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PS:網飛近期上架了紀錄片:《納粹與希特勒:罪惡審判》,大量使用夏伊勒的報導甚至還原本人的報導聲音。
本書寫得相當精彩,兼顧文筆和記者獨有的「八卦性」。當然也不避諱個人立場,對希特勒相當貶低,指出實際上他怯懦、總把別人推到第一線,他擅長的是煽動和欺騙,尤其他指出《我的奮鬥》全德國根本沒多少人看得懂,因為完全不知所云,德國人會普遍擁有單純只是跟風XD。
雖然套書是四冊,但這本書我認為可以做為「馬上、廁上、枕上」用書,隨翻隨讀,都有精彩可讀的部分,也都可以找到與自己對話的部分。
第三帝國一直以來都具有一種邪惡的魅力。我們對她如何崛起、發動戰爭機器、輾壓歐陸群雄、最後迅速敗亡充滿好奇,至今仍有許多以第三帝國為背景的遊戲、電影、動漫、小說甚至翻案文章,還有學生喜歡COSPLAY(誤。
希特勒的宣傳體系也是許多獨裁者仿效的對象:利用神話和儀式擬聚認同,還有對歌劇、色彩、制服、符號、廣播、電影的重視。而第三帝國初期的軍事成功和快速衰敗,更是諸多軍事迷津津樂道的談資,德廚和蘇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集中營的案例也被社會學、政治學家用來討論「理性」(如何有效率地進行種族清洗)和「平庸的邪惡」。電影《吸特樂回來了》更是暗示現代社會是納粹和希特勒復辟的溫床。民主國家的政治民粹化、嘉年華化更是讓不少知識分子憂心忡忡,擔憂重蹈第三帝國的覆轍。
要知道人們對第三帝國的好奇(甚至可能還有嚮往),一直都不曾退過流行。如果對這個「邪惡、特殊、異常具有魅力」的「帝國」感到好奇,《第三帝國興亡史》是很好的入門書。
每次經過書架都會不禁想抽一冊出來翻一翻讀一讀。希特勒都作古多久了,還能有這種魅力,可想而知當時的人面對什麼樣的瘋狂……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5338
延伸閱讀:
《帝國何以成為帝國》
這本書討論從古至今的「帝國」,分析她們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和典範,可以維繫住龐大的帝國樣貌不至於崩塌,享有數百年國祚,甚至在滅國後,遺留下的相當的影響力,例如國際秩序。當中當然也包括了「第三帝國」,作者貫穿全文的論點就是帝國得以維繫,就是海納百川的「差異政治」,但第三帝國以及同時代的日本帝國,卻想推翻這個定律,建立一個差異性極有限的「帝國」,例如希特勒的「雅利安人」和日本的「大和民族」等等,這個實驗的結果是兩個帝國都快速敗亡。
雖然不喜歡這本書的譯筆(許多拗口又自以為是的歐美「幽默感」),但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許多啟發,尤其在回答第三帝國和日本帝國快速敗亡的這個問題上,我真的茅塞頓開。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249?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