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中斷工作,一個人前往日本求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44歲中斷工作,一個人前往日本求學,曾經怕到已經抵達機場了卻不想下車請司機小姐再帶我回家。反而是司機小姐幫我開車門、鼓勵我說:就去吧,不要想太多!

因為我害怕改變,實際上,一旦行動,那恐懼就會消失。一年過去了,在日本求學的經歷結束已經回到了台灣。回想一年前那種害怕的過程已經可以當作笑話說說。這一年認識許多人、聽他們的人生經驗;遇到問題就面對、有狀況就解決、學習跟自己獨處,想想其他人也跟自己一樣都有自己的課題要處理,在某種處境之下,其實我們並不孤單;不管是年輕或年老、不論是貧窮或富裕,都有不同的煩惱。44歲在日本語教室裡面,我是最年長的;44歲在日本老人院裡跟85歲以上的老人們聊天,我非常年輕。在這當中我學習到了保持心態上的彈性、接受世代的轉變,保持著自己的人生步調就好。

一年後再回來台灣,面對不一樣的工作型態,也是一樣好怕,擔心自己做不好。事後靜下心來回想,其實我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害怕被別人比較。這種情形類似在日語課的時候,大多數同學口說練習面臨的狀況。因為害怕出錯、被別人取笑。但長期觀察發現,那些不怕出錯、敢說、不怕被糾正的同學,進步和成績是大躍進的!

只要行動、恐懼就會消失;持續的努力、效果一定會出現。45歲不年輕,雖然會被新進的年輕人追趕;但不算老,因為離退休年齡還很遠。中場休息一下再出發,雖然有點提不起勁,慢慢走、穩住自己的腳步就好,別害怕跌倒、恐懼是自己想像的。

avatar-img
3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onda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了日本,除了語言不一樣之外,生活上都大同小異。 我在大阪語言學習的班級中,四分之三的同學說華語、韓國其次、最少的是歐美國家。有因為移民日本才來就讀,大多是為了升學,也有為了提升就業機會來增加外語能力的。像我這樣年過四十來體驗日本生活的也有,雖然沒有成績壓力,但是學習上仍有挫折。
以前常聽「孤獨死」,我只認為是單身者會面臨的終局。直到自己步入中年要往老年邁進時,才驚覺是「孤單」真的會「死」。
日本電影「何時是讀書天」,劇中男主角問一個老人家:「50 歲到80歲很長嗎?」,老人家回答:「很長啊」。
去年四月底知道媽媽癌末第四期到她八月離開,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在作夢。希望夢醒來,媽媽還在,可是事實上我知道媽媽已經不在家了,這才是最痛的事。
工作到了一個瓶頸,厭倦週而復始的生活,直到媽媽的離世,親眼面對死亡,才發現人生的壽命不是自己能預期的。意外說來就來、疾病才剛發現就要準備後事了。在四十四歲決定留職停薪到日本唸語言學校,過著花積蓄的生活,其實還是會焦慮的。
舉辦親人的喪事,猶如人生的畢業典禮,還有在社會上的事務也要ㄧㄧ除名。
到了日本,除了語言不一樣之外,生活上都大同小異。 我在大阪語言學習的班級中,四分之三的同學說華語、韓國其次、最少的是歐美國家。有因為移民日本才來就讀,大多是為了升學,也有為了提升就業機會來增加外語能力的。像我這樣年過四十來體驗日本生活的也有,雖然沒有成績壓力,但是學習上仍有挫折。
以前常聽「孤獨死」,我只認為是單身者會面臨的終局。直到自己步入中年要往老年邁進時,才驚覺是「孤單」真的會「死」。
日本電影「何時是讀書天」,劇中男主角問一個老人家:「50 歲到80歲很長嗎?」,老人家回答:「很長啊」。
去年四月底知道媽媽癌末第四期到她八月離開,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在作夢。希望夢醒來,媽媽還在,可是事實上我知道媽媽已經不在家了,這才是最痛的事。
工作到了一個瓶頸,厭倦週而復始的生活,直到媽媽的離世,親眼面對死亡,才發現人生的壽命不是自己能預期的。意外說來就來、疾病才剛發現就要準備後事了。在四十四歲決定留職停薪到日本唸語言學校,過著花積蓄的生活,其實還是會焦慮的。
舉辦親人的喪事,猶如人生的畢業典禮,還有在社會上的事務也要ㄧㄧ除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你有過本來計畫已久、非常期待的事情,在要執行的前一刻突然不想做的經驗嗎?我不久才發生類似的事情。 我從去年就開始計劃要去日本打工度假,在日本生活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起心動念猶豫沒多久就開始投入準備工作中,從準備簽證資料、拿到簽證、找工作、找住的地方等,林林總總花費一年多,總算在前陣子訂好機票
距離上一次2016獨旅到韓國已經過了八年,2024終於再度迎來日本獨旅。從20代,也邁入30代,期間到英國留學回來,大病一場、恢復、換了三份工作,發生好多事。 規劃這次日本旅遊其實是一時興起,聽好朋友說到日本獨旅兩周,好好地遠離工作,剛好那時也一直對工作的心情不上不下,鬱悶多的時候就決定像朋友一樣
Thumbnail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大概是八年前吧,當時給20歲的自己一個任務,在完全不會韓文的情況下,一個人去了首爾,那是第一次嘗試一個人出國旅行。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你有過本來計畫已久、非常期待的事情,在要執行的前一刻突然不想做的經驗嗎?我不久才發生類似的事情。 我從去年就開始計劃要去日本打工度假,在日本生活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起心動念猶豫沒多久就開始投入準備工作中,從準備簽證資料、拿到簽證、找工作、找住的地方等,林林總總花費一年多,總算在前陣子訂好機票
距離上一次2016獨旅到韓國已經過了八年,2024終於再度迎來日本獨旅。從20代,也邁入30代,期間到英國留學回來,大病一場、恢復、換了三份工作,發生好多事。 規劃這次日本旅遊其實是一時興起,聽好朋友說到日本獨旅兩周,好好地遠離工作,剛好那時也一直對工作的心情不上不下,鬱悶多的時候就決定像朋友一樣
Thumbnail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大概是八年前吧,當時給20歲的自己一個任務,在完全不會韓文的情況下,一個人去了首爾,那是第一次嘗試一個人出國旅行。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獨旅,選擇難度較低的日本,出發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但一個人晃晃也得到許多發想,對於四年未出國的我,好像重新充電了一番,旅途中也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讓我帶你一起文旅吧!!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