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從0到1:邁向嶄新的未來 #84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raw-image


矽谷最知名的創業家/風險投資人之一的彼得提爾所撰寫的《從0到1》這本書,一開頭就提出了這個過去他常用來詢問面試者的問題,並希望從面試者口中聽到他們是屬於從0到1還是從0到N的人,所謂的從0到1的並不單指創造一個事業,而是打造一個領域;相對的,從0到N指的則是複製前人成果的領域。

作者提到未來什麼時後來到,真的是顛覆我的看法,當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克服的時後往往是下一個世代轉捩點的開端,因為當大家覺得不可能達到的事情,就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領域,潛藏著的是更大的獲利機會,這也就是未來來到的奇異點。

壟斷推動進步

彼得提爾在書中講述了從0到1的企業的特點,及如何打造這樣的企業,前段彼德先強調了打造壟斷企業的重要性,壟斷企業代表的是自己在該領域所展現的獨特優勢,而這個優勢很可能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動力,而這時後就是未來來臨的時刻。

人類在過去的不管是認知革命、工業革命或近期的電腦革命,帶來的往往是數時數百年的繁榮,新興科技的發生往往一連串的影響了整個世界,以近幾年的電動車為例,馬斯克發展的電動車剛開始沒有人認為是可行的,也不會有企業想要花大錢發展,但是特斯拉的成功讓傳統車廠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連帶著的則是電動車的全面發展,現在如果還有人說電動車不可行,他可能是從2018年穿越來的人。

但是新科技的發展不盡然象徵著成功的保證,天時地利可能是另一個更重要的關鍵,例如網路泡沫破掉不代表網路是失敗的發明,更大是因為當時的環境無法支持如此高的硬體需求;又例如FB在爆紅前期時就有很多人在發展社群平台,但是FB的發展環境更適合FB生存。

壟斷企業發展來自於對各方面的優勢,彼得提到的專利技術、網路外部性、經濟規模和品牌這些方面,並非是每一項都要達成,而是壟斷的企業往往會有這些特質,我認為經濟規模更是這些年來企業發展的重點,企業在發展初期最缺少的並不是資金,畢竟資金可以靠融資獲得,最缺少的是客戶,即使虧錢,如果能夠得到客戶,就算虧了十年也不嫌多,以彼得提爾自己的Palantir為例,該公司已經虧了將近二十年,近一兩年才轉虧為盈,規模優勢不僅來自於擴大規模後期他競爭對手無法超越以外,在成本的規模化也會讓其他人無法達到獲利。一樣以特斯拉為例,在先進工廠製造的電動車毛利往往高了其他車廠快1倍;車輛售出後大量蒐集到的數據也讓特斯拉的訓練資料遠遠高於其他車廠,發展出自動駕駛系統能力也更加卓越,這些也來自於特斯拉過去大量投資的沉默成本所帶來的規模效益。

資源配置最佳化

彼得提爾因此認為企業的發展更應該著重於最重要的領域,而非每個都想要,資源是有限的,最重要的領域往往決定了企業的存亡,而什麼是企業最重要的領域則要企業不斷探詢,企業初期往往會發展多個領域,但最後會開始收斂成主要業務及其他業務,但主要業務往往占了超過一半的營收,這就是82法則。

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成功的投資應該是主要持股占的比例高於小比例的投資,小比例的投資屬於高風險但很有可能有爆發成長性的股票,但很有機會隨時腰斬,虧損的機會也高了好幾倍,82法則帶給我們的除了是資本的成長,也讓我們的下檔做了保護。

而在發展企業的過程中,彼得提爾建議企業家應該從小市場著手,初創企業在資源都很不足的狀況下若一腳踩進大企業的戰場,很容易就被掃地出局,即使是自己原創的IDEA,可能下場都不會太好,例如SNAPCHAT當時一開始發展現時動態沒多久,立刻就被FB抄走,現在再說現時動態,幾乎沒人知道是從SNAPCHAT的想法。

當在小市場站穩腳步後,就可以慢慢的將觸角延伸到更大範圍的市場,並用與主要競爭者有所區隔的方式加入大戰場的競爭,但是保持低調也是很重要的,作者說到要「別搞破壞」,我的理解是不能再擁有規模前做出讓大企業感覺到威脅的舉措,而是要低調行事並慢慢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占。這邊我想到的例子是Netflix,再出切入百視達租借錄影帶市場的時候,Netflix以低調緩慢的腳步讓百事達甚至不打算投入大筆資金與Netflix抗爭,畢竟對百事達來說,Netflix的商業策略只是小市場的行為,百事達並不認為這會對他們的業務帶來威脅,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持續壯大

而在企業發展有了規模之後,如何讓產品擴大到每一個角落,考驗的就是銷售的策略,在商業的世界當中,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進行推廣,端視商品性質而定,並在複雜銷售、個人銷售、市場行銷和廣告以及病毒式銷售之間做出合理的選擇。

複雜銷售適用於高價值產品,需要專業的銷售團隊;個人銷售則更適合小規模和定制化產品;市場行銷和廣告是品牌推廣的主要手段;而病毒式銷售則依靠消費者的自發傳播,具有極高的傳播效率和影響力。

尋找價值

彼得·蒂爾在《從0到1》這本書裡面多次提到的觀念在於如何與其他人不一樣,我們擁有哪些其他人不屑一顧的特質或能力,如何發現其他人發現不到的事情,世界上不是每件事情都已經有了答案,許多看起來是答案的答案常常其實有其他更具創意或有效率的解法。

雖然這本書還是主要以商業發展的角度撰寫,但我認為對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也有應用的價值,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是一間公司,如何經營自己有限的資源(時間、金錢)常常會是決定了我們與別人有關鍵性差異的分水嶺,我們跟其他人競爭某個職位或升遷的機會時,應用的是跟其他人一樣的能力(也許我們更優秀一點), 這是從0到N;但是我們與其他人擁有不一樣的優勢,當我們自己成為「品牌」時,才能顯現出我們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我們從0到1的方式。

在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所投資的公司在市場裡面所佔的位置到底是不是不可取代,護城河多深,其他人是不是只要砸錢就能做出一樣的成績,這包含了公司是不是能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控制成本的方式,或是公司有獨特的技術是其他人無法得到的。

也許屬於我們自己的從0到1的答案需要靠自己摸索得到,但是獲得什麼價值也許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如何獲得價值,最有價值之處也許就是我們獲得價值的過程。

並在過程中不斷問自己:「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Steve觀察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