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顛覆後現代術語的 Didi-Huberman, 2024 年第二本新書到手

    raw-image

    法國新書還滿貴的,但這種重要理論書,個人是要劃線、筆記在上面,然後有些可能還要買兩次,第一本畫得亂七八糟的自用,第二本收藏借人。

    因為這本書出世,似能引發一些思考:



    1. Didi-Huberman 為何在法國學界,被嫌到死 ?


    讓人十分意外的是,國際名聲響亮的 Didi-Huberman ,在法國學界可能是出了名的顧人怨。

    原因可能是他【辨識後現代術語,隱藏的意識形態】,在所有人興高采烈、見獵心喜,以羅蘭巴特的【真實效應】批判現實主義之時,Didi-Huberman 完全逆勢而行,研究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現實主義,所隱藏的人類精神、靈魂試煉,進一步揭露了後現代光鮮術語之後,隱藏的柏拉圖絕對理性,笛卡爾生物機械論,菁英語言烏托邦。



    2. 個人作的第一手解讀,為何被嫌?


    華文世界有誰知道 Didi-Huberman ?了解他在後現代語境中,知其不可為而為的貢獻?

    或許可說,中文世界十年、二十年沒作的,個人在完全沒資源的情況下,能於他新書發表一個月,提出完整解讀報告,並提出他的核心觀點,作為當代藝術思想的底蘊動能,如同他在後現代蘇維埃革命式想像的唯物術語中,提出藝術作品,跨文化、跨世代的「悲愴形態」,作為人類面對啟示錄的靈魂共感,精神共享。

    然後,個人做出的原創解讀,沒有什麼漣漪就算了,還可能引來酸言酸語。

    在被嫌的同時,個人將繼續以自發的模式,在沒有資源的條件下,因為一種道義的「燃眉之急」(éthique urgente),逆勢進行「藝術共感、知識共享」之實踐工作。



    【延伸閱讀】

    其他共分三大部分,包括十一本書評:

     

    一,洪席耶最新著作,第一時間書評,共六篇: 

    1, 【任何人政治】作為解放-洪席耶 2022 年第一本著作

    2, 抵抗【烏托邦絕對化】-洪席耶2022 年第二本著作,全文解讀

    3, 【論述作為問題本身】-洪席耶2021年著作《文字與錯誤》

    4, 閱讀洪席耶2020年最新著作:《景色時代-美學革命之起源》

    5, 影像作為【在之間】的工作 -閱讀洪席耶 2019 年最新著作

    6, 【美學作為政治信仰】 -閱讀洪席耶訪談錄:《我們活在怎樣的時代?》


    二,洪席耶與阿甘本思想交集,中法語境,原創研究分享:

    1,千禧到臨,洪席耶與阿甘本之思想對弈

    2,阿甘本《創作與無政府》

    3,阿甘本《哲學是什麼?》 -面對後現代論述危機:「空無神學」


    三,法國文學,最新書評,共五本:

    1,2023 年,龔固爾文學獎-【脫離後現代五十年術語,平反十九世紀大眾寫實小說】

    2,2022年,【安妮艾諾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之後的兩本書】

    3,2022年,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21世紀﹒帝國戰爭﹒精準預言】

    4,2021年,龔固爾獎小說-【非洲文學年的奮力一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陳潔曜,北藝大電影碩士,巴黎第七大學電影研究博士,研究過程獲兩屆世安美學獎。創作曾獲文化部優良劇本、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劇本獎與自由文學獎,曾入選柏林影展電影新秀營。 現為獨立研究者、自由撰稿者、法文翻譯。(本站【任何引用】需提及研究者、譯者,敬請尊重獨立研究,感謝!)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