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青年文化大使—英語能力

以「大使」為名的專案計畫,如果有機會出國,或者有機會接待國外的貴賓,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文能力,這是社會大眾所能理解的邏輯。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二年申請出國實習的「新北文化大使」學員,英語口說能力達到流利順暢水準之上者,卻只有小貓二三隻。

但工作團隊並不會以英語文能力做為通過出國實習的唯一標準。畢竟,到底是先把英語練好再出國?還是出國看看之後,就有動力好好唸英文?好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們就不太苛求學生。

但英文能力還是一個稱為「大使」的青年,必要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完成「新北文化大使」的計畫,是可以向政府申請英文推薦信,如果寫出來的推薦信內容不通暢,最後出國唸書或就業,吃虧的還是自己。

真要建議時下大學生如何增進英語能力,又同時能兼顧瞭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閱讀英文雜誌確實是一個頗為實用的途徑。

回想進到大學之後的我,對學科毫無興趣之下,轉到英文學習的領域上,開始接觸「雜誌」的契機,應該是喜歡接觸新事物的個性使然。

我從圖書館翻看每一本英文學習雜誌時,發現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有的強調文章,有的強調對話,有的著重在檢定考試,有的雜七雜八什麼都有。

當時也沒多想,先選一個品牌最大的「空中英語教室」。後來發現他們的主軸比較傾向閱讀文章,而我當時想要練習口說對話,於是就改用「空中美語」。這二本英文雜誌在我個人的英文學習之路,各自扮演閱讀與口說的重要角色。

尤其是口說能力,用shadowing的方法,每天自己練20分鐘就好,不用找家教老師或找外國人練習,口說能力確實有一定的效果。

再仔細回想起來,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真正閱讀精進的方式,不是在大學時期看英文學習雜誌,而是當了媽媽之後,每天看一小段Time和Economist雜誌。

想一想自己的個性適合什麼類型的雜誌,是一個能幫助定期定量接觸文本的方式。如果還沒確定是不是要用雜誌作為學習的標的,先去圖書館借閱過期雜誌翻翻,再決定要不要花錢訂購,是比較不會浪費口袋銀兩的方法。

如果你是會聽廣播或podcast獲取財經新聞的人,那麼你一定對《經濟學人》(Economist)不陌生。一開始覺得這本雜誌很無趣,文字占滿95%的版面,我是翻了好幾年,才開始慢慢愛上它的。

如果你一開始就逼青少年拿起雜誌,一篇、一段、一句句地讀,那肯定讀不到幾篇就放棄。從照片、圖片、圖表下手,是比較好入門的管道。接下來,從短文開始看,找有興趣的話題互相分享。男生喜歡玩Game,那就找分析遊戲產業的文章;女生喜歡追星,那就找分析BTS的文章。

《經濟學人》的文章通常不是很長篇大論,以略讀的方式,也要花10-15分鐘看完。查字典要耗費的時間大約是1小時左右。

臺灣的廣播節目或Podcast有很多是在討論《經濟學人》的文章,我的方法是先略讀某一篇節目中談到的英文文章,先自己理解大意,然後再聽節目內容,之後若有興趣(或者是為了準備英文檢定考試),再去精讀文章內容、開口唸出文章、查單字、背單字。

但閱讀《經濟學人》的態度,若純粹只是拿來練習英文,那也就太可惜了。英國主導這本雜誌的高度,仍有「日不落國—大英帝國」之稱的宏觀面向。大到世界經濟趨勢、戰爭動態,小到中南美洲的部落用貝殼算命的生活文化,都是這本雜誌的報導內容取向。如果看夠久,你也能從圖表的簡短幾個字中,看出英國人獨特的幽默。

希望未來期待申請出國實習的學員,能檢視自己的英語能力,好好從實用的文本中學習各地文化和英文的表達方法,才不會讓「大使」這個稱號失去光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