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著大腦去旅行》談時間的留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天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首次測試了超級高鐵(hyperloop),無殼金屬滑車以時速186公里花了1.9秒飆過914公尺的規道,計畫最終將加速至時速1125公里,到時候繞行台灣一周(1139公里)只需約一小時。高速鐵路公司預計在2019年開始運送貨物,希望2021年能安全地載客。另外,超級高鐵封閉環境可能讓有些乘客敬而遠之,HTT宣稱,擬在車窗上運用擴增實境技術,乘客不但能同步看見「窗外風景」,還可以觀看具娛樂性質的數位資訊。


我想問的是,在這個求新求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速度就是力量的時代,除了越快搶得先機、越快分享、越快得到、越快丟棄、情緒也越快浮動之外,當生活都被填滿;被資訊填滿、手機填滿、工作填滿、膝蓋式反應填滿後,生活中越來越少留白、發呆、恍神、省思、自我對話等將個人至身遺世獨立中的空間與時間。如果生活少了一點空白,便襯托不出生活濃淡的味道、便無法深刻的在心底留下些什麼。時間的片段也就似乎一成不變地,使我們喪失了時間感,那麼凡事追求「速度」還是那麼重要的嗎?


這本《跟著大腦去旅行》主要是從科學的角度,問了一問題:「分心時,大腦到底恍神去哪裡?」還記得國小的時候,早上都固定要打掃環境,那時候我被分派到自然科教具室打掃,負責的是擦窗戶和拖地,記得每天打開窗戶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底下遲到、姍姍來遲的同學們走路的模樣發呆。發呆是什麼感覺呢?在發呆的當下我們似乎無法得知自己正在發呆,並且無法感受到發呆的快樂,通常發呆的感覺不太好的原因是,被打斷了、被他人說發呆是浪費時間、發呆是不好的等等的理由,但是,本書則告訴我們,恍神、發呆、作夢等其實是有意義的,甚至還能增加創造力與增強記憶力,長期來看,偶而神遊一下反而有益而無害。


書中談到睡眠能夠幫助創造力,提到創造力,我們會想到「靈感」。什麼是靈感呢?靈感有可能無中生有嗎?關於由睡眠中產生靈感的經驗,印象最神奇的是,記得大二有一次正評前,老師對於前幾周上課時我提的設計內容似乎都不太滿意,而自己也還一直再思索,眼看趕圖周來臨了,趕圖周的最後一次上課,老師只說了一句:「那就做吧」然後就什麼也沒看的走了,我只大略跟他說我想如何如何而已,心裡依舊還沒有決定最終的設計,於是白天想、夜晚想、睡前想,然後突然……我知道我想做什麼了,之後一鼓作氣的衝完圖模,很滿意的上場評圖,結果竟然也評得不錯。現在回頭想,靈感難道會憑空蹦出來嗎?


我們可能想像未曾感知的事物嗎?我們可能從自身的經驗中自行創造另一個經驗嗎?我認為這裡需要將兩種概念分開來談,一種是感知,一種是經驗。我們藉由感知(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型塑了我們所認知的物理世界。物理世界所發生的事件被我們片斷的記憶,而型塑出我們片斷的經驗,假設我們有了全新的感知,例如:人類能夠像鳥類一樣感知紅外線或者磁覺,或者先天的盲人突然獲得了視覺,那們原先所著重的其它感知,將被新的知覺所取代或弱化(強化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而原先所認知的物理世界將得到極大的改變,那大概是生存在兩個世界的感覺吧。


既然新的感知,能夠創造新的經驗。那麼反推回去,新的經驗能夠產生新的感知嗎?我們可曾夢到或者經驗到我們所無法獲得的感知呢?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經驗,過去沒有4D電影、沒有空拍機、沒有虛擬實境等科技,但是,科技有帶給我們新的感知嗎?感知依舊是建立在既有的感知之上,只是產生了全新的經驗與體驗,滿足了沒有辦法上山下海的人們有機會感同身受的管道。如今我們可以由鳥的視角看世界、可以由極限運動選手頭上的GoPro中想像自己出生入死的感覺、可以由虛擬實境中體驗身歷其境的感受。可以想像到,當科學越了解我們的所有感知時,科技便能夠營造、控制這些感知,創造新的經驗。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地心引力、顛倒的世界,然後想像顛倒世界的人們如何生活,但是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必須被落實到我們既有的感知之上。人們對於新的想法的認知與感受,也必然是由先天的感知(條件)去認識的。想像一個顛倒的世界,事實上並沒有超出我們的感知範圍,只是重組了我們的經驗。於是,經驗似乎逃脫不出感知的範圍,但是經驗能夠幫助或影響感知的方向。例如:當我體驗了三天三夜盲人的生活之後,便弱化了視覺的感知,而強化了其它聽覺、觸覺等感知,影響了我們經驗的方向。原本一道美食上桌時,我們會經由顏色、擺盤、分量、甚至分享過後的讚數,來視覺化食物好吃與否,但是當我不再依靠視覺時,也許我談美食會從它上桌時的氣味、鐵板發出的滋滋聲、他人口中的描述,由知覺的不同,產生對於同一道食物有不同的經驗。


大部分的人或許都有這類經驗,在夢中出現的場景,某天在現實中產生似曾相似的感覺,人類對於某事件的記憶是片斷的,於是記憶的經驗也是片斷的,且記憶與記憶之間是能夠重組、改變的。我們能夠想像我們未曾有過的經驗,甚至堅信一些不曾發生過的事情,但是這些經驗範疇,都逃不出過去「曾經」的經驗範圍。如果我能夠夢到什麼、或者創造什麼,必然是我曾經經驗到什麼,而經由不斷反思與感知、經驗的疊合,於是有了「靈感」的誕生。靈感誕生的前提是─「時間」。


