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談中國文化的問題意識(下)

raw-image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國面臨自身文化(在地化)與世界文化(全球化)取捨的兩難。然而,歷史上,中國也曾是世界主流文化,如:唐代。梁漱溟於《要義》中點出早期中國的科學發明與思想,同樣間接影響了西方。「文藝復興實得中國若干物質發明(如造紙及印刷術)之傳習,以其為物質基礎。再則17、18世紀之所謂啟蒙時代理性時代者,亦實得力於中國思想(如儒家)之啟發,以為其精神來源。」在講求多元文化的今天,各文化在思想、制度、器物方面,都因日益進步的交流(網路發展、交通便捷),而越趨頻繁與密切。然而,我們還是能夠深刻感受到東西文化的差異,當我們再談差異文化的思想時,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將其思想作為對象思考,而非作為生活實踐去體驗。另一方面,以自身文化的視角、問題意識去思考差異文化,如:西方將中國視為其中古文化解釋。梁漱溟思想的價值在於,凸顯了東西文化在問題意識上的根本差異。遂有了《要義》一書,除了作為反思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外,亦將中國文化對比西方文化,讓西方有更認識中國文化,進而產生對話的可能。


  梁漱溟在《要義》中提及,「中國文化綿長之壽命中,後一大段(後兩千餘年)待不負有何改變與進步,其自身內部具有高度之妥當性、調和性,已臻於文化成熟之境者。」即西方文化看似進步的科學、民主、自由、宗教、國家、階級、法律、經濟等,中國並非從來沒有,而只是「早熟」了;中國有自己的科學、民主、自由、宗教、國家、階級、法律、經濟,如:隨著封建解體,中國曾有的階級、國家概念被打破。然而,中國偏重的角度(長處)與發展的方向不同於西方;即中國文化走向第二路的發展(人對人的問題),而不同於西方第一路的發展(人對物的物問題)。


  梁漱溟認為,宗教問題實為中西文化的分水嶺;即宗教的差異相較於其他文化果實的差異是更為根本與核心的。人類文化都是以宗教開端,因為宗教有其統攝凝聚馴服的功用,而零散不成的社會並無法產生文化。梁漱溟對宗教的意為:一切宗教都從超絕於人類知識處於立他的根據,而以人類情感之安慰意志之勖勉為事。而中國自古相傳未斷之祭天祀祖,在周孔教化既興之後,中心便移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而祭天祀祖只構成周孔教化之一條件而已。


  西方傳統上是以團體為本位,個人隸屬於團體,且在團體中人人平等。如:基督教的兼愛同仁;基督教將過去各家各邦的家神邦神推翻,成為一神教信仰,打破了各家各邦的差異,形成超家族的團體。梁漱溟並指出基督教的集團鬥爭生活三大特徵:1. 凡團體必須有內外界別。2. 團體必須有其對抗者或競爭者。3. 團體境遇不順向心力轉強。故為了維持、延續團體,遂產生區分敵我的國家概念,及為了對抗「他者」、重視凝聚力的軍隊。後經宗教改革至人權宣言,產生「我」(個人)的覺醒,使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得以發生;西方成為團體及個人本位的社會。


  中國則無此宗教發展,缺乏團體的生活;即缺乏公共觀念、紀律習慣、組織能力(政治能力)、法治精神等「公德」。如:中國沒有全國性組織,同行業者彼此嫉妒競爭。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而倫理首重家庭;及家庭關係。梁漱溟指出,倫理有宗教之用,中國缺乏宗教而以家庭倫理生活來填補它。倫理社會所貴者,一言以蔽之約:尊重對方;即於彼此相關係中,互以對方為重而已。如:中國法律一切基於義務觀念而立,不基於權利觀念(忽略西方法典物權債權問題);即各人盡自己的義務為先,權力則待對方賦予,不自己主張。此種倫理、關係的社會是種相對的、講求情義社會,而非階級式、不顧對方的社會。即兩方互以對方為重,才能產生均衡、適當的關係。


  故中國文化或早熟的一大特徵,即「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不尋求外在的、超越的、神秘的力量或解釋,而是透過人的理性、反省自求,由內而外的將「仁」實踐出來,故中國是以道德(倫理)代宗教、以禮俗代法律。如此道德與宗教相同的是,皆要人向上遷善。然而,其發展順序卻是晚於宗教的;須待理性漸次開發,隨年齡及身體發育成長而後顯,社會生命上,須待社會經濟文化之進步為其基礎。此過程,除奠基於倫理社會,更持續透過禮樂以涵養理性。孔子禮樂使人無所得而暢快,而非有所得而滿足,使人忘物忘我忘一切,而非分別物我而逐求,遂走向強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第二路。


  中國雖同樣強調個人,卻是探尋「如何做人」的個人,是建立在人與人關係上的個人,強調內在修養的個人。而非西方自私,追求外在物質慾望的個人。遂產生不同的知識體系:中國重理性,產生主動(行為)的知識;西方重理,則產生主靜(科學)的知識。如同梁漱溟在《東西》所言,中國之所以無科學的原因在於,西方是科學精神,中國則是藝術精神。科學精神是將許多零碎的經驗、不全的知識,經營成學問(客觀知識,學術化)並往前探討,是論理的精神;藝術精神則是學術不分,大半是術(用、手藝)而非學(知、學術),是非論理的精神(玄學)。


結論  


  綜上,梁漱溟從三種人生的態度,進而提出文化三期說,並預設了文化有其方向。然而,人生僅有三種態度嗎?又三種態度之間是否是相互辯證的關係?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文化包羅萬象,沒有一定的走向;如同歷史,任何宣稱「正確」的歷史或文化,都不過是某種心中主義。歷史、文化仍持續發展中,尚未結束。「何謂文化?」的問題,亦將因其發展而持續成為人們討論、成為人們思考的人生問題。


  另梁漱溟作為一位思想家,其思想具有跨文化、跨時間的作用,其對中國文化深刻的描述,放在今天同樣適用。在中國逐漸崛起,中美兩強對立的當下,理解中國文化成為認識中國,與中國打交道,甚至在此文化下浸淫而認識自我的重要課題。並提醒我們,在歐美中心的世界文化之下,中國應該回探自身的問題意識,由此把握、延續、發揚中國文化好的部分,並讓此好的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20160324 人物 先生 梁漱溟

2023/6/1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