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忿恨的囚徒》
認知療法之父Aaron T. Beck, M.D. 亞倫·T·貝克 —著
譯者 蔡心語
焦慮還是憤怒?
書上是這樣寫得:
"無論是尖銳工具帶來身體疼痛還是尖刻文字帶來心理痛苦,個體都會自動準備應對攻擊。前者造成是局部而有限的疼痛;後者引發的是非局部和無形的痛苦。”
這表示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所受的傷害都是一種受苦,人會不遺餘力地防止身體損傷並維持生理機能;同樣也會不遺餘力地避免冒犯者的不當行為(例如:被拒絕或被羞辱等不當行為),也凸顯心理痛苦的重要性。受害者可能會進行身體或口頭報復,也可能縮進自己的世界,照料身體或心理的「傷口」。
哪些因素會特別導致焦慮或憤怒?
我們對於威脅的反應取決於如何運用一套準則,這準則可以平衡我們覺察到的風險與應對威脅的信心。大腦本身會迅速計算,評估因威脅而造成的風險是否超過我們用來降低攻擊的資源。
⭕當我們估計風險的損害將超出我們應對它的能力時→感到焦慮→不得不逃避或遠離威脅
⭕當我們推測不會遭到無法承受的損害而且抵擋得住冒犯者時→可能感到憤怒→準備反擊
~~~~~~~~~~~~~~~~~~~~~~~~~~~~~~~~~~~~~~~~~~~~~~~~~
閱讀隨想
你常常感到焦慮嗎?你常常感到憤怒嗎?
我發覺我個人的焦慮比憤怒的頻率來得多一點,焦慮和憤怒都是一種情緒感受的反應。焦慮好像比較是跟自己在賽跑,畢竟跟自己比賽不論是輸或是贏,結局都是自己去承擔。而憤怒的話就比較需要跟互動者有言語或是其他的反擊,比較像是要爭取到名次。
吵架是好還是壞?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們要如何「吵架」,因為吵架意味著有不同的想法觀點,不同的信念、價值觀。似乎如果我們有所不同,便無法繼續相處與生活在一起。「吵架」被賦予負面的文字解釋,但其實沒有被發掘出來的內含是吵架能夠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等等,人與人本就不同,吵架只是一種相處的方式,重點在於取得平衡的關係,而非敵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