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辯「經學非文非史非哲」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天心:那就笑,不要管他。

陳生:某人離開中文系去哲學系就是覺得我們很純心得,認為毫無意義,瞎扯淡。

天心:叫他去看《五經正義》,就是翻譯。去看《通志堂》(經解),就是心得。漢學是翻譯,宋學是心得。

陳生:他說的話不全錯的,後面就是自己說自己爽啊,沒有證據。

天心:哪個系不是,是說完自己不爽的?

陳生:也不是說他們的批評沒有意義。我們可以更好。當然某些時候一兩句的心得也是需要很大的積累才可以說得出來的。

天心:不過我倒覺得中研院應該成立個經學所,經學非文非史非哲。

陳生:有意義嗎?都快沒人研究了。

天心:意義是由研究者建構出來的。

陳生:想太多。現在大專院校有個趨勢,中文所裡頭,開始越來越偏文學了,其他的課基本沒什麼人要修。一堆往文學擠,寫一堆垃圾文章。

天心:早就開始了。「黛玉月經考」,我google一下真的有人寫《紅樓夢》疾病考。不過經學在哪個時代是不衰微的?只是我們純粹拿一代經學跟另一代對比而已,就覺得現在很衰微。孔子一開始就不太受歡迎了,孟子的學說也沒人接受,遑論後面那些道佛泛濫、神怪狐仙湧現。一個時代研究《尚書》的可能有很多,過了那個時代後,留傳下來的可能就只有幾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系列記錄與朋友的理性與非理性辯論,對話間留下思考的足跡,觀察不成熟觀念的形成過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