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93. 《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導讀七

※經文: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導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現前,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離一切相,即生滅而無生滅,心無生滅,於諸法無有取捨、無有能所,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剛經六祖口訣》云:「能於諸法,心無取捨,亦無能所,熾然建立一切法,而心常空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者,一切仗因托緣而生之法。馬祖道一禪師云:「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長在法性中著衣喫飯,言譚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所以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若能一念返光返照,全體聖心,何處不是佛法?」即言凡夫眾生於無生法性中妄見生滅之相。生滅之相即是非相,是本來不生之相。但淨本心,假般若波羅蜜多法以除外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者,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一切法本自空寂,是最勝義。如是即生滅而無生滅,是開花見佛悟無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六祖壇經.定慧品第四》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人人皆有真如自性,何以得知?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聞、舌頭能嚐、口能言語、手能執物、腳能行走奔跑,這些統統都是真如自性在起作用。正因為有真如自性,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到了六塵,六識心就會運作,其中眼識稱之為見,耳識稱之為聞,鼻識、舌識、身識稱之為覺,意識稱之為知,見聞覺知者,六識也。真心如鏡,鏡能顯相,五蘊六塵猶如鏡中成相,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外相自來自去,生生滅滅,無有常在,皆是虛妄,而鏡子始終是無損無差,不動不搖的。而凡夫眾生總是認假為真,執著於鏡中之成相,於相上生心,心上再生第二心,即是妄心,妄心造作,與鏡中成相糾纏不休,生三毒,起煩惱,造作諸罪業,故而生死遷流,輪迴不止。生法相的是心,作分別的也是心,但淨本心,得作相、離相之自由,不染萬境,真性常自在,這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分別者,真如流出,恆沙妙用,了了分明知一切,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為境轉,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者,究竟之真理,殊勝之妙義也。又《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亦云:「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六祖以「六門」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並言:「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世人認假為真,貪愛塵境,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總是有染有雜,六塵就這樣成了「六賊」。為何說是六賊呢?能劫一切諸善法故。真如起念,念染塵境,六塵成了六賊魔軍,放五欲華箭,闖六門,入色身城,自性為妄心所覆,性王身陷無明囹圄,只能任憑六賊盜走善法,任由魔軍奪舍。當知生法相的是心,作分別的也是心,起正見,淨本心,得作相、離相之自由,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佛,法王也,偈曰:

即心即佛佛在堂,

魔軍皈依梵唄唱;

性王元是法中王,

任法自在六賊降。  

是以義而言之,真如起念念真如,即生滅而無生滅,觀諸法如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又,一切法者,善法、惡法;佛法、外道,皆是法。法本不有,為眾生而設,佛陀安立佛法,以此方便,接引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去除外妄而明真性。然而佛法、外道;善法、惡法;正見、邪見,皆是二元化的對立名相。當知諸法如義,「言如來者,即是永斷道路增語」,觀一切法空,破除一切法,泯絕對待,遠離二邊,一切善惡都莫思量,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六祖壇經.護法品第九》薛簡問學六祖:「如何是大乘見解?」六祖曰:「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其中「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說的就是脫離二元化的對立。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即生滅而無生滅,雖見善惡之法,入無相際而通達,不思善,不思惡,遠離二邊,此心即是如來所思法,即是大乘見解。「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此云真空妙有之理,是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於是中無實無虛,真空無實,妙有無虛,真空妙有之用,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自性如來自善護念,一切外道邪說,何側於其間?故曰,皆是佛法。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