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等電梯的二位男士的對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下班要去圖書館..."
"你騙誰啊,讀書的時侯都沒去過圖書館,你這個年紀還會去? 誰會相信!!"
"我會去啊,有些不會的就去看書學...."
(一陣狂笑)"笑死人了,現在誰還看書啦,還要學什麼? 每天上班都累死了...."
我真心想問,這年頭真的有人不看書嗎? (好吧,搞錯重點)
大部份的學生來做職涯諮詢時都會問:到底為什麼要學習? 講到學習,感覺和痛苦、累、折磨劃上等號,無不想立刻逃離學習的地獄。
學習是尋找自我的手段
當學生的時侯,以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高分,卻沒有想過考高分跟自己有何關聯。出社會後的學習,可能是被環境所逼(例如沒有碩士學歷不能升遷)、可能是為了加薪(有專業証照可調薪)等,都好像是外在要求的,動機有限、動力也不足。
2018年﹐因為家人保險拒賠的不好經驗﹐而意外讓我的儲蓄險解約,獲得了一筆不小的現金。拿著現金,我報了一堂六位數字的教練課程,原因是因為我想知道這堂課到底是在貴什麼!!
課程裏除了教練的專業知識、技巧、更讓我意外的是心靈的探索。我一直是個很努力想做得更好的人,A型的悲觀個性,總是用事情最壞的一面來警惕自己、用"我不能不會"來鞭策自己,而我以為,這是我的個性唯一的樣貎。
在看見自己的武裝是因為原生家庭身為長女的我,從小小孩起就被交付了担任保護弟妹和媽媽的責任﹐而努力將自己變成父親無所不能形象的替代品時,我崩潰大哭:好心疼那個年幼的自己,而自己好善良,居然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壯大自己來保護家人 - 這也是我的價值觀:勇氣和堅毅。
透過學習,我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自己;見到自己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強化了求知慾望,讓我從睜開眼就想學習,期待看到更多的未知;在發現"原來是這樣啊!" 的驚嘆同時,滿足感和成就感的回饋,形成了正向系統趨動的迴圈,不斷的自主循環。
當知識邊界被打開,看事情的觀點更多元,更願意嘗試創新,也更清楚自己真實的樣貎 - 學習是發現自我的手段,而目的是,我想知道自己可以看見什麼風景,走向何方。
爬上山巔不是為了讓世界看見你,而是為了讓你看見世界!!
Climb mountains not so the world can see you, but so you can see the world — 普立茲奬得主及知名歷史學家 David McCullough Jr.
學習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意義? 你有什麼發現呢? 歡迎與我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