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戰略觀點的總體架構(經濟篇)(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現在很多傳產之所以改變不了,以筆者看到的狀況,是真的看不懂,然後業內學歷高的人比例越來越少,就越難看懂政府的改革,也不曉得怎麼去處理。換言之,這就是溝通不良的具體狀況,筆者設想的,就是怎樣透過政府力量,促成合作的方式,強迫各方去溝通。有總比沒有好。如果現在不做,就只是放著狀況惡化,然後台灣整個基層產業一個個崩掉,等於是PR40以下的人,工作會越來越單一,欠缺製造業的產業狀況,如同生態系失去物種,將會擾動整個系統,最糟到全部崩毀。

我們要怎樣給這些程度真的不好的學生,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希望,算是筆者作為老師,也曾為產業界一分子的想法。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拉回台灣。

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海外台商再無人力成本優勢,有賴政策配套鼓勵回流

那麼,為何廠商還是不願回台灣?先不提台灣本身的問題,在國外的優勢是,由於比較法則,台商在台灣開30k請到的是PR50的新人,去東南亞可以找到PR80,所以相較之下台灣勞工沒優勢。但網際網路年代,各國要拉抬生活水準也變快,東南亞國家這些PR80的人,很快就會發現台商給的條件不好,轉投其他歐美大廠;即便薪資相同,福利跟前景也不同。

以往這個過程,在80、90年代,大概是跑了20年才讓菲律賓、越南等地的前段年輕人爬起來。而到了21世紀後,這流程縮短到10年,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聰明學生,很快就發現台商不值得耗費青春。

簡單說,台商在海外的競爭力正在下降,因為最早會移廠出國,本就是覺得台灣勞工的技術力優勢,遠遠不如他國的人力成本、環境成本。也可說是不思進取,只想降低成本。但誰不會降低成本?這只能說是因為語言相通,導致台商很快就發覺對岸的路好走,所以走了好走的路,走到無法回頭。

筆者的看法,是今天台灣應該要主動修正法規,鼓勵台商回流,同時獎勵本地的製造業重生。你管他鯊魚還是鮭魚回流,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做好控制,讓廠商算盤打打後,在台蓋廠總是比收掉拿錢去買房地產好。

所以,一方面是利率問題,這筆者就不在此多說太多。

矽島產業鍊靠傳產打地基,萬不可任其式微

方法不少,若是設立工業區,那麼現在就有現成的了,問題是產商不見得願意進駐。扣除租金問題,多半是工業區不見得划算,有些是運輸成本增加,以及未形成產業聚落,欠缺便利性,有些則是交通不便帶來的就業人力變少,缺工問題非常大。這在中南部的新工業區就可以看出,當年要剷掉農地工廠,許多地段的小工業區就是因應設立,但由於大家都想要家裡附近都更成商業區,導致最終都設立在比原本不便利的地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資源不足不是筆者想要闡述的,這太多人講,只要你願意花心力整理,光是網路散文就足夠累積,學到的內涵不會比讀學術論文差。只是這二十年,筆者看到太多想要開闢新局的人才,幾乎都浪費在短期項目上,這硬要講是文理科之爭也行,說是詐騙也可以。就拿吸管作為例子,各位曉得,計算單位能量.....
筆者講這些,已經有體悟到會被罵不尊重市場,但也必須要講清楚,自己學生越多就越感到不能這樣下去。 主要原因是產業消失,尤其是製造業,學生畢業後進到製造業的比例非常低,這有兩層意義,一層是製造業正在消失,另一層是現在的職缺很難釋出。哪一個才是答案?兩者皆是。
上週講那麼多戰史,這跟人力資源的關聯似乎不大?不,很大,這篇會配一些圖讓讀者理解一下。人力資源就能力來說,絕對是金字塔架構,聰明人總是比較少的,自古以來皆然。我們可以透過教育拔尖,提升整體程度,但絕不可能全部提升上去。講白了,就是總要有人種田,也要有人當工匠,不然軍隊的飲食兵器打哪來?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資源不足不是筆者想要闡述的,這太多人講,只要你願意花心力整理,光是網路散文就足夠累積,學到的內涵不會比讀學術論文差。只是這二十年,筆者看到太多想要開闢新局的人才,幾乎都浪費在短期項目上,這硬要講是文理科之爭也行,說是詐騙也可以。就拿吸管作為例子,各位曉得,計算單位能量.....
筆者講這些,已經有體悟到會被罵不尊重市場,但也必須要講清楚,自己學生越多就越感到不能這樣下去。 主要原因是產業消失,尤其是製造業,學生畢業後進到製造業的比例非常低,這有兩層意義,一層是製造業正在消失,另一層是現在的職缺很難釋出。哪一個才是答案?兩者皆是。
上週講那麼多戰史,這跟人力資源的關聯似乎不大?不,很大,這篇會配一些圖讓讀者理解一下。人力資源就能力來說,絕對是金字塔架構,聰明人總是比較少的,自古以來皆然。我們可以透過教育拔尖,提升整體程度,但絕不可能全部提升上去。講白了,就是總要有人種田,也要有人當工匠,不然軍隊的飲食兵器打哪來?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這篇會是一些小小的分享~ 台籍人員找中國當地企業的方法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最近看到裁員一波波 是真的景氣差? 還是不入流小企業就該滅亡? 如下這家企業社 就不建議 跟他合作 素質很差很雷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這篇會是一些小小的分享~ 台籍人員找中國當地企業的方法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最近看到裁員一波波 是真的景氣差? 還是不入流小企業就該滅亡? 如下這家企業社 就不建議 跟他合作 素質很差很雷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