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人類學家窺看廚房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獨中圖書館借來《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此書已出版好幾年,風評很好,我終於有機會一讀。雖然沒跟上潮流,略嫌落伍,但總比從未看過好一點。

書名相當有趣。一般人可能不太瞭解,人類學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早年人類學家主要研究古代文物,後來有些人類學家遠赴非洲、南美洲等偏遠地區,研究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人類學家對他們研究的領域統稱田野。歷經多年發展,除了挖掘金字塔、古墓等古蹟之外,人類學領域擴大至所有人類社會,包括現代社會。總之目前的人類學家,研究領域包山包海,吃飯穿衣亦為很好的主題,那是文化人類學其中一個分支。

書名相當有趣。一般人可能不太瞭解,人類學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早年人類學家主要研究古代文物,後來有些人類學家遠赴非洲、南美洲等偏遠地區,研究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人類學家對他們研究的領域統稱田野。歷經多年發展,除了挖掘金字塔、古墓等古蹟之外,人類學領域擴大至所有人類社會,包括現代社會。總之目前的人類學家,研究領域包山包海,吃飯穿衣亦為很好的主題,那是文化人類學其中一個分支。

作者莊祖宜未完成論文,放棄即將到手的人類學博士學位,轉身找到她更為熱愛的田野——廚房。少了為稻糧謀的焦慮,莊祖宜在廚房的姿態相對從容,旁觀名廚、同行種種,人類學家窺看廚房,果然有不一樣的趣味。

全書分為三個部份,廚藝學校、餐廳實習、飲食雜文,文章長短不一,搭配一些作者烹飪的食物照片。讀者沒機會品嚐她的手藝,不過照片看來美味精緻,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紐約某廚藝學校,是她踏入專業廚房的第一步。為期十個月的課程不輕鬆,一週兩天半,先聽理論,再進入廚房練習,一班十位同學,各自製作一、兩樣菜。隔週隨堂筆試,期中、期末有理論和實務大考。莊提及為了期末大考,同學與她在家勤奮練習,甚至某同學在期末考前夕,哭了一夜。可見為了順利畢業,學生壓力極大,看來廚師並非容易入門的職業。

廚藝學校主要課程是法式料理,從「優雅的橢圓形」、法式清湯、烤春雞,讓我略知法式料理的繁複與講究。儘管法國宮廷料理如今不大流行,然而橢圓形卻以高貴的形象流傳下來,很多法式菜餚以橢圓形端上桌,十分有趣。義式料理則強調新鮮食材、傳統食譜和作法,那又是另一種美味標準。

莊提及白人婆婆,愛用罐頭與微波料理,不太欣賞她的廚藝,還擔心大蒜、芥末燒壞舌頭,其實這也是工商業社會的產物。當婦女走進職場,長年在家裏醃肉燉湯成了奢望,為了減輕烹飪負擔,一般家庭普遍食用加工食品。且經由許多專家長年倡導,食物的價值亦從美味轉變為營養。很多美國人相信,宣稱添加許多營養素的加工食品,比天然食物營養,且更方便。食物美味與否,有時純屬主觀,習慣也是美味的一部份。

莊祖宜吃過德國的米其林三星餐廳,驚豔不已。也曾在香港某星級餐廳實習,略知為了餐點的美觀和口味,耗費了相當多的勞力,也捨棄許多仍可食用的食材,換句話說非常不環保。她坦言,米其林標準,可說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極致完美,且品質穩定一致。但這就只是米其林標準,美食尚有許多選擇,定於一尊未免無趣。倒不如熱愛自己喜歡的味道,大家開心就好。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內容深入淺出,適合喜歡食物的人閱讀(我似乎沒遇過對食物完全沒興趣的人)。儘管大家每天吃吃喝喝,但食物從農場到餐桌,我們多瞭解一點,總是好的。尤其飲食背後的風土與文化現象等等,有許多迷人的故事。食物,也有說不完的學問。我喜歡精彩的飲食著作。

