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便持續地失敗,也只會積累成功。

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的發展,需要人們源源不絕的動力作為基礎來源,那麼除男歡女愛繁衍的多巴胺獎勵機制,以及供需平衡的物以稀為貴外,還有什麼可以作為動力來源? 對我而言,答案是使命感。 說是對光明偉大而崇高的存在進行追求,其實比較像是滿溢感恩的全心全意,「謝謝祢存在,謝謝祢讓我存在。」。 

而人類是可以同時擁有多巴胺,稀缺以及使命,以上三種的動力源的生物。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比喻人性中對繁衍的動力;拿「一諾千金、千金不易。」,來訴說信用比上千金還稀缺;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去形容人類與理想的差距,甚至樂於犧牲自己也要實現理想。

於是,在遇見擁有不同動力源的人時,其中的Cross talking,往往會成為令人讚嘆或不甚唏噓的故事。 與其說當使命感與重信義的高能量,流往只為繁衍的低能量,是一種可惜的現象。 倒不如說,人類願意把崇高的使命感與珍貴的信義集中在繁衍的現實裡,讓感覺像是在對未來下注的投機,成為一定會產生美好未來的投資。 

那麽! 要是有的人,他的使命,即便是窮盡一生也未必能達成,就會因此對自己又愛又恨,愛的是堅毅不放棄的自己、恨的是沒有達成就沒有未來的現實。 而在這種情況下,面對著繁衍時,就會更覺得更接近投機而非投資,而且沒必要讓理想的對象,也去承擔這份不安。

因此很感謝這個世界能為這樣的人類,留著實際的位置。 天主教有可以不結婚的神父、修女,表面上看起來是用不能結婚去限制繁衍的可能,但實際上是讓有崇高使命感的人,可以專心進行自己的事業;佛教有可以不結婚的比丘、比丘尼,表面上是用遠離紅塵去限制繁衍的可能,但實際上是讓有崇高使命感的人,可以回到自己的事業。

當出生時作為禮物存在的天賦中,就有著如此之多、源源不絕的動力源,在再氣餒也無法頹廢的支撐下,即便是持續地失敗,也只會積累成功。



潛台詞: 如果已找到源源不絕的動力,不能做的事情才會變多,原來原則不是被設定的規則,而是原始就存在的法則。

是應該這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