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23):唯其疾之憂—誰的疾?誰的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第二)。

raw-image


孟武伯是上面一段中孟懿子的兒子。父與子都向孔子問同一問題,也夠奇怪的!

 

這段話語語焉不詳,歷來有三種解釋。一說,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孩子生病。如果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愛護自己,少生病,這就是孝;二說,子女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不讓父母操心。父母只擔心自己生病,那就是孝;三說,子女對父母盡心服侍,事之以禮,父母的生活和心情都很滿意,那麼做兒女的就只用擔心父母生病了,這就是孝。

 

三種說法都是引伸解讀,都覺得不盡如意。我以為關鍵是搞清楚是誰的疾?誰的憂?

 

『其』指父母沒有疑義。『疾』是誰的疾呢?如果理解為子女的疾,那就成了『唯父母對子女疾之憂』,要補上被省略掉的『(對子女的)疾』。而理解為父母的疾,就順暢些。從實際情況來看,孟武伯已經到了求學的年齡,至少有十一二歲了。這個年齡,過了最容易生病期。父母可以放心些了。而他父母則可能進入老年了,容易生病。考慮到孔子總是針對性的教學,『疾』指父母的『疾』也合理些。『憂』也應該是父母的憂。

 

我以為,這句話直譯最合理。意思就是子女如果做到讓父母只對生病感到擔憂,這就是孝。子女對父母盡心服侍,事之以禮,對父母服侍照料得很好。父母衣食住行都很放心,只對生病而感到擔憂,這就是孝。因為生病是很難預料左右的。當時的醫療條件,生病了也很容易死。就容易感到擔憂。

 

現代社會,醫療條件好了。老人生病了可得到醫院的救治,一般無大礙。就不用像古代那樣對生老病死感到極度擔憂了。醫院還提供專業護理,不耽誤子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需多去看望和陪伴。(但目前,中國的醫院在患者看病和住院時,提供的服務還很欠缺,看病住院都需要自行辦理手續和相關事宜,極需改善提高。)

 

2017年6月1日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第二)。  樊遲名須,字子遲。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他曾向孔子請教種莊稼,給孔子氣得夠嗆。『樊遲請學稼』(子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第二)。  《詩經》由春秋各國流傳的詩歌彙集編撰而成。包括風、雅、頌。風是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宮廷樂歌;頌是祭祀宗廟的舞曲歌辭。古人不會記樂譜,所以只有歌詞流傳下來了,樂曲就失傳了。  按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的說法
『為政第二』篇主要談『為政』,『為政』的條目不少,還有幾處論『孝』。但孔子認為『孝』,廣義而言也是『為政』。這也符合現代政治學對政治的廣義解釋,政治就本質而言,是誰控制誰的問題,存在於任何的社會關係之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第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一)。  我看以往的解釋,基本上將這句話等同於『人不知而不慍』,不要擔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這兩句話是有相通之處,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側重點不同。『人不知而不慍』關乎是否得到廣泛的承認,關乎名氣問題;而『不患人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第二)。  樊遲名須,字子遲。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他曾向孔子請教種莊稼,給孔子氣得夠嗆。『樊遲請學稼』(子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第二)。  《詩經》由春秋各國流傳的詩歌彙集編撰而成。包括風、雅、頌。風是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宮廷樂歌;頌是祭祀宗廟的舞曲歌辭。古人不會記樂譜,所以只有歌詞流傳下來了,樂曲就失傳了。  按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的說法
『為政第二』篇主要談『為政』,『為政』的條目不少,還有幾處論『孝』。但孔子認為『孝』,廣義而言也是『為政』。這也符合現代政治學對政治的廣義解釋,政治就本質而言,是誰控制誰的問題,存在於任何的社會關係之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第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第一)。  我看以往的解釋,基本上將這句話等同於『人不知而不慍』,不要擔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這兩句話是有相通之處,但也有細微的差別,側重點不同。『人不知而不慍』關乎是否得到廣泛的承認,關乎名氣問題;而『不患人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行者日記 - 忘恩負義】 2024-06-01 這些王家人除了老三,其他都是忘恩負義的人~!從小我先生就家暴兒子,他現在生病全靠兒子在照顧他,奶奶一聲令下要去台中、豐原找神明問事也是兒子開車載他們去...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認為我兒子做這些事都是理所當然的,現在他們還在討論我小叔老二老三是不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行者日記 - 忘恩負義】 2024-06-01 這些王家人除了老三,其他都是忘恩負義的人~!從小我先生就家暴兒子,他現在生病全靠兒子在照顧他,奶奶一聲令下要去台中、豐原找神明問事也是兒子開車載他們去...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認為我兒子做這些事都是理所當然的,現在他們還在討論我小叔老二老三是不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