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一個半月後學到的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不是第一次裸辭,但這一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裸辭是21年末,我因為被職場霸凌而身心崩潰。那一年我決定轉職,也用了3個月時間讓自己從抑鬱中走出來。在休息期後期也有接一些自由業的入門級工作,為自己轉職作準備。

這一次我是為了給自己反思期。

我到底想要甚麼?

這是裸辭前,上司要我思考的問題。(就是讓我反思人生那位)那一刻我完全答不上,然後大腦後浮現出面試時,被問及5年大計的時候那種迷惘。因為讀到過一句話「當你還在工作時,你是不可能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甚麼。」所以我決定讓自己從工作中抽身,思考自己喜歡工作中的那些部份,又討厭那些。

我喜歡寫字以及前期後期的分析,我喜歡作出內容上的安排。但是項目管理是我最大的弱點,這也是我沒意想到,畢竟我一畢業就是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原來為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不符合我的Micro Motives。

甚至有想過成為全職寫作人,擁抱自己以文字治癒人心的夢想。這是我在讀過《窮思維、富邏輯 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後最大的發想,因為我想擁抱自己的推動力和核心價值

我內心需要的其實還是很少

在這一個半月中,我知道下一份工作我一定要配合自己,一定要能夠讓自己找到意義。因為我發現裸辭後的消費可以大大減半,當中還包括了會好久沒見的朋友聚會等非經常性開支。而這上面說的是扣起了日常午餐交通等支出,所以不存在「裸辭留家一定會減少消費啦」的情況。

那到底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我有很多和酒肉朋友吃飯的支出、為了讓自己有動力上班而買的小東西、為了所謂職場朋友而用的禮物支出。真正令我快樂到家的消費是看喜歡的電影,以及讀書的書錢。但為了應付支出而努力工作用掉的時間和精力,令我不能完全享受上面的時間,就愈找不到生活中的滿足感。

在辭職後,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靈敏度回升,少買了小東西和看不是最有興趣的電影、少收了最後找不到意義的書;提升了對自然的欣賞力和豐盛感、提升了在生活中的滿足感

