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跟著大腦去旅行》談時間的留白

    raw-image



    前天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首次測試了超級高鐵(hyperloop),無殼金屬滑車以時速186公里花了1.9秒飆過914公尺的規道,計畫最終將加速至時速1125公里,到時候繞行台灣一周(1139公里)只需約一小時。高速鐵路公司預計在2019年開始運送貨物,希望2021年能安全地載客。另外,超級高鐵封閉環境可能讓有些乘客敬而遠之,HTT宣稱,擬在車窗上運用擴增實境技術,乘客不但能同步看見「窗外風景」,還可以觀看具娛樂性質的數位資訊。


    我想問的是,在這個求新求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速度就是力量的時代,除了越快搶得先機、越快分享、越快得到、越快丟棄、情緒也越快浮動之外,當生活都被填滿;被資訊填滿、手機填滿、工作填滿、膝蓋式反應填滿後,生活中越來越少留白、發呆、恍神、省思、自我對話等將個人至身遺世獨立中的空間與時間。如果生活少了一點空白,便襯托不出生活濃淡的味道、便無法深刻的在心底留下些什麼。時間的片段也就似乎一成不變地,使我們喪失了時間感,那麼凡事追求「速度」還是那麼重要的嗎?


    這本《跟著大腦去旅行》主要是從科學的角度,問了一問題:「分心時,大腦到底恍神去哪裡?」還記得國小的時候,早上都固定要打掃環境,那時候我被分派到自然科教具室打掃,負責的是擦窗戶和拖地,記得每天打開窗戶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底下遲到、姍姍來遲的同學們走路的模樣發呆。發呆是什麼感覺呢?在發呆的當下我們似乎無法得知自己正在發呆,並且無法感受到發呆的快樂,通常發呆的感覺不太好的原因是,被打斷了、被他人說發呆是浪費時間、發呆是不好的等等的理由,但是,本書則告訴我們,恍神、發呆、作夢等其實是有意義的,甚至還能增加創造力與增強記憶力,長期來看,偶而神遊一下反而有益而無害。


    書中談到睡眠能夠幫助創造力,提到創造力,我們會想到「靈感」。什麼是靈感呢?靈感有可能無中生有嗎?關於由睡眠中產生靈感的經驗,印象最神奇的是,記得大二有一次正評前,老師對於前幾周上課時我提的設計內容似乎都不太滿意,而自己也還一直再思索,眼看趕圖周來臨了,趕圖周的最後一次上課,老師只說了一句:「那就做吧」然後就什麼也沒看的走了,我只大略跟他說我想如何如何而已,心裡依舊還沒有決定最終的設計,於是白天想、夜晚想、睡前想,然後突然……我知道我想做什麼了,之後一鼓作氣的衝完圖模,很滿意的上場評圖,結果竟然也評得不錯。現在回頭想,靈感難道會憑空蹦出來嗎?


    我們可能想像未曾感知的事物嗎?我們可能從自身的經驗中自行創造另一個經驗嗎?我認為這裡需要將兩種概念分開來談,一種是感知,一種是經驗。我們藉由感知(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型塑了我們所認知的物理世界。物理世界所發生的事件被我們片斷的記憶,而型塑出我們片斷的經驗,假設我們有了全新的感知,例如:人類能夠像鳥類一樣感知紅外線或者磁覺,或者先天的盲人突然獲得了視覺,那們原先所著重的其它感知,將被新的知覺所取代或弱化(強化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而原先所認知的物理世界將得到極大的改變,那大概是生存在兩個世界的感覺吧。


    既然新的感知,能夠創造新的經驗。那麼反推回去,新的經驗能夠產生新的感知嗎?我們可曾夢到或者經驗到我們所無法獲得的感知呢?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經驗,過去沒有4D電影、沒有空拍機、沒有虛擬實境等科技,但是,科技有帶給我們新的感知嗎?感知依舊是建立在既有的感知之上,只是產生了全新的經驗與體驗,滿足了沒有辦法上山下海的人們有機會感同身受的管道。如今我們可以由鳥的視角看世界、可以由極限運動選手頭上的GoPro中想像自己出生入死的感覺、可以由虛擬實境中體驗身歷其境的感受。可以想像到,當科學越了解我們的所有感知時,科技便能夠營造、控制這些感知,創造新的經驗。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地心引力、顛倒的世界,然後想像顛倒世界的人們如何生活,但是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必須被落實到我們既有的感知之上。人們對於新的想法的認知與感受,也必然是由先天的感知(條件)去認識的。想像一個顛倒的世界,事實上並沒有超出我們的感知範圍,只是重組了我們的經驗。於是,經驗似乎逃脫不出感知的範圍,但是經驗能夠幫助或影響感知的方向。例如:當我體驗了三天三夜盲人的生活之後,便弱化了視覺的感知,而強化了其它聽覺、觸覺等感知,影響了我們經驗的方向。原本一道美食上桌時,我們會經由顏色、擺盤、分量、甚至分享過後的讚數,來視覺化食物好吃與否,但是當我不再依靠視覺時,也許我談美食會從它上桌時的氣味、鐵板發出的滋滋聲、他人口中的描述,由知覺的不同,產生對於同一道食物有不同的經驗。


    大部分的人或許都有這類經驗,在夢中出現的場景,某天在現實中產生似曾相似的感覺,人類對於某事件的記憶是片斷的,於是記憶的經驗也是片斷的,且記憶與記憶之間是能夠重組、改變的。我們能夠想像我們未曾有過的經驗,甚至堅信一些不曾發生過的事情,但是這些經驗範疇,都逃不出過去「曾經」的經驗範圍。如果我能夠夢到什麼、或者創造什麼,必然是我曾經經驗到什麼,而經由不斷反思與感知、經驗的疊合,於是有了「靈感」的誕生。靈感誕生的前提是─「時間」。


    靈感,需要時間等待、需要在時空的經驗中不斷被探索與重組。而如何催化靈感的時間呢?我認為靠的便是「時間感」。藉由生活中的留白、發呆、恍神、省思、自我對話等手段培養時間感,感受時間的存在。當我們說如何感受到某種東西的存在時,有種方法是靠「反差」的感覺。藉由反差的感覺,更深刻的感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所以,感受時間感的特徵是;暫時抽離現實,不往產生新的經驗的方向走,而是走向過去曾經的經驗。當今天人們在追求速度的同時,過於失速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咻~」的飛了過去,只留下轟隆的噪音與水波微微的盪漾。而很多時候,過程遠比結果來得重要,而緩慢且深刻的腳印烙印在人生的道路上時,才讓我們發現行動的理由。


    ps:如果經驗皆是片斷重組的話,有一個問題是,難到原始社會便存在著當代科技社會的經驗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唯一不變的公理「數學」獲得了發展。至於關於數學與科學,那又是另一篇文章了。: )

    2016/5/1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