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放下自我、張開耳朵(馬可福音7:24-37)

一、多元文化、資訊普及的社會是一把雙面刃

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擁有漢人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等多樣文化背景,也有多種宗教和語言。

台灣也是一個資訊普及的國家,透過網路獲取任何資訊,同時享有高度的言論自由。

然而,多元文化、資訊普及的社會,其實是一把雙面刃。

多元文化雖然豐富了社會的多樣性,卻也伴隨文化價值觀的衝突、歧視和偏見。

例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時會出現一些刻板印象和文化衝突,如對客家人、原住民的偏見,以及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的歷史糾紛。

同樣地,資訊普及雖然帶來知識的便利性,卻也導致資訊過載的問題,使人們難以分辨真偽新聞或錯誤訊息。

例如,網絡上流傳的一些錯誤信息,如某些疫苗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或新的科技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這些都可能誤導公眾。

雖然我們恣意是多元文化、資訊普及的國家,但難免造成許多的衝突與誤會。

例如:最近國會改革的法案,政黨之間的對立和極化,各方散播的訊息過度片面,導致社會分裂。

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對話性、理解性、客觀性並未得到充分展現,反而有人利用網路資訊加劇社會的的對立。

所以這把雙面刃,我們該如何面對?從信仰角度又該如何回應呢?

我嘗試用馬可福音7章24至37節,耶穌與外國女子及聾啞人士相遇的故事,來探討如何應對這把雙面刃。

二、從外國女人身上學習放下自我偏見

當耶穌住進泰爾地區的一戶人家,不希望被人知道。經文:

「25隨即,有一個女人,她的女兒被汙靈附著,聽見耶穌的事就來見他,跪在他腳前。26這女人是一個外國人···求耶穌把她女兒身上的鬼趕出去。」(可7:25-26,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從猶太人角度來看,「外國女人」通常指「外邦人」,在當時的猶太社會被認為是「不潔之人」。

一個被視為不潔的女人來求耶穌,必須忍受許多人的異樣眼光。不過,這位女人無畏他人眼光,前來尋求耶穌,想必她所居住的地區無人能趕出附著她女兒的汙靈。

但耶穌的回應讓人無法理解,他對女人說:

「27先讓兒女吃飽吧。拿兒女的食物扔給小狗吃是不對的。」(可7:27,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把女人比喻為「狗」,這在當時猶太人中是一種歧視外邦人的說法。但耶穌這句話並不是出於歧視,而是為了延續對話。女人對耶穌說:

「28是的,主啊,可是桌底下的小狗也吃孩子們剩下的碎屑呀!」(可7:28,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但這位女人因愛女心切,寧願放下自尊,接受羞辱,也要尋求耶穌的幫助。

有些人認為這位女人展現了極大的信心,因為在馬太福音15章28節,耶穌對她說:

「28婦人,你的信心好大啊!」(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然而,在馬可福音中,耶穌對她說:

「29憑著這句話,你可以回家去了;鬼已經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可7:29,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我們不能把馬太福音婦人信心的描述,不加思索套用到馬可福音的這位女人,這樣會使這段經文失去原有的意涵。

既然馬可福音並不是描述女人的信心,那這段經文的在表達什麼意思呢?

經文強調女人是「外國人」,代表女人的族群、文化、信仰與猶太人截然不同。耶穌沒有歧視外國女子,也沒要求她表現信心,而且是遠距離趕走附在女兒身上的汙靈。

這段經文彰顯耶穌的福音超越族群、文化、信仰與空間的限制,不再侷限某一族群、地區的文化與信仰,反凸顯福音的多元性。

例如,聖經翻譯多種語言、基督教與不同宗教的對話、福音與各種文化的融合,都再次證明福音的多元性及超越性。

福音的多元性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偏見思想,如研究靈性與心智的科學家認為:

「一個人愈是能夠友善地與不同宗教、文化、族群和人種接觸,大腦中所存的偏見就愈少。」(《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安德魯.紐柏格(Andrew Newberg)、馬克.瓦德門(Mark Robert Waldman),p181)

所以透過耶穌與外國女子的經文,提醒我們放下自我偏見,友善地對待不同族群、政黨、文化和信仰。

三、從聾啞人士身上學習張開耳朵傾聽

放下自我偏見後,再次重要的是打開耳朵,傾聽對方的意見與聲音。

耶穌離開那女人後,回到加利利湖遇到了一個聾啞人士,經文記載:

「33耶穌把他從人群中領出來,帶到一邊,用自己的手指頭探進他的耳朵,又用口水擦在他的舌頭上。」(可7:33,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現代人可能覺得用「口水」擦在對方舌頭上不衛生,但在耶穌時代,「口水」被認為有醫治和驅鬼的作用。例如,學者發現早期歷史文獻記載「皇帝的口水能治瞎子」。(《馬可福音(上)》,葉雅蓮,p487)