靈感,需要時間等待、需要在時空的經驗中不斷被探索與重組。而如何催化靈感的時間呢?我認為靠的便是「時間感」。藉由生活中的留白、發呆、恍神、省思、自我對話等手段培養時間感,感受時間的存在。當我們說如何感受到某種東西的存在時,有種方法是靠「反差」的感覺。藉由反差的感覺,更深刻的感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所以,感受時間感的特徵是;暫時抽離現實,不往產生新的經驗的方向走,而是走向過去曾經的經驗。當今天人們在追求速度的同時,過於失速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咻~」的飛了過去,只留下轟隆的噪音與水波微微的盪漾。而很多時候,過程遠比結果來得重要,而緩慢且深刻的腳印烙印在人生的道路上時,才讓我們發現行動的理由。


ps:如果經驗皆是片斷重組的話,有一個問題是,難到原始社會便存在著當代科技社會的經驗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唯一不變的公理「數學」獲得了發展。至於關於數學與科學,那又是另一篇文章了。: )

2016/5/14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作者中島義道,是一位研究康德哲學的日本哲學家,這本《我討厭的10種好人》,羅列10種一般我們以為是好人的人,倒不是說是10種罪人,而是一方覺得好,一方覺得不好的人。分別如下:1.笑容不絕的人、2.不忘心存感激的人、3.喜歡看大家喜悅表情的人、4.總是以積極態度生活的人、5.對自己的工作「為榮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人類學在研究什麼?研究人類的學問嗎?什麼是人類的學問呢?看了一下T大人類學系的大學部課表:政治學、哲學概論、法學緒論、社會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心理學、世界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田野實習與方法……等。看起來是跟人有關的學科都沾一點,但是專業必修科目以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
失控的正向思考,並不是說正向思考現在失控了,然後過去的正向思考並沒有失控,正向思考做為一種反映情緒的感知狀態,我想它是人的一種天性,畢竟,「相信」有希望的未來,總能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更能有些作為。 關於什麼是正向思考,我傾向將它定義為:「我相信」什麼。相信,有時候是一種一廂情願;有時候是一種生命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作者中島義道,是一位研究康德哲學的日本哲學家,這本《我討厭的10種好人》,羅列10種一般我們以為是好人的人,倒不是說是10種罪人,而是一方覺得好,一方覺得不好的人。分別如下:1.笑容不絕的人、2.不忘心存感激的人、3.喜歡看大家喜悅表情的人、4.總是以積極態度生活的人、5.對自己的工作「為榮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人類學在研究什麼?研究人類的學問嗎?什麼是人類的學問呢?看了一下T大人類學系的大學部課表:政治學、哲學概論、法學緒論、社會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心理學、世界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田野實習與方法……等。看起來是跟人有關的學科都沾一點,但是專業必修科目以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
失控的正向思考,並不是說正向思考現在失控了,然後過去的正向思考並沒有失控,正向思考做為一種反映情緒的感知狀態,我想它是人的一種天性,畢竟,「相信」有希望的未來,總能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更能有些作為。 關於什麼是正向思考,我傾向將它定義為:「我相信」什麼。相信,有時候是一種一廂情願;有時候是一種生命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界上最快的事,無論地上跑的、開的、日常生活、電子科技,有什麼是最快的事? 有些驚人代表,超越人類想像,創下世界紀錄。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T頻道!謝謝大家! 華航有好幾條歐洲直飛航線! 像是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羅馬、倫敦以及布拉格! 我還不曾去過歐洲! 希望下次可以搭華航飛機飛去歐洲看看!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經在中國坐過好幾次高鐵,已經游刃有餘,但想起去年10月第一次在中國坐高鐵的經歷,好像還是滿多可以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問卦] 美國鐵路不發達真的是因為機場太多嗎?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ptt.cc) 首先講結論: 美國普通鐵路曾經很發達,可以總長度甚至可以繞行地球數
Thumbnail
我的【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有上傳高鐵影片!歡迎大家來參觀!謝謝大家!
11/10/2018 加速   往目的地的航班上,雖是長途的國際航線,但却沒有時差。 可以靜靜思考剛才,現在,未來。 第一天的所有項目全部完成打勾。 轉機時間短暫,但一氣呵成,形雲流水。 不急不徐的完成。 但腦袋裏竟沒有加速的感覺。 仿彿一切都自然。   其實我不喜歡這樣。
Thumbnail
『欸我現在煞車已經按到底了』,但是我們還在加速前進。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界上最快的事,無論地上跑的、開的、日常生活、電子科技,有什麼是最快的事? 有些驚人代表,超越人類想像,創下世界紀錄。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T頻道!謝謝大家! 華航有好幾條歐洲直飛航線! 像是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羅馬、倫敦以及布拉格! 我還不曾去過歐洲! 希望下次可以搭華航飛機飛去歐洲看看!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經在中國坐過好幾次高鐵,已經游刃有餘,但想起去年10月第一次在中國坐高鐵的經歷,好像還是滿多可以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問卦] 美國鐵路不發達真的是因為機場太多嗎?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ptt.cc) 首先講結論: 美國普通鐵路曾經很發達,可以總長度甚至可以繞行地球數
Thumbnail
我的【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有上傳高鐵影片!歡迎大家來參觀!謝謝大家!
11/10/2018 加速   往目的地的航班上,雖是長途的國際航線,但却沒有時差。 可以靜靜思考剛才,現在,未來。 第一天的所有項目全部完成打勾。 轉機時間短暫,但一氣呵成,形雲流水。 不急不徐的完成。 但腦袋裏竟沒有加速的感覺。 仿彿一切都自然。   其實我不喜歡這樣。
Thumbnail
『欸我現在煞車已經按到底了』,但是我們還在加速前進。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