這一個半月讓我重新學會好好生活
avatar-img
34會員
86內容數
每周二更新讀書筆記,每周四分享書單或生活反思。 不定期分享看過的電影和Netflix或Disney+影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業女子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感謝宇宙感謝上司,讓我從新思考和直面了自己內心的深淵之一。由此,開始思考自己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最需要改善的是⋯⋯溝通能力 大家可能覺得很好奇,小木作為治療師溝通能力竟然會是溝通能力?! 但這是真的,因為我說的是商業上的溝通。 作為一個INTP/INFP,邏輯太跳線太抽象可以說是我職場
小木除了書,也熱愛在Netflix上看紀錄片或實景節目。首先要聲明我了解實景節目/真人騷中,有很多為了節目效果需求而創造的情景或人設。這些人設甚至曾引發對參與人物的網絡欺凌事件,全面當真亦會引致自己的世界觀出現偏差。同樣,因為有很多事件都在鏡頭後發生,以節目短短的內容就作出反應,會有失公允。每次看完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Morning Pages是一種手帳或筆記的方法。要求的是早上起來不要先看手機,而是打開一本你喜歡的筆記本,以brain dump的方式把大腦中所有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寫好滿滿的三頁紙就算完成,寫好後就直接放回櫃裏不要看,寫滿一本才作回顧。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閒暇日子,對小木來說是指通勤期間、下班後屬於自己的4小時、周末的時光,還有每一次長假期。通勤時光小木會好好享受自己編好的歌單,小木都會在網上分享,讓自己每一天工作都有好心情和效率。午飯小木吃得快,剩下的時間就是小木工作天中最期待的冥想時光。讓自己靜下心來,排去早上的煩燥。
最近感謝宇宙感謝上司,讓我從新思考和直面了自己內心的深淵之一。由此,開始思考自己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最需要改善的是⋯⋯溝通能力 大家可能覺得很好奇,小木作為治療師溝通能力竟然會是溝通能力?! 但這是真的,因為我說的是商業上的溝通。 作為一個INTP/INFP,邏輯太跳線太抽象可以說是我職場
小木除了書,也熱愛在Netflix上看紀錄片或實景節目。首先要聲明我了解實景節目/真人騷中,有很多為了節目效果需求而創造的情景或人設。這些人設甚至曾引發對參與人物的網絡欺凌事件,全面當真亦會引致自己的世界觀出現偏差。同樣,因為有很多事件都在鏡頭後發生,以節目短短的內容就作出反應,會有失公允。每次看完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Morning Pages是一種手帳或筆記的方法。要求的是早上起來不要先看手機,而是打開一本你喜歡的筆記本,以brain dump的方式把大腦中所有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寫好滿滿的三頁紙就算完成,寫好後就直接放回櫃裏不要看,寫滿一本才作回顧。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閒暇日子,對小木來說是指通勤期間、下班後屬於自己的4小時、周末的時光,還有每一次長假期。通勤時光小木會好好享受自己編好的歌單,小木都會在網上分享,讓自己每一天工作都有好心情和效率。午飯小木吃得快,剩下的時間就是小木工作天中最期待的冥想時光。讓自己靜下心來,排去早上的煩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也曾在追求職場目標與績效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迷失、越來越無力嗎?曾經以為「早點下班」、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一切就會好轉。但事實是,這些正是讓你徹底對生活失去了激情、熱情的原因。若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或正經歷其中,那這部影片推薦給你;如果你也想找到一起分享的同好,歡迎加入我的讀書會(文末連結)。
Thumbnail
身邊勇敢裸辭的朋友不少,能夠活得優雅慢活又持續搜集金錢以外的富足形式的朋友,非見習生一號莫屬了 她是如何做到裸辭超過12個月還能快樂悠閒的生活? 以及她對豐盛/富足的定義又有什麼新的定義呢? 今天這集絕對打破你對裸辭金錢焦慮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裸辭的經驗,強調裸辭需具備三個條件:明確的目標、相對低的機會成本,以及基本財務支持。文中描述了裸辭後的日常安排,如運動、準備英文考試,並指出若薪水低且目標清晰,裸辭可以是明智選擇。文章提醒裸辭的風險與壓力,並建議在有充足儲蓄及具體規劃下進行,不應該因厭倦工作而裸辭。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裸辭後,我終於擺脫了無趣的工作,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新生活。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焦慮和自我懷疑再次浮現。如何在這段自我探索中重新找回信心並追尋理想工作?
拿到人生第一個非自願離職證明
Thumbnail
今天跑了好幾個地方,相較於前幾日的安逸,其實已經累到準備不省人事,但有個念頭,本來也想說服(欺騙)它明天再打出來,但直覺告訴我還是先打出來再睡(最近我很聽信自己的直覺,裸辭這件事也是直覺先行。) 至今一直還沒交代到底為何要辭職(那又是另外一篇文了),但辭職之後到底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只能說有個大概
Thumbnail
離職第18天,已經比較習慣這樣的模式了。經濟上該安排的都在安排中,暫時沒有急錢需要支出。想做的事,也都慢慢起步與規劃方向。這樣的模式,已經習慣了,很安逸,甚至很平淡。 就是這樣的平淡,讓我又開始著急:想寫的文字,為了記憶只先打了標題,好幾篇的標題累積,但沒有一篇寫進內容。
Thumbnail
這不是第一次裸辭,但這一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我第一次裸辭是21年末,我因為被職場霸凌而身心崩潰。那一年我決定轉職,也用了3個月時間讓自己從抑鬱中走出來。在休息期後期也有接一些自由業的入門級工作,為自己轉職作準備。這一次我是為了給自己反思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也曾在追求職場目標與績效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迷失、越來越無力嗎?曾經以為「早點下班」、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一切就會好轉。但事實是,這些正是讓你徹底對生活失去了激情、熱情的原因。若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或正經歷其中,那這部影片推薦給你;如果你也想找到一起分享的同好,歡迎加入我的讀書會(文末連結)。
Thumbnail
身邊勇敢裸辭的朋友不少,能夠活得優雅慢活又持續搜集金錢以外的富足形式的朋友,非見習生一號莫屬了 她是如何做到裸辭超過12個月還能快樂悠閒的生活? 以及她對豐盛/富足的定義又有什麼新的定義呢? 今天這集絕對打破你對裸辭金錢焦慮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裸辭的經驗,強調裸辭需具備三個條件:明確的目標、相對低的機會成本,以及基本財務支持。文中描述了裸辭後的日常安排,如運動、準備英文考試,並指出若薪水低且目標清晰,裸辭可以是明智選擇。文章提醒裸辭的風險與壓力,並建議在有充足儲蓄及具體規劃下進行,不應該因厭倦工作而裸辭。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裸辭後,我終於擺脫了無趣的工作,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新生活。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焦慮和自我懷疑再次浮現。如何在這段自我探索中重新找回信心並追尋理想工作?
拿到人生第一個非自願離職證明
Thumbnail
今天跑了好幾個地方,相較於前幾日的安逸,其實已經累到準備不省人事,但有個念頭,本來也想說服(欺騙)它明天再打出來,但直覺告訴我還是先打出來再睡(最近我很聽信自己的直覺,裸辭這件事也是直覺先行。) 至今一直還沒交代到底為何要辭職(那又是另外一篇文了),但辭職之後到底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只能說有個大概
Thumbnail
離職第18天,已經比較習慣這樣的模式了。經濟上該安排的都在安排中,暫時沒有急錢需要支出。想做的事,也都慢慢起步與規劃方向。這樣的模式,已經習慣了,很安逸,甚至很平淡。 就是這樣的平淡,讓我又開始著急:想寫的文字,為了記憶只先打了標題,好幾篇的標題累積,但沒有一篇寫進內容。
Thumbnail
這不是第一次裸辭,但這一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我第一次裸辭是21年末,我因為被職場霸凌而身心崩潰。那一年我決定轉職,也用了3個月時間讓自己從抑鬱中走出來。在休息期後期也有接一些自由業的入門級工作,為自己轉職作準備。這一次我是為了給自己反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