關產業
- 平台本身的競爭力取決於這個平台能夠多精準的回應客戶的個人需求,而這是由合作公司和用戶的數量而決定。藉此建立起一個讓聚集的用戶互相創造價值,並持續提供這個價值的狀態。
數位轉型3SO
- 數位技術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偶然」或「幸運」。
- 服務化:以臨時能夠「利用」的服務模式提供,ex.雲端
- 社交化:ex.社群媒體中,某個好友「點了讚」。
- 智慧化:ex.智慧手錶
- 公開化
改善購買體驗
- 一對一所帶來的顧客中心主義的行動功能角色,由讓消費者購買的機制,轉變為管理所有階段的顧客體驗。
- 現在行銷策略工具的主流,就是顧客旅程地圖:挑出個階段顧客的思考和情緒,以及和媒體的接觸點。
- 可以立即改善顧客產生負面情緒的地方
- 最重要的是製作出準確度高的人物誌,象徵性的使用者模型,實際上不存所謂。不需限定只一人。
人類的附加價值,在於任務的設定。
任務設定本身就是困難且繁雜的程序,在科技不斷進化時,這部分程度的高下,會愈來愈成為管理者的差距。
未來的必備技能
- 邏輯思考力
- 不受常識及既定框架所限制、從零開始思考的方式
- 對於他人的洞察力
- 尋找出課題的對話力(交談能力)
- 對他人的體貼、共感力、對文字脈絡的閱讀
關鍵追隨力
- 面對領導者的言行不能不加思索的完全接受和盲從,而是要縝密的思考並保有自我意見,積極地行動和協助組織。
- 現在只依靠經驗作決定是相當危險的。
- 一個好的追隨者,必須要接觸這些意見和數據,並將在其中學到的東西提供給領導者最為決策的依據,這就是追隨者的工作。
- 即時來自不同公司,但對相同顧客提供同樣價值時,應視為同一生態體系的合作夥伴。
數位原住民
- 傾向於已對人或企業的信任度作為選擇標準之一
- 會希望是以具備思考能力及喜好的「個人」用戶身份接受對待
- 網路上的溝通跟資料是透明的
- 判斷要公開什麼樣的自己
新技術的學習法
- 將現在的規則放在一旁,思考更上層、更前方的事物,並改變自己的行動。
- 為了獲得更多人的協助,先傾聽他人的心聲。
為了不依賴企業且不被取代,要懂的將時間投資在升級成「更好的自己」」。
要持續更新技術,並且討戰新的工作,需要的就是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