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工智慧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to Explore the Future of Work.)。他們指出,為了要更好地理解人類與人工智慧(AI)進行協作,需要用更廣闊的系統觀視角,而非只將AI視為一個工具或媒介。

該研究一開始引用了MIT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湯瑪斯‧馬龍(Thomas W. Malone)教授所言:「AI最具前景的應用不是讓電腦取代人,而是讓人和電腦一同合作,形成『超級智慧體』(Superminds),共同完成以前無法實現的認知和物理任務。」

隨著媒體對AI與人類協作的關注日益增加,組織積極投入大量資源進行AI的研發與應用,期望實現人類與AI攜手合作,打造一種「超級智慧體」,開啟全新的AI合作時代。在工作協同中,AI被賦予協助角色,處理「例行」的資訊處理任務,這使得專業人士能夠專注於更「高階」的工作形式。

為了深入研究人類與AI協作,該研究強調,我們不能僅將AI視為支持任務和工作的工具,同時也不能僅把AI視為促進組織間協作的媒介。

■工具觀點:支持任務和工作

首先,從「工具觀點」來看AI,主要強調其如何支持任務和工作,特別著重用戶和AI之間的互動。這種觀點強調用戶如何使用AI,並將其視為黑箱,僅關心輸入和輸出,而忽視內部運作的細節。雖然有些使用者視AI為黑箱,使技術更易操作,但同時也可能忽視潛在風險。

然而,AI的黑箱特性可能破壞用戶和AI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對於專業用戶而言。專業用戶更傾向於理解和解釋他們所使用的工具,而非僅僅只是依賴。然而,AI的黑箱特性影響了用戶對AI的理解和信任。

■媒介觀點:促進群體溝通

其次,從「媒介觀點」看AI。該研究指出,組織協作通常仰賴科技,以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任務完成和有效溝通。AI在這協作中扮演媒介的角色,協助進行知識分享、促進溝通,同時也打破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界限。透過媒介觀點理解AI在協作中的角色,呈現人們如何善用科技進行協作。

然而,AI作為協作媒介同樣帶來挑戰。其黑箱特性使其在協作中面臨理解演算法決策邏輯的困難,並成為協作的障礙。

■系統觀點:不同利益者的關聯

基於以上的分析,該研究提出從「系統觀點」來看待AI。系統觀點的視角有助於考慮不同利益相關者和AI的參與,突顯了AI在組織內的權力動態和可能的倫理問題。

同時,該研究強調AI的主動角色可能改變資訊流程和工作慣例,進而影響決策過程。因此,人類與AI的協作,不僅僅是個別使用者與AI的協作,含牽涉到群體內與AI的協作,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與AI的協作。

從以上的系統觀點出發,AI作為協作者有可能改變協作群體之間的地位關係,甚至創建新的角色。通過採用系統觀點,該研究呼籲重新思考跨群體的協作方式,以應對AI所帶來的挑戰。

■結論

最後,AI的發展和協作新概念挑戰了傳統的協作看法。過去的協作研究明確劃分了人類和工具的角色。然而,新的AI協作應該深入探討AI在組織中的角色,以及與組織中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關係,包括程式工程師、使用者、決策者、群體內、群體間等。同時還應該考量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動態互動和相互影響。

在這新的協作觀點下,需重新評估AI對協作的影響,並理解各種參與者在這個系統中的獨特角色。透過更全面的視角,深入研究人與AI之間的協作動態,並更有效地應對這個不斷演進的協作環境。

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黃揚博(政大企管碩士、識商創辦人)

Anthony, C., Bechky, B. A., & Fayard, A.-L. (2023). “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to Explore the Future of Work. Organization Science, 34(5), 1672–1694. https://doi-org.ntust.idm.oclc.org/10.1287/orsc.2022.1651

avatar-img
17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識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在2022年3月,《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先進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系統性回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Adva
澳洲沃隆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商學院教授卡爾・貝澤伊登豪特(Carl Bezuidenhout)等人,在2023年秋季號的《行銷理論與實務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的一篇文章〈人工智慧對專業服務公司行銷實
2022年2月,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助理教授塞巴斯蒂安·克拉科斯基(Sebastian Krakowski)等人,在《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人工智慧和競爭優勢來源的變遷〉(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全通路(Omnichannel)的概念更加重視,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且複雜。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兼客戶體驗全球領導人卡倫·勒盧什·陶德曼(Karen Lellouche Tordjman)在2023年3月《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高科技接觸點正在改變顧客體
如果您曾嘗試推動AI轉型或數位轉型,您將深刻體會到轉型過程中最大的阻礙通常不在技術層面,而是企業的內部文化。雖然有很多文章探討如何有效地建立適合轉型的文化,提供了各種構面和實用建議,但這些建議往往過於抽象,難以因應各行各業的轉型需求。企業可以透過參考實際的業界案例,更深入地瞭解如何實際將轉型計劃付諸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在2022年3月,《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先進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系統性回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Adva
澳洲沃隆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商學院教授卡爾・貝澤伊登豪特(Carl Bezuidenhout)等人,在2023年秋季號的《行銷理論與實務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的一篇文章〈人工智慧對專業服務公司行銷實
2022年2月,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助理教授塞巴斯蒂安·克拉科斯基(Sebastian Krakowski)等人,在《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人工智慧和競爭優勢來源的變遷〉(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全通路(Omnichannel)的概念更加重視,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且複雜。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兼客戶體驗全球領導人卡倫·勒盧什·陶德曼(Karen Lellouche Tordjman)在2023年3月《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高科技接觸點正在改變顧客體
如果您曾嘗試推動AI轉型或數位轉型,您將深刻體會到轉型過程中最大的阻礙通常不在技術層面,而是企業的內部文化。雖然有很多文章探討如何有效地建立適合轉型的文化,提供了各種構面和實用建議,但這些建議往往過於抽象,難以因應各行各業的轉型需求。企業可以透過參考實際的業界案例,更深入地瞭解如何實際將轉型計劃付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工人的異化源自於失去對勞動的掌控。』~ 卡爾·馬克思 目前談到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越來越無法忽視的是:它對工作環境帶來的深遠影響。從一方面來看,AI賦予企業更高的效率與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引發了關於「工作異化」的激烈討論。究竟,AI如何影響工作異化?這背後又蘊藏著哪些社會與經濟的衝突?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由人類和AI助手組成的創作團隊,他們致力於通過人機協作模式激發更多原創思想,並探索人機協作的潛力。文章介紹了團隊成員以及他們的目標和期望。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慧去年讓科技界火熱起來,而且這種勢頭不會很快停止。 由於人工智慧,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發生變化,由於只有一小部分工人具備該領域的技能,因此急於了解人工智慧的詳細情況變得更加重要。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工作與組織研究教授 Jared Curham 表示:“人工智慧正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工人的異化源自於失去對勞動的掌控。』~ 卡爾·馬克思 目前談到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越來越無法忽視的是:它對工作環境帶來的深遠影響。從一方面來看,AI賦予企業更高的效率與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引發了關於「工作異化」的激烈討論。究竟,AI如何影響工作異化?這背後又蘊藏著哪些社會與經濟的衝突?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由人類和AI助手組成的創作團隊,他們致力於通過人機協作模式激發更多原創思想,並探索人機協作的潛力。文章介紹了團隊成員以及他們的目標和期望。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慧去年讓科技界火熱起來,而且這種勢頭不會很快停止。 由於人工智慧,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發生變化,由於只有一小部分工人具備該領域的技能,因此急於了解人工智慧的詳細情況變得更加重要。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工作與組織研究教授 Jared Curham 表示:“人工智慧正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