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系列-日記》「舒適圈」的正確使用方法

期待,給你一些力量
  • 「跳出舒適圈」聽到耳朵快流產
  • 這個世界,鼓勵M傾向?
  • 「舒適圈」的正確使用方法
raw-image

(日記 2019.10.19)

離開舒適圈、同溫層很痛苦

因為你常得不到支持

常有你無法接招的意見

但這會讓你不丟失「思考的能力」

也更接近真實世界



|時隔5年

以職涯來說

我的職涯要討論舒適圈這個議題

應該算有參考價值


因為我做過的產業類別跨幅很大

產品設計、軟裝設計、網頁設計、居家清潔、教育新創(NPO)

職務:設計助理、行銷企劃、2B業務、清潔工、行銷主管

目前是自僱者


如今對「舒適圈」3個字的看法是

做不舒適的事,是為了擴張「舒適範圍」


|這才是人性

如果我知道有個地方,一直待著會很舒服

我會想的是「要怎麼確保,能永遠待在那裡」

而不是想「我要把自己丟到不安裡!」


冒險挑戰,的確可以讓一個人成長

但沒有人會為「冒險而冒險」

背後一定有個促使你想這麼做的核心

我想得到的,就是為了縮小「不舒適圈」

|怎麼縮小不舒適圈

我周遭的工作者,幾乎都是外向者

但我從小就清楚自己是個內向者,而且高敏

(到底什麼是內向者?看這篇:我不是你想的那種「人」_內向者


形成這種工作環境

當然不是我刻意選擇「外向同事」

我只是選了「我想要的工作」


然後發現這樣的工作性質中

會聚集喜歡泡在人類堆的「外向者」們

(註:我做的工作,大多時候都要面對人群、高頻率與人對話溝通)


|先認識自己,才能「對付」不舒適

我從來不順應大眾理解的人格框架去選擇職務


很多人對內/外向,都有些刻板印象,例:

內向者不喜歡與人交流、講話小螞蟻、超容易害羞...等


這間接造成,人們將這些印象標籤

貼在自己和工作夥伴身上

「去長成那樣」、「去相信自己/夥伴就是那樣」



我觀察到的內/外向,差異只是充電方式的不同
內向者通常需要的獨處時間長,獲得能量是來自反思與自我對話
外向者相較無法接受長時間獨處,更習慣通過跟人互動獲得能量

這沒有好壞,只是人格特質的展現


因為我身邊外向者很多

所以也意外發現

有時外向者面對陌生人更容易緊張


而我自己,卻是不易害羞緊張的內向者

所以常站上台講話、也從事跟人互動性高的工作

只要保有足夠的獨處時光,我依舊可以能量滿滿


|永遠的舒適圈

世界一直在變

至少現在看來,我認為還不會有一個

永遠確保舒服的的地方


所以把那些你尚未踏經之地,都去探詢看看吧!

那對於未知的不安,會漸漸縮小

你也會從中發現

你比你想得,更有能耐



到我的主頁看更多「不同系列」文章𓁻𓁻

想與我交流,點選IG連結: 23some_on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