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年末壓垮我的,是累積了一整年的微壓力(內含破解方法!)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 明明沒什麼煩心事,卻感覺每天都很疲憊,一到家只想躺著啥也不幹;
  • 沒遇到特別的事,但情緒變得格外暴躁,很容易一點就著,和家人、朋友說話火藥味十足;
  • 有時候好好的心情突然會變低落,感覺自己失去了好好生活、工作的熱情和動力;
  • 偶爾還對許多事提不起興趣,對未來不再抱有期待,麻木地上下班。


不明緣由的疲憊、易怒、情緒低落、麻木,這些消極感其實都和一系列彌散在我們周圍的「微壓力」有關。其往往以一種背景化的氛圍存在,不易被察覺但又潛移默化地對人造成影響,並通過不斷積累使人陷入非常糟糕的狀態。

那麼現實中的微壓力有哪些?它們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又是怎樣攻擊我們的?長期承受微壓力的後果是什麼?以及怎樣有效地應對微壓力?


來看今天的文章。




不易被察覺的微壓力,可能是我們疲勞、不快樂、沮喪的根源

 

 學者Rob Cross及其夥伴Karen Dillon認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很難被察覺到的力量——微壓力(micro-stress)。它不同於那些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焦慮、巨大壓力,且目標明確的大事(如即將高考、晉升或成為新手父母)。而是由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以為很快就能解決掉的小事構成。好比早上出門前伴侶提到的“家務分配”;同事晚上發來的“有個檔想麻煩你抓緊看一下”等等。單個的微壓力在當下似乎總是可控的,但其實,這些微壓力會逐步積累,產生二次或三次後果的漣漪效應,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甚至會波及到你身邊的其他人。


順著上面提到的例子,早上聽到以後可能要做家務分配,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天就很容易分心去想“該怎麼分配才好”,於是你可能開會時心不在焉,和同事協作也頻頻走神,最終導致大家的工作進度條都被迫拉慢,而這恰恰也將構成別人生活裡的微壓力。


也就是說,微壓力的確在以一種微弱、但持續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另外,根據RossDillon的研究,微壓力通常由「與我們關係緊密的人」引發,比如人際互動不愉快、來自他人的批評或指責等,具體可分為下述三類:


第一類:會耗盡個人能力的微壓力(Drain your personal capacity)

  • 與合作夥伴溝通不暢,任務推進緩慢。如:預設雙方都提前熟悉了資料,結果對接時才發現對方根本啥都還沒看(心碎.jpg),最後只能兩個人一起從頭來過。
  • 協作需求複雜、多樣化,且數量很多。如:接到了一個需要協同公司多個部門人力,且拉外部贊助和敲定場地的大型、核心、長線的工作專案(是誰我不說)。
  • 權威人士不可預知的行為。如:辛苦準備了幾周的會議材料,卻被上級當天告知會議取消。好不容易掛到的專家號,臨近就診聽聞專家停診。
  • 充滿不確定性的朋友、伴侶或家人。如:上了一天班回家只想休息,結果伴侶身體不適要陪對方去醫院。正在懶床的週末突然接到父母電話,說過來看看給你個驚喜。
  • 工作或家庭的任務、責任激增。如:雖然升職加薪了,但你需要背的kpi也更多了。以及剛成為新手父母,要負擔新生命到來的一系列重大育兒責任。


第二類:會消耗個人情緒儲備的微壓力(Deplete your emotional reserves)


  • 需要為他人的成功和幸福負責。如:身為部門領導既要帶團隊所有人共同進步,也要在關鍵時候為大家爭取利益和為工作失誤兜底。
  • 對抗、攻擊性的對話。如:看劇隨手發了一條微博吐槽明星演技不行,一堆人來下麵噴“有本事你上?可惜資本不會投資醜人”“你蒸煮X了”。
  • 傳播壓力和焦慮的他人。如:常常和你說“到30歲還不XXX,人生就完了”的各類人士。
  • 政治操縱。如:有人在公司裡搞小團體,而你不得不站隊。疫情三年,接到的流調電話和密接風險提醒短信(一些死去回憶的攻擊)。
  • 不值得信任的周邊人際環境。如:發朋友圈擔心漏掉遮罩部分好友;跟對象回去見家長總擔心說錯話。


第三類:會挑戰個人身份認同的微壓力(Challenge your identity or values)


