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人生要好玩,工作也是

今天跟前同事在討論未來潛在的合作機會。

過程中,我隱約察覺到自己有個部分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那就是「要好玩」。

因為如此,在遇到各種機會、討論的開啟時,我發現我心中冒出來的念頭通常不是「因為 blahblahblah 所以我無法、我不要...」,反而多半是「這聽起來很有趣、很酷,這是怎麼想到這個點子的?」。

接著便會開始冒出我們可以怎麼玩的想像(澄清一下,但我還是有認真開會討論的,沒有直接飄走)。


聽起來很奇妙

其實作為一個工作時正經八百,寫文章也多半中規中矩的人來說,講出「工作要好玩」,是件頗奇妙的事。

對我來說,所謂的好玩,在工作上,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刺激,特別是加強深度,或是創造全新概念的。

像是:老闆分享產業資訊、團隊成員的工作模式磨合、有件我/這個團隊從來沒做過的事情等等。並不是說好玩就不會感到挫折或疼痛,在工作中的摔跤與挫敗仍存在,只是回頭看那段經歷,我更記得有趣的部分,而淡化摔跤與挫敗。

舉例來說:

  • 人資的部分工作與政府法規有關,會需要研究勞動法令,甚至是致電相關單位請益。雖然過程繁瑣,但事後回想,從中了解到法令背後的邏輯、政府單位還會親自教學如何具體應用,是很有趣的收穫。
  • 也曾有過要找外部人才,但我們所開出的職缺是市面上不存在的職業種類,因此深入剖析 JD,抓出關鍵的職能,並且研究、聯想具有這樣職能的人可能存在於什麼產業、單位之中。甚至在主動接觸對方時,要能用對方聽得懂的詞彙,來分享我們所擁有的工作機會。走過一兩輪之後,即便過往做過許多招募,仍然會覺得這個全新的過程很好玩。


從測評工具也能窺見一二

此外,我發現這也與自己的 Gallup 測驗結果有關,我的 top 5 傾向包含了:

  • Input(蒐集)
  • Intellection(思維)
  • Connectedness(連結) 這三項。

彙整並轉換成白話文來說就是:我有大量收集資訊、故事的偏好,同時在其中,能夠看到事務之間的連結與共通性,並且轉化成個人的思維與觀點,也作為自己反思的依據。


所以,職涯諮詢好玩嗎?

讀到這裡,也許你可能會覺得困惑,所以職涯諮詢到底哪裡好玩?這可以玩嗎?作為助人工作者,不是應該以利他、意義感為導向嗎?

說真的,利他、意義感確實是個人的動能之一,但好玩還是佔了不小的比重。

由於個案來自各式各樣的背景,在與他們晤談時,會聽到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aka. 故事)與苦惱,也會從和個案的互動中,發現到身而為人共有的反應與可能性。

雖然晤談過程未必是戲劇化的,但每次都讓我彷彿沈浸在全新的劇本中,而且是彼此有機會共創的劇本,因此這也牽涉到了些許的創造性與直覺。

一口氣滿足收集故事、找到連結性/共通點、彙整轉化成觀點、甚至能夠做到創造,這些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玩有趣,也很過癮的事。


總結

如果要工作數十年,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我不會只選擇用時間來換取金錢的工作。

要做,我就要選擇會讓我感到好玩有趣,並且能因此充電的工作,或者該說是志業。

而這樣的一件事,不會有個具體的結束時間點,正因為它所帶來的樂趣,有很高的機率會模糊掉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使之融合為一體。

我樂見自己持續在工作中實踐生活的態度,也在生活中活出工作的樂趣,朝著更加圓滿完整的自己邁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