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或
知道但誤解遊戲力,或
知道,理解,但覺得做不到
「遊戲力」,所以我想寫本書。
但我無法靠夢想吃飯,也不想曲高和寡,寫書除非水到渠成,一切隨緣。但覺得自己還是須寫些什麼來支持課程,因我相信這不只是陪孩子「玩」,也關乎親職整體和母父自身的成長。
父母是天底下最矛盾的生物,因為想顧及孩子成長所需的一切,卻絕對不可能做到。
好吧,退一萬步,哪些是最重要的馬步,一定要在我們對孩子仍有影響力時,儘可能穩紮穩打?也就是:陪伴也好、教養也罷,最需要注意的,或說 「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幫助/陪伴/引導 孩子發展 「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
(提醒:如果不認同這個目的,建議結束閱讀囉。)
再分拆仔細一點,可以列成:
這三大面向也許無法訴盡所有最重要的能力/品格/心態,但畢竟不是在寫教科書,雖不中亦不遠矣;也不是為了培育「完美」世界公民,覺得不夠完整、仔細的讀者請見諒。
其他教養方法就無效?非也,滿天飛的教養書不是講假的,甚至打罵教育野能做到7788,否則早已亡國。然而,遊戲力在多數情況都有效,也能滿足上述三大面向,卻是台灣父母最陌生的選擇。
認同「幫助/陪伴/引導 孩子發展 『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是教養目的,想嘗試遊戲力的朋友,請思考看看以下相關觀點與信念:
無須全部認同,但可供你思考遊戲力是否適合現在的你、及你的教養方式。簡單說,「你願意多花時間理解孩子的獨特性,包容情緒並幫助他恢復自信後,一起想辦法學習與成長;有時你也會嚴肅指責懲罰,但只要可以,會以有創意、正向的方式與孩子合作。」
再次強調,不認同遊戲力,或家中有其他因素,例如無法與其他照顧找溝通,導致遊戲力窒礙難行,都是OK的。當你願意花時間看這篇文章至此,並思考上述一串的觀點與信念,相信你是夠好的母父。
---
課程、書綱皆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如上,第二部分留待下集,聚焦「成為遊戲式父母」,包括:探索母父自身的遊戲經驗,發掘原生家庭對母父遊戲及教養的影響,及母父如何發展、滿足、及修復「親密」。
第三部分聚焦在實作…....課程限定,暫不書寫^^ll~若有機會成書出版就不得不寫啦XD。想多了解的母父也可參考《遊戲力》一書。
一起期待下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