avatar-img
21會員
3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幾年前,得知某出版社重新推出斷版已久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甚至連封面都沒換,忍不住和幾位好友連聲抱怨,那我手邊這一本就不如何珍貴了,失去證明自己果然「慧眼識好書」的憑據。好友也談了他對《小鼴鼠》再出新版的心情,新版封面雖然不及舊版漂亮,卻多收了幾篇佚文,害他得再去買一本,傷了荷包。 樂見
《有型的豬小姐》是李維菁的散文集,書名頗爲奇特,來自早年的美國布偶電視劇,一隻風情萬種又兇悍的美女豬。然而,李維菁並不像電視劇裏的豬小姐老是欺負大青蛙,反而常常咀嚼生活、職場的苦澀,帶著累累傷痕,期許自己展現優雅有格調。其實,爲人處事若能偶爾跋扈像豬小姐,或許有益心理健康,至少自己心裡痛快一點。
與家人一同觀賞向圖書館借來的動畫,前幾年頗受歡迎的《天氣之子》。中途家人建議休息一下,人到中年精力日衰,喝點水稍歇也好。看完和家人表示有點尷尬,說好不好,說壞不壞,不太確定該如何定位。片中人物之間的照顧關懷相當動人,可是少年帆高為何離家出走,又為什麼一定要去東京?這些問題或許別人不在意,但缺了這
日前出席古琴講座。家人原本缺乏興致,認為不會有什麼可聽(他是對的)。我覺得馬六甲難得有古琴講座,再說出門走走總是好的,硬拉他參加。 講座結束之前,講師表示彈幾曲讓參加者聽一下。問大家想聽古曲或流行曲?我說古曲。隨即講師回應,既然想聽流行曲,他就彈《小城故事》,聽到後排某人詫異的「啊」一聲,似乎認為
林文月《飲膳札記》出版近二十年,為飲食文學的佳作,好書不妨再三回味。她自幼家境優渥,自然嘗過不少佳餚美味。林文月自述婚後才開始學做菜,在繁忙的教書、研究、家務之間,雖有幫傭歐巴桑協助,生活想必忙碌,她卻在鍋鏟間鍛鍊出足以宴客的廚藝,可知確實喜歡下廚,而巧手蕙心,更是不在話下。 十九篇文章十九道菜,
現代人抱怨新聞零碎氾濫、媒體立場偏頗、記者學養不佳等等,幾乎已成為顯學,尤其近來又多了假新聞這個難題。不分國家、民族,現代人不太可能長期間逃離新聞,既然無從逃離永無休止的新聞轟炸,除了抱怨,一般人還能做什麼? 不妨讀讀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從哲學的角度剖析新聞,鼓勵讀者以自己的角度由新聞學習
幾年前,得知某出版社重新推出斷版已久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甚至連封面都沒換,忍不住和幾位好友連聲抱怨,那我手邊這一本就不如何珍貴了,失去證明自己果然「慧眼識好書」的憑據。好友也談了他對《小鼴鼠》再出新版的心情,新版封面雖然不及舊版漂亮,卻多收了幾篇佚文,害他得再去買一本,傷了荷包。 樂見
《有型的豬小姐》是李維菁的散文集,書名頗爲奇特,來自早年的美國布偶電視劇,一隻風情萬種又兇悍的美女豬。然而,李維菁並不像電視劇裏的豬小姐老是欺負大青蛙,反而常常咀嚼生活、職場的苦澀,帶著累累傷痕,期許自己展現優雅有格調。其實,爲人處事若能偶爾跋扈像豬小姐,或許有益心理健康,至少自己心裡痛快一點。
與家人一同觀賞向圖書館借來的動畫,前幾年頗受歡迎的《天氣之子》。中途家人建議休息一下,人到中年精力日衰,喝點水稍歇也好。看完和家人表示有點尷尬,說好不好,說壞不壞,不太確定該如何定位。片中人物之間的照顧關懷相當動人,可是少年帆高為何離家出走,又為什麼一定要去東京?這些問題或許別人不在意,但缺了這
日前出席古琴講座。家人原本缺乏興致,認為不會有什麼可聽(他是對的)。我覺得馬六甲難得有古琴講座,再說出門走走總是好的,硬拉他參加。 講座結束之前,講師表示彈幾曲讓參加者聽一下。問大家想聽古曲或流行曲?我說古曲。隨即講師回應,既然想聽流行曲,他就彈《小城故事》,聽到後排某人詫異的「啊」一聲,似乎認為
林文月《飲膳札記》出版近二十年,為飲食文學的佳作,好書不妨再三回味。她自幼家境優渥,自然嘗過不少佳餚美味。林文月自述婚後才開始學做菜,在繁忙的教書、研究、家務之間,雖有幫傭歐巴桑協助,生活想必忙碌,她卻在鍋鏟間鍛鍊出足以宴客的廚藝,可知確實喜歡下廚,而巧手蕙心,更是不在話下。 十九篇文章十九道菜,
現代人抱怨新聞零碎氾濫、媒體立場偏頗、記者學養不佳等等,幾乎已成為顯學,尤其近來又多了假新聞這個難題。不分國家、民族,現代人不太可能長期間逃離新聞,既然無從逃離永無休止的新聞轟炸,除了抱怨,一般人還能做什麼? 不妨讀讀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從哲學的角度剖析新聞,鼓勵讀者以自己的角度由新聞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在一個坐落於青翠山丘和流水之間的偏遠村莊裡,珍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民族歷史學家。她花了多年時間穿越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平原,與原住民社區聯繫,學習他們的語言,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她的使命是保存這些豐富的口述傳統和文化遺產。
