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活動書是「要有一個人」(擊連結後,會看到活動,也會看到其他人做出來很優秀的心得分享哦!),書分成六個部分來介紹22個人,這六個部分分別包含如: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而每一篇章的最後又有延伸閱讀書目及一些思考的題項,因為這些,讓人覺得,這一本書更適合慢慢讀,透過每個篇章好好地思索與延伸,勝過一口氣追完全部。也因此,這本書讀起來時,就變得走走停停的。
當我閤上書,再次回想與此書有關的人物或內容時,特別浮現的是以下:
或許因為跟上個月才剛拜讀完查理.蒙格的「一如既往」,對於書中所提觀點有衝擊之處,也有不少學習,也因此,在本書再次讀到查理.蒙格時,也就印象深刻,尤其他對於人性理解的深刻,總是相對其他人的論述,讓人耳目一新。而在本章的內容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文末提到「在『應該做的事』和『就算做了也不會受法律制裁的事』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我想你應該遠離那條界線。」的這段話。當多數人僅是符合最低限度之際,它卻是一個比法律限度更高尚的自我品德,是以,崇拜這樣的精神與氣度。所謂「有為者,亦若是」,看著這些言行舉止,也讓人升起想要效法與學習的心情。
很早以前就從妹妹那裡得知綠角這號人物,但當時並沒有太多心思留意,也說不上來又是什麼原因,這一回,卻因為此書而將此人看進去了。 從讀了「要有一個人」一書後,也開始追蹤著綠角的文章,才留意到綠角的內容不僅有料,也特別簡潔與乾淨,讓我更佩服的是他不像多數人做很多的行銷,如:社團、LINE群組、影音⋯⋯等等,他只專心在他的網站、文章和課程,精實的內容,就是他最好的行銷。
透過作者介紹,現在多會去看看綠角分享有關財經的知識,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其他的分享,對於他能如此精闢分析和論述,是個人想學習的地方。也透過他的書寫,對於財務知識,有更多不同的看見,真的收穫很多啊!
知道宋怡慧,也和「下一本讀什麼」的PODCAST有關,當時,聽到節目專訪宋老師,對於她如此謙遜和努力,有了印象。後來,更因此買她的書一讀,所以,讀到此書也介紹宋怡慧時,竟然有種熟悉感。
提到宋怡慧老師,連帶的,也要提一下「原子習慣」。
因為宋老師出的這本書,書名叫「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當時,特別留意她如何將這麼紅的原子習慣落實在生活中,也試著學習和仿效。其中把原子習慣和子彈筆記結合的這部分,特別喜歡,也跟著實作,目前已經寫了快二個月,現在,每天晚上睡前鬧鐘一響,就像是提示一樣,不費力地就會提筆整理今日,也規劃明日,順道把感恩日記也納入,透過這樣規劃、書寫回顧,飄渺的一日也留下了痕跡,感覺特別充實。而「要有一個人」的書籍中,也同樣提到了「原子習慣」,在書中,舉例了如何運用一些明智的方式,不需要消耗或挑戰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幫助自己養成新習慣,就像我們經常3、5分鐘的拿起手機一樣,因為容易做,累積下來,時數就會可觀。我的瑜珈運動,也是搭著這樣的方式開始的。即便只完成10分鐘,都會因為身體被舒展感到舒適後,產生更多的動力去做,也因此整個人的身體被打開了,精神狀況等,也似乎跟著這些而漸漸調整。
最後,我想分享蕭美琴這一篇章。讓我觸動的,倒不是蕭美琴這個人,而是書的最後,提到了「一個人也可以?」的觀點。
「一個人也可以」和「一個人快要不可以」之間,是要條移動的線的。
人與人之間,雖然彼此獨立,其實卻又相依相存,雖然台灣社會人情味重,不過,多數情況下,人們其實都還是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也多會希望能自己來就自己來,然則,在本章中,則特別指出有的時候,不能一直都如此地獨立,偶爾的時候,也要讓別人來支持自己。對於一直以來,經常抱持要獨立自主,不要依賴他人的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以下:節錄本章最後文字:
允許自己釋放「一個人快要不可以」的訊號:
一、有時我們遇到人生的關卡,一個人真的會熬不過去,不要總是覺得「一個人也可以」。
二、如果我們剛好有點餘裕,發現身邊有朋友「一個人不可以」,我們可以趕快靠過去,有多少力出多少力。
三、該當責時,我們當然要展現「我一個人就可以」;真的不夠力氣時,一定要允許自己釋放「一個人快要不可以」的訊號,讓其他人來得及過去撐你!」
以上,摘要了閤上書後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內容,當然,也還不只這些人。我猜,在不同時候讀此書,也會因為當下生命階段和狀態的差異,而對不同的人物或篇章產生共鳴,而此刻的書寫,則是記錄個人當下的觸動與學習。若某日再回頭看,或許又會看到這一路走來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