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保持專注:避免干擾與保持熱情的實用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坐在辦公桌前的你,正在準備明天要報告的簡報,突然桌上電話響了,是客戶的來電,他請你幫忙查詢資料再回電給他,正當你準備起身去資料室拿卷宗時,不長眼的同事來揪你一起團購,你只好找理由搪塞,將同事打發掉。

拿好資料回到座位上,這次換手機響了,是孩子學校的老師來電,因為孩子發燒,請你去學校接小孩回家休息。折騰了一番,好不容易安頓好,準備要開始工作了,打開電腦一看,email未讀郵件100封,LINE訊息通知響個不停,這時的你白眼已經不知道翻幾次了。

好不容易把重要的訊息及郵件回覆完了,兜了一圈回來準備繼續做簡報了,已經精疲力竭的你,盯著螢幕上的簡報,卻完全想不起來剛剛的思路,只好從頭思考一次,順一下邏輯。此情此景是不是似曾相似呢?

為什麼專注這麼難?

為什麼工作無法專注?為什麼這麼容易分心?開放式辦公室難以避免的缺點是,同事有意或無意的彼此干擾,畢竟耳朵不能關閉,舉凡同事在討論、聊天、講電話、電話鈴聲等各種聲音,都會嚴重的干擾你的專注。如果你的工作環境適合戴耳機的話,在需要高度專注時戴上耳機是個好方法,至少可以杜絕干擾,讓你能夠專注個30分鐘完成重要的任務。而處理一般行政事務或不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任務時,拿下耳機融入辦公室文化,有助於同事間的相處,畢竟在團體中還是需要一定的黏著度,太做自己有時候反而不利。

除了開放式辦公室以及突發狀況會干擾專注之外,手機讓網路資源隨手可得也是一大關鍵,連上網路的手機幾乎是無所不能,能查資料、聽音樂、聽podcast、看影片、聯繫社交圈、叫外送、叫計程車、玩遊戲,更要命的是,手機結合了你生活中的一切,集工作、社交、娛樂於一身,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包,當你拿起手機要處理公事時,是不是會順便看一下社群APP?假設你是個很自制的人,克制住自己不按社群APP,只按LINE回覆客戶的訊息就好,但是點開LINE的聊天列表,一整排的未讀訊息提示,要從整排的頭貼與顯示名稱中找到客戶,並且只能回覆他的訊息,其他所有的訊息都忽略不看,有可能嗎?就算你想要忽略不看,但是在聊天列表中尋找客戶的過程中,你畢竟還是看到了,雖然很懊惱自己挑戰失敗,但是這終究不能怪你,只能說這些APP的設計太厲害了。

對於人們工作容易分心常見的解釋,除了上面提到手機的便利性之外,另一個常見的解釋:你對工作沒有熱情。

熱情

三不五時就可以看到呼籲大家要追隨熱情的文章或影片,只要你對工作有熱情,就不容易被外界打擾,手機對你來說根本就沒有吸引力,因為你只專注於你的工作,你追隨著熱情的引導,你會廢寢忘食,如果工作的難度及你的專注力搭配得當的話,還有機會進入心流的狀態,完美!

當然,如果興趣正好就是你的工作的話,你真是太幸運了!因為追求興趣的熱情可以無縫接軌轉換到工作上,你會做的很開心、很有動力,也會很有成就感。但可惜的是,無論對於即將投入的工作有多大的熱情,通常難以避免的是,熱情會隨著時間及其他因素而漸漸消退,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另外,有些人則認為新鮮感是做事情的一大動力。

但如果我們只憑熱情與嘗鮮就投入一項工作,熱情能維持多久?熱情很難掌握,可能長長久久,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工作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意外的狀況,或是結果不如預期,甚至做了之後才發現,這項工作其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熱情能夠長久持續下去,繼續追隨我們的熱情呢?除了依靠熱情之外,我們要如何增加續航力,才不會導致半途而廢呢?