  • 追求的目標與個人價值觀不匹配。如:正在考公,但內心其實很厭惡體制官僚。或為挑戰更高職位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但內心希望家庭與事業能取得平衡。
  • 攻擊你的自信、價值觀,質疑你的能力。如:考研二戰失敗,被認為你早就該找個輕鬆點的工作,速速相親、結婚、生子。
  • 不被家人或朋友理解,消極的互動模式。如:為另一半放棄高薪工作換了城市,被朋友罵“戀愛腦”,之後不僅很少再彼此分享感情生活,其他方面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 人際社交網路中斷。如:移民或出國留學,親人、朋友基本都在國內,遇到糟心事也沒人傾訴或尋求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微壓力很少逐一出現,大多數情況下,是同時或接二連三出現的。它們就像是籠罩在我們頭頂上的一片烏雲,起初是天變暗了,我們感受到陰鬱和疲憊;慢慢地開始下小雨、大雨,令我們覺得不快樂、沮喪;等發展到電閃雷鳴時,我們已經積攢大量壓力和怒火,隨時會被引爆。 那麼,這些微壓力到底是被如何製造出來的呢?首先,大部分工作上的微壓力,是由無效溝通、重複的人力成本等導致的。Ross在其書中寫道,“如果管理者能夠減輕組織中低效、壓力大的溝通習慣,那麼團隊中的成員的微壓力就會被大大削弱。”典型有:下達一些模棱兩可的指令、做決策時不給明確的答覆等。其次,難以卸下的情感包袱會在無形之中限制我們放輕鬆。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因為不想讓家人、朋友或關係好的同事失望,所以面對ta們提出的請求,我們很少拒絕;有時還會主動承擔一部分ta們的事務和責任。最後,情緒傳染(emotional contagion)也是製造微壓力的重要來源。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習得了接受並理解周圍人情緒狀態和壓力的敏感反應功能,好處是通過感知群體的壓力,可以更快作出對危機的應對。壞處則是這種敏感,也使得人們容易被他人的情緒傳染。當所身處的人際環境充斥著負性情緒和高壓,我們也會因此狀態變差。




看似微不足道,微壓力卻比想像中更具“殺傷力”


行為神經學家Joel Salinas提到,微壓力可以躲過人體戰鬥或逃跑警戒系統(fight-or-flight vigilance systems)的監測,不會觸發大腦在面對更明顯壓力時可能出現的高階保護機制。也就是說,微壓力的狡猾像極了新冠,“免疫逃逸能力”很強。與此同時,它也會導致心率過速、血壓升高,擾亂人體的激素和代謝。並在逐步積累的過程裡給我們造成以下這些顯著的“後遺症”——


  • 迫使認知頻寬變窄,讓人心智功能減弱

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當大腦逐漸被微壓力侵蝕或佔據,我們用於關注某項活動或問題的認知頻寬就會變窄。相應地,參與解決問題、調用腦內儲備資源的能力也會因此削弱,變得反應遲鈍、思考受限。以前花一兩個鐘頭就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你可能要耗個大半天,就是這個原因。


  • 逐步耗盡情感儲備,讓人成為充滿憤怒的火藥桶

通常,人的情緒有波動起伏很正常,只要儲蓄足夠多的“積極情緒”,即便偶爾落入低谷,也很少會陷入深度的自我懷疑或無能暴怒。然而這正是微壓力的最關鍵危害。它持續不斷地累積,會逐步破壞我們內在的平和,磨損心理韌性,耗幹情感儲備。使人很難在人際互動中維持清醒的自我,一發生衝突,就變得尖銳而富有攻擊性。


  • 身體崩盤,從變胖到免疫系統失調

研究發現,前一天有壓力的人比沒有壓力的人在進行食物消化時,少轉化近104千卡,這一差異每年對應增加的體重約為5公斤(Kiecolt-Glaser et al., 2015)。原因在於:壓力大,會導致脂肪氧化更低而胰島素分泌更高。脂肪氧化低,意味著更容易通過儲存脂肪來增加體重(Westerterp, 2009);而較高水準的胰島素會產生脂肪,進一步強化脂肪儲存(Dallman, 2010)。此外,伴隨大量微壓力的積累,還會促進皮質醇的分泌,進而抑制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們對疾病的易感性。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從不起蕁麻疹的人,會突然開始頻繁起疹子變成過敏體質,可能就是微壓力作祟。



怎樣有效應對微壓力?三個策略要牢記


根據Cross和Dillon的新書《微壓力效應:小事如何堆積並產生大問題——以及如何應對》,有三種策略能夠顯著改善微壓力水準:策略一:用直接、具體的行為反擊微壓力。


具體包括但不限於:對他人提出的小要求說不;給電子設備/軟體加上免打擾的時間段;重新調整人際關係,結束掉那些會不斷給你增加微壓力的“有毒的”友誼或愛情(有時候也可能是親情)等等。(公眾號主頁回復“有毒”,看看如何識別有毒的關係,學會有效解綁。)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對壓力源採取的“隔離防護”措施,給你的情緒帶上“口罩”。策略二:提高你生活的立體度、豐富度,學會用“允許”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微壓力。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增加一些多元的活動,比如每週末去看看展、爬爬山、逛逛公園,尤其是可以嘗試加入一些「以自我興趣為導向」的團體。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幫助我們對自己生命中主要的議題有更清晰地瞭解,認識到哪些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哪些不過是細枝末節。

策略三:儘量避免給親近的人造成微壓力。

容易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一條。我們要意識到:當給別人製造微壓力時,其漣漪作用最終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舉個例子:微壓力導致你回家對伴侶一通亂發脾氣,ta們覺得委屈、怨恨的同時,會繼而引發你們之間更多的爭吵和不愉快,相當於給你帶去更多的微壓力。

工作上也是類似,你下班後找同事處理工作相當於也暗示了對方可以突破時間界限,隨時找到你,打亂你的私人時間和作息,一整個惡性循環。

當你感受到自己處於微壓力狀態中,而又摸索不到問題根源與解決方法時,除了上述幾種自助式應對策略,也建議你可以找專業的人「聊一聊」。

微壓力可能和新冠一樣無法被消滅、沒有真正的“特效藥”。不如就一起練習如何更好地與之共存,通過提高“情緒免疫”來減少或免於它的暴擊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