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式學習非主題式教學,前者會藉由一個驅動問題引發出更多問題,進而從各個管道獲取答案,專題內容可為自己建立牢固的連結;後者到最後通常只會將物件束之高閣或留照片回味,學生的學習並未能持久而有影響力。
因此,我覺得專題式學習也可被認為是「實用」、「有目的」且「統整」的學習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讓孩子透過實際參與,再提出驅動問題,孩子才可清楚明瞭後續所做的每個決定背後的「為什麼」,像是多問孩子:「你認為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了解更多?」、「你注意到什麼?」、「你想知道什麼?」、「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你覺得我們怎麼樣才能找到答案呢?」、「你打算怎麼做?」而不是直接問:「你有什麼問題嗎?」
《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書也提到這個觀念:「統整不是把各學科分門別類的整合在一起,而是反映學習內容在世界上實際發生的方式。」所以若要發揮「統整」效用,必須幫助學生將「正在學習的內容」及「為什麼學習這些內容很重要」連結在一起。當學習與幼兒生活相關時,孩子才會更容易參與學習。
我們大人的角色,必須試著成為孩子學習的促進者,而非主導者或權威。
------------------------------------------------------------------------------------
參考資料:《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