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然而,大學一年級的我,對於分組要討論的文本,完全沒有想法、完全不知道要說什麼,那種無比自卑的感覺,我到現在還記得。在實人的課堂,老師要給出任務前,會用「預評」將每個孩子接住、鼓勵且相信著他們。
我們教室有三種人,如果你能回答問題並說出為什麼,
你要透過合作讓組員變得跟你一樣厲害。
第二種人,如果你看到題目後腦袋一片空白,
這是你的機會,你不會沒有關係,你的夥伴會幫助你,請你把不會的問懂。
最後一種人,你知道答案但是說不出原因,
這也是你的機會,因為你有教會別人的能力。
在Tony的數學課,孩子不會只是單打獨鬥,課堂中發散與聚焦並行。課堂一開始,孩子要在讀完筆記後,和夥伴一起複習前一堂課的三個重點;在討論題目後,老師要孩子們各個「發揮你的細心、耐心、還有檢查能力」;在自學時間,老師會告訴孩子他的期待與信任「實人的孩子們,你們是有能力找事情做的喔,你可以….。」
最重要的,老師不曾吝嗇給予肯定與鼓勵「我們班可以自己規劃時間,這是很大的進步,這很不容易。還沒有辦法做到的人,請調整,我知道你可以做到。」在事後議課時,Tony和我們分享,老師不該只專注在學科知識,數學重要的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與成就感,老師的責任是讓他們有信心,而非糾結於知識點,讓孩子失去了信心。
這不一樣的數學課,老師為的是讓孩子「想回答、能回答、敢回答」,在這樣用心的設計下,學科課堂充滿了好學、自學與共學的動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