所以耶穌用口水擦在對方身上,類似醫治、趕鬼的意思。然後

「34耶穌抬頭望天,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對那個人說:「以法大!」意思就是「張開!」」(可7:34,現代中文譯本)

「以法大」是亞蘭文的音譯,而亞蘭文是當時社會的通用語,平常的對話、交談大多是使用亞蘭文。耶穌用亞蘭文說「以法大」之後,那個聾啞人士的耳朵開了、舌頭鬆了,可以聽見、可以說話。

然後,耶穌吩咐他們不能向人提起,可是

「36越是叮嚀,他們越熱心傳揚。」(可7:36,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為什麼越叮嚀,他們越熱心傳揚?因為要呼應馬可福音7章37節他們說的:

「37他所做的事都好極了!他甚至叫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經文引用舊約以賽亞書35章5~6節,代表耶穌就是舊約的彌賽亞,將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羅馬政府的統治。

因此,聾啞人士代表著自己的聲音無法被聽見、無法為自己說話,就像被獨裁者限制該聽什麼、該說什麼一樣。

雖然我們台灣資訊普及、言論自由不受限制,但卻陷入只聽自己想聽的、只說自己想說的,缺乏聆聽彼此的聲音、缺乏互相理解的對話。

這不僅影響傾聽彼此的聲音,也影響基督徒傾聽上帝的聲音。

台灣神學院的院長蔡慈倫牧師說:

「在今日資訊爆炸、充滿各種講道的時代裡,人們真正缺乏的是聽見上帝的話。」(《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25)

網路方便尋找各種講道內容,這是一大優點,幫助我們學習信仰教育更多元。

但也可能是一大隱憂,我們只挑選自己想學習的,而不願聽我不想聽的真理。例如:原諒、赦免、誠實、謙卑的教導,真理「逆耳」且不好「咀嚼」的。

禱告也一樣,丹麥神學家祈克果:

「禱告的人,才應該是需要聽見的一方。」(《禱告》,楊腓力,p152)

例如:禱告求耶穌幫助,病得醫治、身體健康、生意興隆、子孫孝順等等,如果耶穌要求你起來運動、誠實工作、用聖經鼓勵孩子、為孩子禱告呢?我們聽得進去嗎?

所以透過耶穌與聾啞人士的經文,提醒我們張開耳朵來傾聽,傾聽身邊的人、上帝的話。

四、放下自我、張開耳朵的實踐

在當今多元文化和資訊普及的時代,我們需要一起學習放下自我、張開耳朵的功課,因為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我膨脹」的陷阱。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宇敬提到一項研究。

研究者請參與者回答一個問題,第一組的人可以上網找資料,第二組的人不能找資料。

第一組理所當然答對問題,也增進他們的信心。

研究者繼續問第二個問題,但第一組不能上網找資料,要憑自己的知識回答問題。

答案未公佈前,詢問第一組的人是否有「答對的把握與信心」,結果普遍第一組的人比第二組的人有信心答對問題。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要測試人性「過度自信的謬誤」。

安宇敬教授說:

「容易取用專業資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引發過度自信······就算用過的是毫不相干的資訊,也足以令他們在智力上自我膨脹。」(《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安宇敬,博客來電子書)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白話一點來說,只要會Google上網,人人都可以自己當醫生、專家。因為容易取得專業資訊,會產生自己很專業的自我錯覺或智力的自我膨脹。

現在使用AI軟體,更容易有這種專業錯覺。

例如:「律師有什麼了不起,ChatGPT可以回答法律問題。」、「牧師有什麼了不起,ChatGPT可以寫一篇有邏輯的講道內容。」

因此,我們應該回到信仰的教導,反思在這個多元文化和資訊普及的社會中,我們是否真正放下了自我偏見,並張開耳朵傾聽他人的聲音。

例如,面對外籍移工,我們是否有負面的刻板印象?

在職場中,是否願意放下個人成就,為團體的成功共同努力嗎?

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夠放下自我,聆聽彼此的需求,並互相關懷呢?

在教會內,能否彼此相愛,共同完成教會的事工呢?

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我膨脹」的陷阱,因此放下自我和傾聽他人變得非常困難。

但信仰的價值,也在這個時代顯現出來。

透過讀聖經,我們能夠深入經文,像一把刀刺進我們的心,迫使我們面對那些不願直視的弱點。

透過禱告,我們學會傾聽上帝的聲音,幫助我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透過禮拜和團契生活,我們認識彼此的價值,包容不同意見,並在互相學習中彼此相愛。

因此,鼓勵我們多參與禮拜、團契、讀經和禱告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放下自我,張開耳朵,全然倚靠我們的上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