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我的想法導致的後果,並非只有我單獨承受

《我的想法所導致的後果,並非只有我單獨承受》
引言:今天的觀念解釋了你之所見何以不只影響你一個人

你會發現,思想層次的觀念有些時候會出現於知覺層次的觀念之前;而有時候,先後順序又正好相反。因為次序本來就無足輕重。思想及其結果實際上是同步的,因為因與果一向是不分的。

耶穌繼續延伸「分裂心靈」的概念:不只我們的心靈一體相通,它和世界也同樣一體相通,因為世界純然是心靈分裂之念所投射的結果。這可說是《奇蹟課程》的中心思想「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的另一變奏曲。

耶穌在奇蹟課程〈正文〉已強調過這一中心思想(T-26.VII.4),〈練習手冊〉則等到相當後面才推出這一理念(W-132.5; W-156.1)。

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後果也離不開它的起因


因此,世界不可能存在於心靈之外。我們相信世界存於自己身外,而且肯定不疑,是因為我們親眼見到自己存在這兒而世界存在那兒。

不僅如此,我們又進一步全面否定或刻意貶抑心念的力量,證明自己真的是眼前世界的受害者

既然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起不了任何作用,理所當然將它打入冷宮,藏於軀體裡面,只允許自己意識到這具身體以及它與其他身體的互動。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來自於我們認定世界與自己的心靈是兩回事,故世界之「果」與心靈之「因」也好似互不相干。

然而,「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這一原則。如果以電影來比喻,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是放映機裡的底片投射出來的;銀幕上的影像離不開它的源頭,也就是放映機內的底片。由此類推,底片呈現出來的是劇作家、導演、製片人、男女演員想要的內容。錄製完畢,放映到銀幕上,於是人物故事便活靈活現地在銀幕演出了。

再將這個譬喻套用在現實生活,身為抉擇者的我,不只是劇作家、導演、製片人,而且還是劇中演員。這部影片是我們自己選定的主題,銀幕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希望看到也必會看到的情節。沒有人會大費周章製作了一部電影卻不想讓別人看到。

外相純然只是內在心念的倒影

試想,如果我們從不把電影當真,絲毫不為劇情所動,又何必去看電影?

為此,人們上電影院,無非是要找樂子、開眼界,紓緩或逃避一下現實壓力,只因為我們很想相信外面那個世界真有影響我們的能力,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都好。這是看電影的目的,在此目標下,可以說,我們作出的種種選擇,都是別有用心的。這正反映出我們看待世界的心態。

我們打造夢境是基於一個非常具體的企圖:要讓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內)都全然當真地在夢中與我們互動。為此,我們才會一味著眼於外在世界,徹底忘了那是自編自導的電影。我不只虛構出整部電影而已,背後還有更深的陰謀,就是想在外面找到罪證,證明每個人都是加害者,除了我以外。

當真正看清了因與果並非兩回事,才可能明白自己所看到的外相純然只是內在心念的倒影

問題是,小我不斷對我們洗腦,說我們不只和上主決裂,而且還害死了祂,才可能掙得自己的個體身分的。我們不但信以為真,還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為自己脫罪。

之所以這麼做,背後的具體動機究竟是什麼,我們亟需好好反省。為此,我們費盡心機,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為自己一生打造出這場驚心動魄的電影。我們投入畢生精力,只為了證明天人真的分裂了,而且完全不是我的錯,渾然不覺自己正在完成小我的大業。我們忘了自己不僅是劇中有名有姓的角色,連整部戲的編劇、導演與製片也都一手包辦了。

如果有一天,突然看清一切都是自己虛構出來的,我這個導演為了能全權掌控自己的電影,不惜廢除那位「生命大導演」;那一刻,我們才會真正明白,自己一生的努力全是白費功夫,汲汲營營一輩子,到頭來竟然是在抵制生命真相

心靈才是世界的肇因

下面這一段引言,我們應該不陌生,它說:

  • 如果你認清了這世界只是一個錯覺妄想,你會如何?
  • 如果你終於了解這世界是你自己一手打造的,你會如何?
  •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在世上來來去去的那些會犯罪、死亡、攻擊、謀害,最後一死了之的芸芸眾生,都不是真的,你又將如何?
  • 你若接受這一事實,還會相信眼前所見的一切嗎?

你真想看到這種世界嗎?說穿了,徹底忘掉「心靈才是世界的肇因」,故意把因和果分開,最終的目的其實是想保全世界的幻相而已。這一課的另一重點是「我的看法,不只影響到我一個人而已」。世間最大的幻覺,莫過於自認為可以私藏某些惡念,而且它們傷害不到任何人。

事實上,我們全屬於同一聖子奧秘,心靈是相連的,念頭是相通的,怎麼可能沒有影響!一般而言,這些影響可能不太顯著(這是我們編製電影的原因之一),但必定是存在的。在心靈深處,我們明知自己的怒氣是有後果的,否則不會有如此深的罪咎感。不論是否用行動或語言表達出來,或只是藏在腦海裡,這個憤怒必定有後遺症。

終究來說,它其實是想證明上主與耶穌全錯了,自己這套想法才是正確的:「瞧,分裂明明就擺在眼前,表示我們確實有毀滅天堂的能耐。」無庸置疑,這才是真正的罪咎之源。為此,耶穌苦口婆心地勸我們不只要正視憤怒的表現,更要正視憤怒底下隱藏的念頭。這些念頭一日不改,世界就永遠不會改觀。——摘自《練習手冊》第19課

只有當您準備好面對後果時,您才能改變自己,因為這樣您就對自己的生活承擔了責任。這就是後果。每個原因都會有一個結果。平靜表面上的每一個漣漪都有其原因,只有當整個「湖」的漣漪消散時才會結束。當然,並非所有的漣漪都是相同的,有些漣漪會相互作用,但僅此而已。

有幾種方法可以讓你變得有意識——我的方法是從正念開始。每條路徑都不同。因此,尋找你自己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改變 - 那麼你也會改變 - 但改變來自內部 - 不是來自外部 - 治愈也來自內部 - 外部可能會有所幫助 - 但好吧 -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我不想使你無聊…但是 - 這就是 - 一切都從改變開始 -

奇蹟課程-第四課

💫人為和創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