意圖

在開始投入工作之前,可以花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的時間思考,想想看自己的意圖為何?有明確的意圖能夠帶來堅持,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在投入工作當中,專注一件事情久了,難免會疲憊,這時候除了起身休息之外,也能回頭想想,當初做這個工作的意圖為何?這個意圖會給你力量。

以我自己為例,做聖彥學堂頻道影片或寫部落格文章,創作這些內容的過程,從發想主題開始,蒐集資料、寫文章、寫腳本到內容產出,最後上架,整體時程曠日廢時,有時候難免做的有些疲憊,這個時候我就會開始回顧,我當初投入這個工作的意圖是什麼?這個意圖還在嗎?

我當初開始拍影片、寫文章的出發點,是因為看到太多創業者起步的不順利,以及發現新創客戶在經營所面臨到的疑難雜症,因此希望藉由影片及文章讓想要創業的朋友們,至少在創業前先大致了解,創業可能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要特別留意的地方。既然已經知道哪裡有地雷了,理當盡力避開地雷,增加繼續前行的機率。

因此,只要想想當初的這個意圖,也確認這個意圖目前也還在,那就沒什麼好猶豫的,繼續做下去就對了。那如果發現這個意圖目前已經消失了呢?也許可以考慮轉換跑道嘗試看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avatar-img
38會員
190內容數
『打造財稅腦,創業沒煩惱』 協助你「建立財稅思維,避開創業地雷」,解決創業的財稅問題,讓你專注發展事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聖彥學堂 的其他內容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若我們接收資訊時不加以篩選及思考,全盤接收的結果,彷彿我們更像是被溫水煮的青蛙呢!尤其當有心人士意圖操作時,這種情況更加可怕,大家也都見過「帶風向」的威力。當讀者的「情緒」被挑動時,幾乎注定了會邁向不理性的結果。
多數人覺得自己可以多工,而且還做得很好!但事實上,人是無法多工作業的。因為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如果執意要多工作業的話,後果可能就是每件事情都無法處理的很好。
「以終為始」的逆向工程法,帶給我們另一種規劃的觀點,有時候順著時序規劃進度會有種不確定感,此時,試著逆向規劃看看,也許帶來不同的視野,還能有效提升效率呢!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若我們接收資訊時不加以篩選及思考,全盤接收的結果,彷彿我們更像是被溫水煮的青蛙呢!尤其當有心人士意圖操作時,這種情況更加可怕,大家也都見過「帶風向」的威力。當讀者的「情緒」被挑動時,幾乎注定了會邁向不理性的結果。
多數人覺得自己可以多工,而且還做得很好!但事實上,人是無法多工作業的。因為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如果執意要多工作業的話,後果可能就是每件事情都無法處理的很好。
「以終為始」的逆向工程法,帶給我們另一種規劃的觀點,有時候順著時序規劃進度會有種不確定感,此時,試著逆向規劃看看,也許帶來不同的視野,還能有效提升效率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結束了一段全遠端上班的工作時光,八月正式回鍋上班族,而其實居家上班已經是現代職場的常態,但在家工作的環境中,如何保持高效率與專注是許多人剛開始居家上班時的挑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偶爾放鬆一下,偷點懶。下面的職場生存指南,教你如何在辦公室中「巧妙」偷懶,讓你保住工作,又能享受片刻的輕鬆。
Thumbnail
像是手機的提醒、電子郵件通知、他人的催促...比方說什麼東西很急要趕快給他(但實際上根本不急),這樣的時常在回應別人需求,很容易讓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被耽擱;或者是被會議將每天可運用的時間切割得很零碎。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結束了一段全遠端上班的工作時光,八月正式回鍋上班族,而其實居家上班已經是現代職場的常態,但在家工作的環境中,如何保持高效率與專注是許多人剛開始居家上班時的挑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偶爾放鬆一下,偷點懶。下面的職場生存指南,教你如何在辦公室中「巧妙」偷懶,讓你保住工作,又能享受片刻的輕鬆。
Thumbnail
像是手機的提醒、電子郵件通知、他人的催促...比方說什麼東西很急要趕快給他(但實際上根本不急),這樣的時常在回應別人需求,很容易讓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被耽擱;或者是被會議將每天可運用的時間切割得很零碎。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