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投資心法】掌握價值投資法的與時俱進,值得精讀的《科技股的價值投資法》心得分享

價值投資者在股市中一直是少數族群,這從各種投資部落格的追蹤人數就可以看出來。主要原因是多數投資者不願意慢慢來,大家都想賺快錢;因此包括動能投資者, 短線交易者, 或者波段操作者等,仍是目前股市中的主流。另外,就是價值投資法在實做上確實比較難,難在如何評估企業的事業品質和成長潛力,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學會;還有,難在克服人性,如何能在恐懼中買進股票,而在一片樂觀聲中出脫持股。

何謂「價值投資法」?簡單說,就是在低估的價位(便宜價)買進有價值的證券資產;也可以說,在股價大打折時買進好公司的股票,然後耐心等待股價回升。然而,什麼是有價值的公司?每個時代,甚至是每個支派看法都不同(價值投資法已經演化出很出支派)。

價值投資法的四個信念

有人說,因為世界已經改變了,股票市場不再是以前的樣貌了,所以價值投資法可能不管用了。但是價值投資法重要的其實是它的信念,而不是固定哪一套方法。價值投資法中最重要的幾個觀念,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是未來應該都不會失效的,這幾個原則包括:

1.認定股票市場是非理性的:股市它不是一個完全有效率的市場,因此會存在大量的錯誤定價,這就是葛拉漢提倡的「市場先生」概念,所以我們才可能撿到便宜貨。(許多財務學者或經濟學家認為股市是一個完全效率市場,它的假說是市場價格會充分反應資產的價值)。

2.好公司必須擁有長久競爭優勢:資本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只有擁有長久競爭優勢的公司才能立足市場,並持續壯大成長。這就是巴菲特口中的「護城河」概念。

3.折價買進享有超額報酬:在股價相對於公司價值有折價時買進,才能享有超額報酬,也就是要堅守「安全邊際」,而市場的不理性會提供打折的機會。

4.善用回歸均值作用,逆向投資:任何產業, 公司營運, 或是證券價格,都存在波動循環,物極必反,大自然存在自我調適的力量,這就是「回歸均值」的神秘力量。因此,價值投資者才敢於逆向投資,在公司表現不好的時點進場,以享有超額利潤。

《科技股的價值投資法》一書是由亞當.席塞爾於2022年所著,作者改良傳統的價值投資法,使之可應用於高本益比的科技龍頭股,並自稱為第三代的價值投資法。

席塞爾早期是葛拉漢和巴菲特的信徒,並應用價值投資法從事股市投資,一路來成績優異。但一直到2014年,席塞爾發現有些事情不對勁了;那一年市場大漲了14%,但他手中的持股確縮水了5%。市場中大漲的股票都是和數位新經濟相關的公司,而他買進的則是超低本益比的公司,包括傳統媒體,報紙和直銷等企業,而這些公司又剛好是新經濟要取代的對像。這刺激他深入思考,並著手改良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

本書中有詳細述說價值投資法因應時代的變遷及演進,從早期葛拉漢首創的方法,到後來巴菲特改良的方法等。

第一代價值投資法—葛拉漢的實體資產價值評估模型

葛拉漢所處的時代,是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當時股市充滿投機氣氛,而經濟及公司營運前景也不明朗,因此葛拉漢用最保守的方法,以公司的淨現值來評價企業的價值(著眼於資產負債表),並尋找市值低於其流動資產現值的股票,這個方法為葛拉漢帶來豐厚的獲利。包括他的學生巴菲特,早期也承襲使用這個方法,這可以稱為第一代的價值投資法。

第二代價值投資法—巴菲特的未來盈餘創造能力評估模型

到了1950/60年代,美國進入了戰後復甦期,百業欣欣向榮,企業前景充滿希望。巴菲特看到了全新的視野,好公司營收和獲利持續成長的吸引力,大過淨資產被低估的企業。因此,巴菲特轉向尋找具有遠大成長潛力和長久競爭力的好公司,而評估的重點則改為公司的獲利能力(著眼於損益表),評價的準則主要是本益比,或是每股稅前盈餘相對於股價,在合理的本益比下買進優秀公司。

第三代價值投資法—席塞爾的BMP核對清單模型

到了2010年代,席塞爾發現第二代的價值投資法,無法適用於新經濟的科技股(常年處於高本益比),而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在近幾年也確實落後給大盤。因此,認為價值投資法必須進行再改良,以能適用在目前主導世界經濟潮流的科技股上。他提出了「BMP核對清單模型」,也就是檢視標的公司的事業品質(Business), 經營管理者素質--是否具備業主精神(Manager),以及價格--是否合理(Price)。

席塞爾的第三代價值投資法的投資對象,必須具備下列三項特質:

  • 一家公司處於一個龐大且會持續成長的市場
  • 目前公司的市占率還很底(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 公司具備明顯可辨識的競爭優勢,該優勢將使這家公司得以在未來多年內,繼續創造營收和利潤的成長。

而在價格(Price)的部份,席塞爾則發展出一套自創的計算方法,以重新評估科技股的本益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原著。

價值投資法的精髓在如何找出有價值的公司,以及如何評估其價值。前者的重點是要找出獲利可以持續成長,並且具有獨特獲利結構和長久競爭優勢的公司;而後者則是根據公司的獲利及成長結構,評估它值多少價值,然後要以多少價格買進才划得來。至於投資標的的種類,本來就會隨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而價值評估的方法,也會隨公司類型的不同而與時俱進。

延伸閱讀:

【投資心法】探討股市中「回歸均值」的神秘力量,《超值投資》教我們尋找被錯誤定價的好股票 |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vocus.cc)

【價值選股】如何估計個股的「均值」? 如何利用均值找到較佳的進場點? |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vocus.cc)

【投資心法】再複習一下葛拉漢的「安全邊際」,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讀後心得分享 |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vocus.cc)

【投資心法】投資者一生的修練:「智, 仁, 勇」三達德。《股市行情的秘密》閱讀心得分享 |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vocus.cc)

善意提醒:以上分析僅為個案說明,不做為股票進出建議,投資人應自行判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