Thumbnail
哈囉 大家好我是宥爸 常常在聊天的時候 朋友會問我股票賺那麼多 可不可以報個名牌 我一律都回答 不了解股票 就長期買ETF就好! 想要資產增加 買0050等 市值型ETF 想要領股息 買0056等 高股息ETF 其他的我無法提供 亂報明牌其實是會害了你 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
Thumbnail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始於一個夢想。」   我們都有過夢想,不管實現的機率有多小,我們都扛著這個美夢走過一段路程,夢很輕盈,直到現實的重量開始變得難以負荷。而電影《旺卡》以夢幻又童話的場景,帶著我們一探旺卡實現夢想的旅程,以甜蜜美味的巧克力,喚醒我們內心最初的美好。  《旺卡》上映於20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上週三微醺夜凱西分享了「世界越快心則慢」,也就是Me Time節奏的重要性。 凱西也一步步的調整腳步,有意識的調配、清楚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和付出的方向。 究竟工作和生活成為了敵人會遇到什麼困境?又有哪三大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困境呢?
Thumbnail
從獨中圖書館借來《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此書已出版好幾年,風評很好,我終於有機會一讀。雖然沒跟上潮流,略嫌落伍,但總比從未看過好一點。 書名相當有趣。一般人可能不太瞭解,人類學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早年人類學家主要研究古代文物,後來有些人類學家遠赴非洲、南美洲等偏遠地區,研究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在一個坐落於青翠山丘和流水之間的偏遠村莊裡,珍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民族歷史學家。她花了多年時間穿越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平原,與原住民社區聯繫,學習他們的語言,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她的使命是保存這些豐富的口述傳統和文化遺產。
Thumbnail
哈囉 大家好我是宥爸 常常在聊天的時候 朋友會問我股票賺那麼多 可不可以報個名牌 我一律都回答 不了解股票 就長期買ETF就好! 想要資產增加 買0050等 市值型ETF 想要領股息 買0056等 高股息ETF 其他的我無法提供 亂報明牌其實是會害了你 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
Thumbnail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始於一個夢想。」   我們都有過夢想,不管實現的機率有多小,我們都扛著這個美夢走過一段路程,夢很輕盈,直到現實的重量開始變得難以負荷。而電影《旺卡》以夢幻又童話的場景,帶著我們一探旺卡實現夢想的旅程,以甜蜜美味的巧克力,喚醒我們內心最初的美好。  《旺卡》上映於20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上週三微醺夜凱西分享了「世界越快心則慢」,也就是Me Time節奏的重要性。 凱西也一步步的調整腳步,有意識的調配、清楚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和付出的方向。 究竟工作和生活成為了敵人會遇到什麼困境?又有哪三大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困境呢?
Thumbnail
從獨中圖書館借來《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此書已出版好幾年,風評很好,我終於有機會一讀。雖然沒跟上潮流,略嫌落伍,但總比從未看過好一點。 書名相當有趣。一般人可能不太瞭解,人類學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早年人類學家主要研究古代文物,後來有些人類學家遠赴非洲、南美洲等偏遠地區,研究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