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言語暴力這件事情,跟失業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事實上又好像有點關係。言語虐待可以包括騷擾、貼標籤、侮辱、責罵、指責或對個人進行過度高聲喊叫等行為。一般來說,我碰到言語暴力的時候,都是在我待業且必須要面臨我的父親的時候。
我在「漢娜在翻譯」14集中聽到無法原諒言語暴力和外遇的父親、但內心痛苦糾結,如何是好?無法與父親和解但他現在需要陪伴,該怎麼辦?
範例中並不是我的故事,但是聽到故事中幾點:
- 我們不喜歡對方的樣子,或許正是我們不喜歡我們發生像對方的樣子。例如,當我們不喜歡對方對我們大聲咆哮的時候,可能也是我們討厭自己發生大聲對別人咆哮的時候。你有沒有生氣到情緒失控過?那就可以體會別人情緒失控。那都是沒有辦法控制。
- 受害者情節。當我們在說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發生這些事情,而導致我發生這件事情。或許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信念而來,而這個信念可能是累世,帶到現在這一世,尋找到現在的父母、家庭,因為前世放不下這些觀念,所以這世想在體驗學習的功課。如果這一切都是我們所選擇的,那就也沒有所謂的傷害這件事情本身。但是當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方式,或者原本想要體驗與學習的功課時,我們可能幫助的不是當下的自己,而是影響每一世或者每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
- 會選擇言語暴力的人,存在自我價值低落或者自尊心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是有自信的,不會用這種方式去刻意貶低別人。
- 用「對方的視角」去理解對方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不是用「自己的視角」去判斷別人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一兩天我又再思考,喜歡與適合的問題。
突然覺得工作跟婚姻一樣,要找喜歡還是找適合的好?
我媽說找適合的好。
我以為我媽會回答我找有錢的好。(笑)
她說因為她沒有有錢人的婚姻可以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